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欧债危机再掀波澜 全球市场剧烈震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6 08:11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分析人士认为,本周欧美债务危机加深,全球资本市场惨淡,悲观情绪蔓延,宏观因素或主导后市投资主题

  本周初,穆迪警告法国目前AAA的主权信用评级有可能受到影响;美国减赤协议谈判破裂,德国标售国债受阻,经济数据显示欧元区经济增长乏力,美国第三季度GDP数据不及预期。瑞士信贷银行发布研究报告指出,由于目前债务危机有向更大规模经济体蔓延的趋势,欧元已经到了“最后的紧要关头”,而德国央行发布月报,将2012年德国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0.5%-1%,并警告称,如果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严重恶化,不排除其经济进入“明显疲软”的可能性。引发投资者对欧美债务危机的恐慌,致使欧美股市下跌,并导致全球商品期货市场动荡。

  分析人士认为,因欧美债务危机可能引发全球性经济衰退,已将全球金融市场引向灾难的边缘,欧元区的负面消息频出,悲观情绪日渐高涨,欧元区的命运以及未来一段时期全球股市的前景,很可能就取决于近期欧洲是否能达成一个暂时的协定,为找到债务危机解决方案赢得时间。

  欧美债务危机加剧

  

  从目前来看,欧盟和欧元区峰会就主权债务危机达成的一揽子协议,似乎并未对稳定金融市场起到实质性作用。欧债危机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的冲击日益显著,也严重阻碍了欧洲经济复苏的脚步,并且由欧债危机所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越扩越大,已显现出向欧元区核心国家蔓延的态势。法国现有AAA评级存在下调可能,德国23日发行的政府债券失利。作为欧洲头号经济强国德国的长期国债一直是资本市场热捧的优质资产,此次遭受冷遇反映的是投资者对欧元区经济前景的悲观。

  周四惠誉宣布将葡萄牙主权评级下调至垃圾级别,并给予负面的评级展望。另外,10年期意大利国债收益率周四再度上升至7%以上;西班牙同期公债收益率继续走高。同时德国和法国在欧央行出手救市以及发行欧元区债券问题上仍存较大分歧。

  而近期未受关注的美债危机又开始逐渐浮出水面。11月21日,美国国会宣布未能就减赤达成协议。穆迪表示,考虑到美国进一步削减赤字、扭转债务上行趋势尚需一段时间,因此维持美国“负面”评级前景不变。分析人士认为,如果国会两党迟迟不能达成协议,就意味着美国将在2013年启动自动削减赤字机制,而这将较大程度上影响到美国的国防民生,并对美国经济复苏产生深远影响。政党纷争延缓危机解决速度,这也成为市场情绪日趋悲观的重要因素。

  数据显示,美国第三季度GDP增速被向下修正至2.0%,低于市场预期,美国11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为64.1同样也低于预期。分析人士指出,美国经济复苏非常脆弱,消费者信心指数一直处于经济衰退水平,谈判失败反映了国会两党分歧严重,更强化了消费者心中的不确定感,美联储可能考虑实施新政,这或将给欧债危机带来新风险。

  高负债、高赤字、高失业、低迷的经济是高债务国所面临的共同局面,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愿意为解决欧债危机付出长期代价。而削减公共开支,压缩财政赤字,又会使经济复苏更加艰难。分析人士认为,由于欧洲经济深陷债务危机窘地,美国债务问题有进一步恶化的迹象,致使欧美经济的前景暗淡,受欧美经济低迷走势的拖累,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有不断放缓的可能。

  全球资本市场惨淡

  

  从近期资本市场走势来看,欧债危机的跌宕起伏无疑牵动着全球股市的神经,忽冷忽热的预期左右着投资者的决断,无休止的拖延考验着市场的承受力。

  自本周黑色星期一开始,欧美股市处于加速下跌之中,同时亚太股市,以及世界其他地区股市也普遍下跌。各路资金纷纷夺路而逃躲避风险,导致全球股票市场、大宗商品市场、黄金市场纷纷下跌。

  截至发稿时,美国三大股指本周跌幅均超4.3%,英国FTSE 100指数周跌幅为4.39%;德国DAX 30指数周跌幅为6.42%;法国CAC 40指数周跌幅为5.83%。亚太股市日本周跌幅为2.56%、澳大利亚周跌幅为4.45%、韩国周跌幅为3.41%、新加坡股市周跌幅为3.16%、印度股市周跌幅为4.13%。本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也出现下跌。

  鉴于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周三德国国债拍卖失利以及经济数据不景气,欧元区决策者在寻求解决危机的方式上进展缓慢,使不断恶化的欧债务问题在一段时期内还将持续下去,令全球资本市场悲观情绪越来越浓,这是导致本周全球市场一片惨淡的原因。分析人士认为,欧债危机拖得越久解决起来就越困难,危机所造成的损害程度就越深,对于欧债危机要做好出现最坏情况的准备。

  在四季度中期,分析师普遍对2012年度资本市场的走势做出预计。其中招商证券认为,2012年的资本市场走势将更多的由宏观因素主导,包括欧债危机的演变、美国经济的走势、中国经济增长与通胀的形势,以及各国宏观政策的走向,这些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资本市场的情绪起伏,以及可能的投资主题。

  (责任编辑:邵希炜)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