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丰收灾”背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30 07:54 来源: 新华08网
新华08网沈阳11月29日电(记者范春生、汪伟)记者走访辽宁省部分农产品产销地发现,不断上升的生产成本、复杂的流通环节……“盘剥”着农民的收益,一家一户分散的农业生产模式限制了农业发展。
低价伤农
价高伤民,价低伤农。
11月10日,国家统计局辽宁调查总队发布10月份辽宁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数据显示:10月,辽宁CPI同比上涨5.2%,创6个月来新低。而一直作为CPI主要拉动力的食品价格,10月份因为农产品的大丰收迎来了降价潮。
记者在沈阳十二线蔬菜批发市场、南五农产品交易中心和盛发菜果批发市场了解到,10月,市场上八成的蔬菜产自辽宁本地。一些商贩说,为什么没有外地菜,就是因为地产菜太便宜,外运菜进不来。
以东北冬季主要储存菜白菜为例,10月15日上市之初,价格为0.7元/公斤,现在沈阳市内小区周围批发白菜小货车上白菜,价格为0.5元/公斤,有的甚至0.3元/公斤。与去年同期相比,价格下降幅度在25%以上。
沈阳南五农产品交易中心,批发白菜的商贩刘军说:“今年白菜大丰收,平均每颗重量在4公斤,好的超过5公斤。”据记者了解,作为辽宁省白菜主产地之一的新民市,白菜亩产超过1万公斤。
今年粮食实现了8连丰,为农产品市场注入了信心。
然而,与白菜一样,其他蔬菜也因为丰收价格较低,给农民带来了烦恼。
记者采访发现,一方面,丰收让农产品价格下降给市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另一方面,丰收带来的降价削薄了农户的收入,部分品种甚至出现滞销。
个体农业的制约
丰收对农民来说本应是好事,却遭遇价低卖难。
记者注意到,当前影响市场价格和农户增收的主要原因,一是一家一户的分散化农业生产方式,二是生产成本的提高。
首先,由于农民生产方式还是传统的个体农业,所以农户在经营上遭遇信息收集困难,不了解市场,导致品种的选择和蔬菜的上市时间无法与市场对接。辽宁省朝阳市蔬菜服务站站长王瑞珅说:“由于信息不对称,农民经常选错品种。”
其次,无法摆脱流通环节的限制。由于流通环节过多,农户虽然肩负为城市居民供应蔬菜的重任,却仅能获得整个蔬菜销售利润中最少的一部分。
很多农户向记者反映,由于一家一户的分散化经营,很难凭借自身力量与零售市场直接对接,只能依靠中间商,导致收入低。
缺乏资金建设冷库等配套设施。冷库、市场都是解决农产品出售难的重要“因素”。由于一家一户分散化的农业经营方式,资金量不足,导致冷库、市场建设滞后。
需政府“给力”
记者采访发现,要想稳定农产品价格,既不伤民也不伤农,一方面,需要政府帮助建立市场等大型配套设施;另一方面,政府需要通过政策手段,鼓励和引导农民走向合作化经营。
辽宁省朝阳市于2010年启动了配有节水灌溉装置的100万亩设施农业建设,如今已全面完工,生产能力得以提升的同时,如何消化这部分后增的农产品呢?
首先需要建立市场等配套设施。记者采访发现,尽管一些规模较小的市场可以通过合作社自发组建,但一些耗资巨大的大市场建设和一些冷链市场的打造需要政府给予资金和信贷支持。
强化农民生产合作意识,组建“公司加农户”和农业合作社模式也是稳定农产品市场价格、保证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农业合作社可以集中力量干大事。辽宁省新民市纯友养殖生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纯友告诉记者:“我们这个合作社主要从事水产品养殖,如果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就没有资金建设冷库。但我们组成了合作社,集资建了冷库,而饲料价格低时多购进,储存在冷库中,这样就节省了很大一笔成本。”
【责任编辑:范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