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名角儿”带热京剧市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8 04:41 来源: 经济日报喜欢京剧的观众都有这样的感受:有名角的演出,上座率就高,甚至一票难求。北京长安大戏院售票处的工作人员也证实了观众的感受,“凡有名角的演出,票就格外好卖,票房也高。”
京剧在其2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发展出一系列独特的审美特征,不仅体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也因其行当、流派等的程式性,造成了审美过程中“角儿”的作用被放大。
买东西看品牌,看京剧看名角,因为知名度本身就是对名角表演水平的认可。在刚刚闭幕的第六届中国京剧节上,有于魁智、李胜素等京剧名角登台的剧目,票房空前火爆,门票总是早早就被销售一空。不仅是资深京剧艺术家的表演大受欢迎,就连娃娃“名角”也颇受观众青睐。在国家大剧院推出的少儿版京剧《赤壁》上,21名主角中就不乏“小梅花京剧大赛”金奖获得者和中国京剧小票友邀请赛的“十小票友”,陶阳、唐达、张纪元、李泽琳等都是打小出名的“小名角”,称得上是“舞台小老将”。“小名角”们不仅得到了业界和老观众的认可,还为京剧吸引到了不少娃娃观众。据统计,该剧两年间演出了4轮共37场,平均上座率达95%,创下了京剧演出的新纪录,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观众是“80后”、“90后”。
观众喜欢名角,名角有市场号召力,但名角毕竟是少数。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京剧爱好者的欣赏需求,繁荣京剧市场,推动这一国粹艺术更好地传承下去,国家有关部门推出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采取了诸多扶持措施。“文化部出台了《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保护和扶持规划》,重点提出加强京剧人才的培养,比如继续支持国家重点京剧院团实施青年演员培训计划、推新人展演活动、青年演员参与创作剧目;适时对5年内在3台以上新创剧目中担任领衔主演的中、青年演员给予资金扶持等。”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董伟说。
董伟还谈道,京剧是以表演艺术为中心的戏剧艺术,是“角”的艺术,而流派则体现着京剧特有的艺术形态与有效传承规律。流派艺术不仅是前人艺术智慧的载体和京剧艺术丰富多彩的根基,也是有才华的艺术家对京剧艺术做出的巨大贡献。重视对京剧流派艺术的研究和学习,并在研究其艺术规律与人才培育经验的基础上,完善和加强对优秀青年京剧演员在流派艺术学习上的培养并形成机制,应成为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工作。
上世纪末,由文化部主办、中国戏曲学院承办的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开拓了一条培养高级戏曲表演人才的新路。如今“青研班”已经成功举办了5届,培养出了100多名优秀的中青年演员,这些京剧“名角”目前已成为我国京剧演出市场的中坚力量。国家京剧院院长宋官林介绍说,“在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上,20多台京剧剧目的演员几乎都是历届‘青研班’的毕业生。”
除了“青研班”,我国还形成了培养优秀京剧人才的几大平台,中国京剧流派班,对未来20至30年的中国京剧舞台人才进行重点培养;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的“空中剧院”栏目,对传播京剧文化、扩大优秀演员的影响力已具有重要影响;中央电视台的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和全国戏曲院校京剧学生电视大赛等,均已成为青年演员崭露头角的舞台。国家还通过对重点京剧院团划拨专项经费进行扶持,形成了有效的人才培养和运行机制。
京剧演出市场需要名角带热,而名角也更需要市场为其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尤其对于众多有志于京剧事业的青年演员来说,火热的市场、更多的关注将有助于他们的成长与发展,促使他们更快地成为新“名角”。“人才的培养条件并不是孤立的,既要有良好的天赋,也要求后天刻苦的训练,更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机遇。前不久闭幕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正在举行的第九次全国文代会都提出,要培养一批德艺双馨的专门人才,这正是我们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未来京剧市场的繁荣,必将为京剧人才的成长提供良好机遇。”宋官林说。
宋官林还表示,目前我国京剧演出市场不仅需要专门的艺术人才,更需要培养对京剧艺术有感情、肯投入,同时又了解京剧艺术规律的专门管理人才。“京剧里有一句话,叫‘宁穿破,不穿错’。我们其实也更需要导演、编剧、舞美、服装、音乐等各方面的专门人才,只有这样,我国的京剧艺术才能获得整体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