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杨福安采访手记:期待阿胶价值回归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5 09:23 来源: 新浪财经

  不是十分健谈的杨福安(微博),眉宇间透漏出的却是从容淡定,隐约可见企业家的干练和果断,以及学者的儒雅与睿智……

  杨福安更乐意称他为专家。事实上正是如此,在他35岁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他现在的身份是山东福胶集团总经理和福牌阿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从1983年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山东平阴阿胶厂(山东福胶集团前身)开始,杨福安工厂熬胶的学员做起,执著于振兴中华老字号“福”牌阿胶产业,起草阿胶质量标准,研发阿胶等66项新产品、 新工艺,编写《中国阿胶》等3部专著,实现了产学研的较好结合,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个多小时的采访,杨福安谈的更多的是“做让大众吃得起的阿胶”。

  “作为名贵的民族中药,受生产工艺水平以及运输条件所限,过去阿胶产量相对较低,阿胶自然成为稀有产品。虽然福牌阿胶曾专供皇室贵族,但那些仅是一部分,大部分阿胶产品还是用来满足普通百姓的需求。”杨福安说。

  “如果阿胶不断提价,势必要将大多数消费者拒之门外。”杨福安说,在国家有意控制物价上涨的背景下,有责任的企业,不能只关注高端消费群体,忽视大多数消费者的利益。

  杨福安期待着阿胶真正实现“价值回归”:“ 并不能仅靠涨价来体现,应该深入研究并挖掘阿胶文化,创造出更多适合现代人需求的阿胶产品,让更多消费者共享阿胶这一民族瑰宝。”

  “可能有的消费者认为,价格高就代表品质高。其实这是对所谓‘价值回归’的错误理解。”杨福安说道,影响产品价格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生产成本和流通及营销成本,福胶集团采取与销售终端战略合作的方式,能相对直接地将产品送至销售终端,有效控制流通及营销成本。

  事实上,几年前福胶集团一度受累于“阿胶马皮事件”的失实报道,并给福胶集团带来灾难性后果,年销售额曾达2.3亿的福胶产品,当年就下滑至不到6000万元。

  但受真正坚守道德红线、一心为消费者着想的企业不会倒下。来自福胶集团的消息表明,今年预计全年可向市场投放块状阿胶2000吨,这个数字在行业内可以谓之名列前茅。

  “企业也像人一样要坚守道德,不能逾越红线,这根红线就是企业对产品品质的追求,不能为了一时之利而逾越红线。”杨福安说道。(特约记者 郑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