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德班气候大会恐难达成实质协议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9 07:0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11月28日,2011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全体缔约方会议缔约方大会在南非东部海滨城市德班正式召开。业内人士认为,从目前的形势看,各缔约国恐怕难以就第二承诺期温室气体减排达成实质协议,国内过多依靠CDM(清洁发展机制)收入的企业,未来业绩不确定性将进一步增加。未来10年,国内相关行业想要获得“碳”益,更多还要仰仗国内碳交易市场的建立。
恐难达成实质协议
《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将会在2012年底失效,2012年后各国之间就温室气体减排问题将作何安排,将成为此次德班会议的焦点。记者从采访中感受到,业内目前对此普遍持悲观态度,认为在欧债危机、北非动荡等局势下,气候变化会议已经变得不再迫切,因此此次会议恐难达成实质协议。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认为,美欧面临的危机使这些国家难以在近期的国际谈判和国内减排问题上有大的作为,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援助承诺也难以兑现,因此,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岌岌可危。
如果无法就第二期承诺达成实质协议,那么目前过多依赖CDM收入的行业与企业,未来业绩将面临下滑风险。
根据EB网站统计,截至2011年11月21日,我国共有1662个CDM项目成功注册,占东道国注册项目总数的46.31%;预计产生的二氧化碳年减排量占东道国注册项目预计年减排总量的63.87%,其中,大部分为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工业减排类项目。
以风电业务为主的龙源电力为例,2010年上半年该公司CDM收入占其全年总收入的41%,而截至2011年上半年末,龙源累计有4235MW的装机容量注册CDM EB项目成功,相当于该公司上半年风电累计装机容量6894MW 中的61%。如果2012年以后的CDM收入存在不确定性,将对该类公司的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国内碳市场亟待建立
国家发改委在几个月前公布的新版《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中规定,巳批准的项目2012年后产生的减排量须经国家发改委同意后才可转让。中创碳投有限公司总经理唐人虎就认为,这实际上是对2012年以后CDM产生变数的一种政策预防。
在洲际交易所集团大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黄杰夫看来,2012年以后CDM将何去何从显而易见,在现有格局下,欧盟从中国购买CER的格局难以持续,欧盟更希望中国国内建立自己的碳交易市场,自己消化碳指标,因此五省八市的碳交易试点工作应加速推进。
他认为,国内企业无需太过在意德班会议的成果,因为中国“十二五”规划中已经明确规定,“十二五”期间单位GDP能耗要降低16%,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要降低17%,
“即便气候谈判再谈20年,中国企业也还是要节能减排。”黄杰夫表示。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2》报告副主编、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戴彦德分析认为,如果按照“十二五”规划建议的7%经济增长速度、2005年的碳排放强度计算,到2020年,中国要削减70亿吨二氧化碳。
实现上述目标,有三种途径:一是对现有二氧化碳的重点行业的碳排放进行控制,二是发展非化石能源,三是植树造林,增加森林碳汇。有效串联起上述三种路径的,是要在国内建立一套价格杠杆发挥引导作用的碳交易体系。
行业获益有赖国内碳交易发展
唐人虎认为,国内最有可能先行建立碳交易试点的行业是石油、电力,随着这些行业内碳交易市场的形成,那些在单位GDP碳强度上占优势的企业,将在交易过程中获得更多的额外收益。
根据欧盟规定,从2012年1月1日开始,所有在欧盟境内机场起飞或降落的航班全程排放二氧化碳都将纳入EUETS(欧盟排放交易体系)。
有鉴于此,黄杰夫建议,中国民航业也应该优先参与到国内碳交易试点中,因为按照欧盟“可比较性”原则,国际航线较多的中国国航(601111)、东方航空(600115)等企业,届时能以国内的碳指标来抵扣欧盟的限额。
森林碳汇方面是同样的道理,黄杰夫认为,企业自愿购买的森林碳汇未来能不能在国内碳交易市场中形成抵扣,将成为决定国内森林碳汇市场能否快速发展的关键。
具体到资本市场方面,国泰君安认为,随着二氧化碳减排指标下放、碳交易政策指导和碳税补贴的逐步落实,今后二氧化碳收集行业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在二氧化碳收集方面,A股上市公司中涉及此类业务的有凯美特气(002549)和杭氧股份(002430)。此外,天科股份(600378)在碳捕捉方面的技术储备初具规模。
至于国内碳交易市场何时能够建立,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几天前的国新办上曾明确表示,“中国搞绿色低碳发展没有经验,所以我们在五省八市搞低碳试点,我们希望通过试点取得经验,将来逐步推开。”
(责任编辑:袁志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