分众遭美机构做空股价跌近40%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3 05:05 来源: 新京报当地时间周一,美国做空机构浑水研究 (Muddy Waters)将矛头指向分众传媒,称其过分夸大了液晶广告屏幕的数量,而且高溢价收购涉嫌内幕交易。受此影响,分众传媒的股价大幅跳水,收盘时跌幅将近40%,创2009年9月以来的新低。
分众被指中国“奥林巴斯”
在长达80页的报告中,浑水研究创始人卡森·布洛克将分众传媒比作“中国的奥林巴斯”,后者在近期被爆出通过虚报收购支出和咨询费掩盖财务漏洞的丑闻。布洛克称,分众传媒将液晶广告屏幕数量夸大50%,有欺诈之嫌;而且与奥林巴斯相似,该公司在收购中明显且故意支付过高价格。浑水给予分众传媒“强烈卖出”的评级。
根据报告,分众传媒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该公司共拥有178382个LCD显示屏;但是根据浑水的调查,该公司拥有的显示屏只有12万个,其中大约1.5万个还是通过分销协议获得。该机构还对分众的显示屏在城市及楼宇分布情况提出质疑,称其实地调查结果与分众公布的官方数字有出入。
报告还称,2005年以来,分众传媒在16亿美元的收购中减记了11亿美元,这是一种“奥林巴斯式的过高支付收购问题”,并且可能故意在收购中支付过高价格造成亏损。该机构还怀疑分众内部人员大量抛售其股票,还通过交易公司的资产使自己增加财富,而让股东蒙受了大量的损失。
受上述消息影响,分众传媒股票周一大跌,盘中跌幅一度超过60%。截至收盘,该公司股票收于15.43美元,跌幅39.49%,股价创一年来新低。
分众传媒逐条回应质疑
分众传媒副总裁嵇海荣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逐条回应浑水的质疑,称LCD屏数量不同是因为浑水不懂分众业务,没有将楼宇数码海报列入整个系统中;而对于收购价格偏高问题,分众则称早已向美国证交会说明,其以往的收购中有一些“失败的案例”。
分众传媒CEO江南春昨日也在微博(http://weibo.com)上对上述说法予以回击,称做空者因为分众“业绩太好令做空的机构太难堪而要乱放谣言”。江南春表示,该公司对第四季度的业绩预测充满信心,中国未来广告需求依旧强劲,再放谣言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他还称,那些“到处造谣联手做空基金恶意图利的人”应该得到法律的惩处。
国内多位知名投资人昨日评论称,浑水对分众的指责毫无道理,只是一次炒作。互联网资深人士范锋在微博里表示,分众传媒必须用事实和业绩对此反击,这事关中国概念股的信誉,一定要反击到要么浑水信誉破产,要么分众信誉破产。
i美股主编梁剑认为,如果浑水指控分众传媒属实(即使部分属实)的话,对中概公司整体市场是个灾难。 本报记者 沈玮青 张轶骁
■ 背景
奇虎、新东方等知名中概股频遭“偷袭”
近期一些做空机构频频将质疑对象由此前的一些中国的中小企业转向一些影响力大、市值较大的知名中国企业。此前,做空机构香椽研究对奇虎360业务模式两次提出质疑,但市场反应平平;上周五,新东方也遭到OLP Global的猎杀,股价跌幅超过8%。
而浑水“猎杀”的中国概念股包括东方纸业、中国高速频道、绿诺科技、多元水务和嘉汉林业等,大都是一些通过反向收购方式转板上市的小盘股。按周一收盘价计算,分众传媒是截至目前浑水关注的市值最大的“猎物”。今年7月,浑水还曾质疑过展讯通信,但后者奋力回击,最终迫使布洛克承认“误伤”。目前东方纸业和展讯通信仍在正常交易,其余各股均已退市或停牌。
投中集团首席分析师李玮栋表示,做空机构一般会选择一些商业模式比较“中国化”,不易在美国找到同类模式可比较的中国企业下手,而且找知名企业“下手”对其股价影响更大,做空的回报也就更多。他认为,如果企业自身经营没有问题,这种做空行为反而能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对企业未来发展有利。
易凯资本认为,近一年来,做空机构利用市场脆弱心态屡屡得手,把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推向极致,监管机构对此理应有所作为。而对价值投资者来说,昨夜之后的分众应该是一个难得的投资机会。该公司CEO王冉则表示,中国企业被集中圈定为做空目标,正是由于一些中国企业在诚信方面的确存在严重问题。只有让不诚信的中国企业倾家荡产,才能让诚信的中国企业健康成长。(沈玮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