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又到岁末年初时 ST公司忙过关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1 15:25 来源: 新华08网

  

  核心提示:每到岁末年初,就有一批ST公司面临着生死考验。为了规避退市风险,ST公司开始忙里忙外,寄希望于业绩的陡然提升来保壳,以及各种各样的资产重组来摘星脱帽,实现华丽转身美梦。剖析中国股市的“垃圾股黄金价”问题,其根源在于劣股“死不退市”。分析人士指出,退市制度只有“严”字当头,A股市场上的“壳”资源价值才会消失,真正走向价值投资之路。

  新华08网深圳12月1日电(记者 赵瑞希 武彩霞) 又到岁末年初时,在“借壳”比“造壳”容易的上市制度之下,ST公司为了保住壳资源,又忙活起来了。他们在忙些什么?在创业板率先开始完善退市制度的情况下,这些“不死鸟”还能折腾多久?

  ——岁末年初 ST公司忙过关

  每到岁末年初,就有一批ST公司面临着生死考验。为了规避退市风险,ST公司开始忙里忙外,寄希望于业绩的陡然提升来保壳,以及各种各样的资产重组来摘星脱帽,实现华丽转身美梦。

  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数据显示,今年*ST金顶、*ST太化、*ST昌九、*ST轻骑、*ST中达、*ST吉药、*ST松辽、*ST通葡8家公司面临即将退市风险。这8家公司已连续两年亏损,同时今年三季报仍呈现亏损状态。其中,*ST金顶今年前三季度亏损额高达2.07亿元。

  为了保壳,这些公司各出奇招。11月3日,*ST昌九获得了化肥生产补贴、特别困难补贴等经营性财政补贴1.6亿元。而前三季度其亏损额为8730万元,显然巨额财政补贴将使其扭亏为盈。

  *ST松辽11月16日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大会已经审议通过以公开拍卖方式出售部分机器设备资产的提案,以改善经营与财务状况,起拍价格为1866万元。*ST金顶11月24日宣布将通过公开拍卖方式处置其持有的注册资本为1.18亿元的仁寿县人民特种水泥有限公司的100%股权。

  11月25日,*ST轻骑发布了其控股股东兵装集团拟对其的资产重组方案,即在公司完成股权分置改革送股后将向公司注入优质经营性资产或置换相关资产,注入的相关资产总额或其产生的营业收入将占财报中相关项目总额的50%以上。

  正是通过这些方式,不少ST公司早在2009年或2010年就实现了微利,逃过了退市之劫。

  数据显示,ST甘化等19家ST公司和ST黑化等48家公司,分别靠2009年和2010年的短暂“扭亏为盈”成功保壳。其中不乏仅盈利百万元,而前后年度却亏损上千万甚至上亿的案例。例如,2009年ST雷伊B盈利373万元,而其前后两年的亏损额却分别达1.06亿元和4119万元,今年前三季度又再亏损1047万元。

  很多通过微利实现咸鱼翻身的ST公司,在成功保壳后,便如ST雷伊B一样,很快露出了亏损面目。数据显示,2010年成功保壳的48家ST公司中有29家今年前三季度又出现亏损问题。

  【责任编辑:王钦炜】

  

  核心提示:每到岁末年初,就有一批ST公司面临着生死考验。为了规避退市风险,ST公司开始忙里忙外,寄希望于业绩的陡然提升来保壳,以及各种各样的资产重组来摘星脱帽,实现华丽转身美梦。剖析中国股市的“垃圾股黄金价”问题,其根源在于劣股“死不退市”。分析人士指出,退市制度只有“严”字当头,A股市场上的“壳”资源价值才会消失,真正走向价值投资之路。

  ——垃圾股黄金价 价值投资成空

  纵观中国股市,一些资不抵债的、玩弄“二一二”(即亏两年,盈一年、再亏两年)的ST、*ST股票甚至可以炒到十几元,甚至数十元。

  据统计,截至11月30日收盘,目前沪深两市140家ST、*ST股票中,有22家公司股价超过10元,其中5家公司股价超过20元。

  股价排名ST板块第一的ST高陶30日收盘价为34.11元,静态市盈率高达352倍。排名第三的ST合臣30日收盘价为每股24.88元,而ST合臣今年三季度每股收益为负,每股净资产只有0.77元,支撑其股价的就是资产重组。

  更有甚者,ST四环上市18年以来,公司曾6次更换大股东,6次重组,10次更换证券简称,两度被ST,主业从化纤转向毛纺品,又从毛纺品转向生物医药,之后又进军房地产和文化传媒产业,今年9月又转向了煤化工。ST四环股价也伴随着一个个重组消息大幅波动,价格先从低点3.85元,暴涨到29.06元,又迅速跌回5.07元,转而再拉升回到13.95元,至今股价依然站在12元之上,30日收盘报12.28元。

  另一家上市公司ST宝硕目前每股净资产为-6.42元,在所有上市公司中处于最低,而这样严重资不抵债的股票,就因为年初曾发布重组预案,股价依然在5元左右,30日收盘报4.85元,将许多绩优蓝筹股如建设银行都甩在后面。

  而ST昌鱼更是因为刚刚经历的一场重组绯闻,股价在3个月中累计涨幅高达近50%。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由于人为控制新股发行上市节奏和审核,加上退市制度不完善,很多有上市融资需求的企业长期无法通过正常IPO上市融资,不得不花大代价借壳上市。加上部分ST股票被借壳后形成了“一夜乌鸡变凤凰”的效应,使得大量投机资金扎堆在ST股上,也使得许多ST股票价格甚至远远高于一些盈利稳定的绩优股股价,最终在A股市场形成一股投机炒作之风,劣币成王,价值投资理念难以形成。中国股市也演变成为一个投机市,甚至赌博市、造假市、行贿市,而其根子就在于劣股“死不退市”。

  【责任编辑:王钦炜】

  

  核心提示:每到岁末年初,就有一批ST公司面临着生死考验。为了规避退市风险,ST公司开始忙里忙外,寄希望于业绩的陡然提升来保壳,以及各种各样的资产重组来摘星脱帽,实现华丽转身美梦。剖析中国股市的“垃圾股黄金价”问题,其根源在于劣股“死不退市”。分析人士指出,退市制度只有“严”字当头,A股市场上的“壳”资源价值才会消失,真正走向价值投资之路。

  ——创业板打头战 遏制ST股炒风还需“严”字当头

  多年来,“借壳”比“造壳”容易的结果就是大量ST公司利用退市制度漏洞上演了一出又一出的疯狂炒作和咸鱼翻身的把戏。

  对此,深交所总经理助理刘慧清认为,“退市风险警示处理”制度在进行退市风险揭示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普遍存在资产重组预期,不少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处理”的股票出现了恶性炒作现象,个别“*ST”公司市盈率甚至一度达到1000倍以上,并形成了板块炒作效应,时常出现群体性的暴涨暴跌,其风险提示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同时刘慧清还说,目前主板暂停上市公司通过借壳上市式的资产重组实现恢复上市的现象比较普遍,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借壳炒作”现象,相关的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行为极易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二级市场定价机制和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深交所28日推出的《关于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不再实施现行的‘退市风险警示处理’方式”,并且创业板公司一旦进入暂停上市状态,深交所不支持这类公司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并通过借壳的方式实现恢复上市,以避免“借壳炒作”的现象在创业板重现。

  在新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与配套融资的规定之下,ST公司的重组门槛已经有所提高。而创业板已经开始了完善退市制度的先行先试,再在加上近期证监会对于“完善退市制度,坚决遏制恶炒绩差公司的投机行为”的表态,表明趋于严格的制度设计最终会改变这种只进不出、死守不走的局面,股市“不死鸟”的神话也将会打破。

  中信证券中小企业研究首席分析师唐川说,退市制度只有“严”字当头,A股市场上的“壳”资源价值才会消失,真正走向价值投资之路。

  【责任编辑:王钦炜】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