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电视打开百姓一扇窗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1 22:44 来源: 中国政府采购报【政府采购推动文化发展与繁荣专题】
——重庆政府采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纪实
本报记者 吴敏
看着政府采购的扶贫电视里小沈阳表演的小品,重庆忠县的一位贫困老农张大爷乐得直笑,告诉记者:“以前,没有电视看的时候我们只能玩纸牌,现在有电视看了,我们通过电视知道好多东西,生活也更好了。”
重庆市40个区县中有14个区县为国家级贫困区县,4个市级贫困区县。如何让城乡在文化事业上并驾齐驱,构建城乡统筹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全市人民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丰富贫困地区人民文化生活,近年来重庆市真是没少动脑筋。通过政府采购实施电视扶贫工程、农村综合广播信息系统工程等项目,有效地构建起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基础体系,为该市公共文化事业整体发展夯实了基础。
着力城乡文化统筹建设
重庆市自从1997年改为直辖市以来,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城市面貌也日新月异。但是,在文化建设方面,广大农村尤其是边远贫困山区在文化硬件上较为匮乏,在文化生活上比较落后,城乡文化服务的不均等情况还很突出。为此,重庆市近几年来,不断地在政策和资金上向农村和边远山区倾斜,向基层文化单位倾斜,着力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和贫困地区文化建设。
重庆市财政局政府采购处处长宾燕渝告诉记者:“近些年,重庆市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给基层以及偏远贫困山区配备了较多的文化硬件设施,采购资金超过5亿元。特别是近3年来,文化共享工程、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农村电视扶贫工程、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农村电影设备采购项目、流通图书车采购项目、农家书屋项目等等都是通过政府采购完成的。”
扶贫电视采购是特色
在近几年重庆市众多的文化项目采购中,最有特色的当属重庆市政府采购中心代理采购的农村电视扶贫工程了。据了解,农村电视扶贫工程是重庆市在全国率先大规模实施的一项文化惠民工程,工程于2010年7月启动,分2期实施。
对于该项目的背景,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相关人士介绍道:“近3年,国家实施了‘直播卫星村村通’工程,有效解决了地面电视覆盖盲区群众看电视、听广播难的问题。但是经过实地调研发现,我市的贫困区县仍有数万贫困家庭没有电视,于是市文广局和市扶贫办就联合对没有电视的贫困家庭进行了摸底,然后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农村电视扶贫项目的申请,经过市委市政府批准实施‘广播村村响、电视村村通’工程,基本解决了贫困区县无电视,贫困家庭看电视、听广播难的问题。”
据了解,重庆市通过政府采购实施的包括农村电视扶贫工程、农村综合广播信息系统工程和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等3大类工程的“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攻坚行动,基本扫除了重庆市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的盲区,基本解决了全市农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难的问题,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了“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
节余资金再次用于文化事业
在谈到政府采购对文化事业的促进作用时,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计划财务处处长郭晓泉非常激动。他说:“这些年,中央下达的专项资金基本上是通过我局进行集中采购的,而计财处作为政府采购项目经办处室充分体会到了政府采购的好处。文化事业方面的配套资金相对有限,如何用好这些有限的财政资金,给广大群众更多的文化体验是最重要的。在实践中,文化项目通过政府采购以后,节约了大量资金,而节约下来的资金我们又将其用到了文化事业中,形成了良性循环,促进了我市文化事业发展。”
郭晓泉给记者举例说:“就拿文化共享这个项目来说,中央配套的专项资金中明确了一些必选项目,比如资源服务器系统、卫星天线、投影仪等等,而照相机、音响等都是备选项目。在前期采购必选项目时,通过重庆市政府采购中心的规范操作,给我们节约了较多资金。这部分资金不能浪费,所以我们就把这部分节约的资金用来采购照相机和音响,给乡镇、街道和社区的综合文化站服务点进行配备,再次用于文化事业的发展上。”郭晓泉解释道,之所以选择照相机,是因为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需要,基层特别能够用的上。而选择采购配备音响是因为重庆的广场文化比较发达,到了傍晚,很多群众都要到广场上去跳“坝坝舞”,没有音响这些活动很难开展,通过节约资金变为文化设备,实实在在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对此,重庆市政府采购中心主任杨树维也表示:“通过政府集中采购,更加容易形成规模效应,达到充分竞争,节余更多资金,为文化事业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