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金融"走出去"何以提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30 07:2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11月28日,交通银行悉尼分行正式开业。这是交通银行在海外设立的第十一家经营机构,也是交通银行继胡志明市分行、英国子银行、旧金山分行之后,今年在海外设立的第四家经营机构。

  不仅是交通银行,工商银行的海外扩张也大踏步挺进。今年1月,工行在法国巴黎、比利时布鲁塞尔、荷兰阿姆斯特丹、意大利米兰和西班牙马德里的五家分行正式对外营业。

  银监会的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底,国内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在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共设有89家一级境外营业机构,收购和参股10家境外机构,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则在境外设立5家分行、5家贷款处。

   国有银行国际化步伐为何加速?

  顺应国际化、综合化战略

  中资银行加速海外网点布局,这是其战略的需要。交通银行董事长胡怀邦分析,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国际银行业进入调整期,发达国家的银行业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大,目前仍处于恢复阶段,业务扩张能力受到限制,从而给中国银行业提供了一个借危机时间窗口加速国际化的机会,中国银行业集体出海步伐将稳中加快,海外扩张方式也将更趋理性。

  交行的国际化战略,也顺应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方向。在国有银行的经营者看来,经济复苏和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为国际化发展提供保障。国际金融危机后,欧美发达国家缓慢复苏,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等新兴市场国家保持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总体形势积极向好,“十二五”时期社会财富将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随着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的巩固,更多中资企业将加快“走出去”步伐,这必将进一步拓展商业银行国际结算、跨境财富管理等国际业务的市场空间。

  同时,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为国际化发展也提供了机遇。“十二五”期间,跨国经营、跨境贸易、资本流动将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国际化趋势。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将创造巨大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与投资业务需求,大大提升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扩展中资金融机构成长空间,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将逐步进入战略产出期,开拓海外市场的机会更多、空间更大、条件也更有利,有望进一步实现经营理念全球化、海外布局网络化和跨境业务规模化。

  发展方式转型为银行国际化提供空间

  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为国际化发展也提供了空间,交通银行行长牛锡明说。“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继续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企业客户将面对增长方式转型、经营环境变化、要素价格波动等多种不确定性,这有利于深入开展本外币、离在岸和境内外各项业务,带动基于本外币汇差、利差的结构性避险增值类业务的创新发展。此外,国有银行实力的增强也为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基础,交行钱文挥副行长说。

  国有大银行的海外机构除了开展传统业务外,积极开拓其他各类新型业务,包括财务顾问、现金管理服务等。这些业务成为国有大银行增值的重要来源。

  国际化战略实施两年间,交行已取得明显成绩。截至2011年9月末,交行海外行资产规模达到3339.92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39.24%,大幅超过集团总资产增幅28.85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海外行实现利润同比增长70.54%。此外,交行的业务数据运行已实现海内外一体化,风险防控能力进一步提升。

  (责任编辑:袁志丽)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