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西方人印度"淘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3 10:0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随着印度在国际舞台上逐渐展现出实力,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到印度“淘金”。

  必然

  对日本人菊田里子(音译)而言,到印度工作是必然选择。她专攻投资法律,现在孟买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在美国实习。

  “那个阶段,美国的律师事务所不是裁员就是不招人,等待工作机会的时间变长,”法新社22日援引菊田的话报道,“我不能坐等时间流逝。”

  2009年以来,菊田先后在3家法律机构任职,如今她的工作是帮助印度最大的法律机构“凯坦”拓展日本业务。

  到印度之前,菊田对这个国家的认识仅停留在“历史悠久”、“充满神秘色彩”上,如今,在她眼中,印度是块“充满机会的土地”。

  英国人格雷戈里·休斯先前在伦敦工作,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到印度寻找发展机会,现任当地毕马威管理咨询公司的部门主管。“我希望在这里成长,”他说。

  吸引

  对法国大厨弗雷德里克·费尔南德斯而言,到印度工作纯粹出于这个国家的吸引力。

  费尔南德斯先前是银行家,后来改行当厨师,去年在孟买一处繁忙车站附近开办首家法式餐馆“在您家”,提供沙托布里昂牛排、苹果派、法国红酒、奶酪等。

  费尔南德斯的餐馆似乎恰好与如今的印度形象相吻合,随着更多印度人出国旅游,艺术、体育、食品、娱乐等社会元素越来越国际化。

  猎头公司统计显示,印度正成为西方“淘金者”的首选地,出于对经济形势的担忧,它尤其吸引美国人和欧洲人的目光。去年,约4万西方人在印度各领域就职。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去年发布的《人才流动2020》报告显示,未来10年,到印度工作的西方人数量将比2010年增长50%。

  过客

  一些外国人选择在印度定居,但出于各种原因,更多人只把印度当作临时驻留地。

  休斯计划明年回英国,菊田打算在印度再待两年。菊田说,孟买正在逐渐失去让她成功的动力,她经常为一些日常琐事分心,“我想念在美国那种能让你成为最棒的紧张工作气氛”。

  费尔南德斯的规划稍长,他除了开餐馆,还开办烹饪教室,在当地电视台一档烹饪节目中出镜。他觉得自己的事业还能再前进一步,暂时没有回家打算。

  荷兰人拉蒙·吕滕现年48岁,曾任世界银行顾问,现在孟买的印度多种商品交易所任首席执行官。每天下班后,他驱车回到公寓,打开电脑,连上Skype网络电话,给远在瑞士日内瓦家中的7岁儿子讲睡前故事。

  “这并不理想,但现实如此……”他说,“孟买是座适合工作的城市,但不适合生活。”(乔颖)

  (责任编辑:杨晓燕)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