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开局之年:我国经济抗冲击力明显增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3 09:30 来源: 中国经济网着力拓展内需增长新空间
目前,欧债危机还在继续扩散,意大利刚刚成为欧债危机中的“风暴眼”,法国和西班牙的债务问题近日又浮出水面。
分析起来,此次欧债危机与前几年的美国次贷危机有所不同。欧债危机涉及欧洲多个国家,不同国家的利益诉求不相同,因此解决起来更加错综复杂,希腊一度曾选择公投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而美国次贷危机相对而言就没有那么复杂,基本上还在美国政府的掌控之中,所以政府出手相救时危机便逐步得到了缓解。目前,欧债危机还在进一步蔓延,究竟会发展到哪一步?何时才能够缓解和摆脱危机?这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现在比较确定的是,欧债危机不仅导致欧盟经济衰退,短期内难以走出困境,而且对其他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也会不断加深。何况发达国家常常转嫁危机,这样就会加深与新兴市场国家之间的矛盾。
今后一个时期,国际经济环境很可能进一步恶化。明年,美国、德国、法国、俄罗斯等将面临政府选举,这使得政治周期与商业周期叠加,对现行经济政策将产生影响,可能使脆弱的世界经济复苏进程雪上加霜。据分析,面对经济下滑、债务高企、失业增加,一些政治家为了迎合选民需要,可能不顾当前经济现实提出难以兑现的承诺;上台之后,也可能对现行经济政策作出不合时宜的调整。这些因素都将对国际经济产生影响。
专家们提出,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既是发达国家过去几十年积累的结构性问题的总爆发,也预示着世界经济发展模式出现了变化,传统的金融放宽、财政刺激等经济手段不可滥用,更不可以过度依赖。经济发达国家只有通过重大的结构调整、依靠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才能够出现转机,重启新一轮增长周期。然而,到目前为止,这种调整尚未引起发达国家的广泛重视,新能源和低碳、信息技术、生物等新兴产业发展缓慢,新的增长点至今尚不明朗。所以有人预言,如果没有实体经济的新突破,经济发达国家都有可能陷入类似日本“失去的十年”那样的困境。
世界经济不景气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衰退,必将对我国经济首先是外贸出口产生严重影响。这在刚刚结束的广交会和近两个月出口增长幅度上已有所反映。据统计,9月份我国出口增长17.1%,比上月回落7.4个百分点,10月份出口增长仅为15.9%。今后几个月甚至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出口增速回落的态势可能更加明显。因为不只是发达国家整体需求仍然萎靡,而且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也在放缓,需求疲软已开始从发达国家向新兴市场国家蔓延。加之外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内有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人民币升值,出口形势不容乐观。据商务部门的最新分析报告,2011年我国外贸预计增长20%左右,这与去年增长34.7%的数字相比回落幅度较大,2012年外贸增速预计仍可能继续回落。
尽管我们强调立足内需实现经济持续发展,但外贸企业多年苦心经营的国际市场份额不能轻易放弃,一些针对出口形成的生产能力和产品也是国内难以消化的。为此,广大外贸企业应当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加紧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克服不利影响。同时,各级政府也应迅速综合施策,特别是发挥好信用保险、出口退税、出口信贷等政策的作用,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促进对外贸易的稳定发展。
过去30多年,我国经济的成功发展是在一个相对繁荣和宽松的国际市场环境中实现的。现在,不仅国际环境恶化特别是外需疲软,而且世界总需求不足还将成为一个中长期现象,这就决定了全球经济衰退长期化难以避免。因此,我国外贸出口增速放缓就不会是短期的波动,而是一种趋势性的变化。
针对这种状况,从近期看,我们需要千方百计“稳外贸”,同时更需要加大力度“扩内需”,着力拓展内需增长新空间,进一步增强经济的抗冲击力;从长远考虑,还需要更加自觉地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培育内需增长新动力,牢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国际经验表明,立足内需是大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充分挖掘国内需求的巨大潜力,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内需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由于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也是一块短板,因而扩大内需的重点就应该是扩大居民消费,就要使最终需求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关键在于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从国外的情况看,日本当年从出口型转到内需型的时候,曾经适时出台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分析我国的情况,今年以来,由于农副产品价格上涨较快,农村居民收入增加较多。据统计,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13.6%,大大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8%的幅度,这对于消费增长是一个有力的促进。但也要看到,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只是暂时因素,而且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长不仅大大低于同期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增长幅度,储蓄存款负利率和股市持续低迷还使其财产性收入有所缩水,这都不利于扩大消费需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应尽快考虑对群众反映大、主要服从“圈钱”需要的证券市场作出重要调整,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和财税体制改革,积极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渐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让更多的收入流向边际消费倾向较高的农村居民、年轻人群和城市中低收入者,从根本上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扩大内需必然要求改善供给,加快发展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科技创新,不仅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而且还会创造新的需求。比较明显的是,我国服务业总体上仍然是一个短板,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比如,文化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少数几个供给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朝阳产业之一。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现在是1万多亿元,随着文化产业战略地位提升和广泛重视,今后几年有望突破2万亿元。再比如,目前全国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已超过1万亿元。今后,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将会给老年服务产业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还要注意到,在全球范围内,绿色发展已成为一大趋势,我国仅节能环保与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一项规模现已超过2万亿元,预计到2015年还会再翻一番,这将形成旺盛的绿色需求和难得的商业机遇。深入分析,我国经济过多依赖外需拉动的状态正在加快转变,内需的作用不断增大,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不仅能够催生一批率先掌握并适应这种变化的快速成长行业,还将会有一批因率先使用新科技、发明新产品、满足新需求、创造新商业模式的领先企业脱颖而出。对此,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扩大内需、拓展内需增长新空间,还应积极推进城镇化。我国最大的内需在于城镇化,这是一个重要判断。目前全国农民工总量已达到1.64亿人,今后几年还将有几千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这部分人口必然会对消费和投资形成强大的带动作用。为此,很有必要将推进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民转市民尽管需要解决户籍、劳动培训、子女教育和社会保障等许多问题,但最突出、最迫切的问题是改善居住条件。农民工依靠自我积累来租房、买房总是比较困难的,一般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这也就决定了城镇化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