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伊要以牙还牙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2 05:40 来源: 东南快报

  伊朗示威者冲击英国驻德黑兰大使馆事件正引发一系列外交震荡。11月30日,英国不仅关闭驻伊朗使馆,撤出所有外交人员,同时还要求所有伊朗外交官离境,并立即关闭伊朗驻伦敦使馆。此外,英国外交大臣黑格还呼吁欧洲各国共同对伊朗采取惩罚性措施。

  伊朗方面也不甘示弱,发表声明称将采取报复性措施,应对英国驱逐伊朗外交官的决定。另据伊朗半官方的媒体12月1日报道,伊朗当局11月30日晚些时候释放了11名几天前冲进英国驻伊朗大使馆的闹事学生。伊朗官方媒体尚未对此事发表任何评论。

  要求伊朗外交官48小时内离境

  英国外交大臣威廉·黑格11月30日宣布,英方要求伊朗立即关闭驻英使馆,所有使馆人员离境。他在议会下院说:“我们已通知伊朗临时代办,要求立即关闭伊朗使馆,所有伊朗外交人员48小时内必须离开英国。”“任何国家如果让英方(外交机构)无法运转,这些国家也别指望他们在英国的使馆能运转。”

  不过,黑格指出,双方关系眼下处于最低点,但英国不打算与伊朗完全断交。他强调,这一决定并非完全终止两国外交关系,而是将“对伊关系降至维持外交关系的最低水平”。

  欧盟将制裁更多伊朗企业和个人

  尽管冲突使馆事件发生后,伊朗外交部表示“少数示威者不可接受的行为”导致这次事件,令人遗憾。但黑格指认多数示威者是受伊朗政府支持的“动员穷人组织”成员,伊朗当局“某种程度上认可”示威者冲击英国使馆。

  英国《卫报》11月30日报道称,在即将举行的欧盟外长会上,黑格将呼吁欧洲各国一起,对伊朗示威者冲击英驻伊大使馆一事采取惩罚性措施。

  欧盟各国外长于当地时间12月1日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商讨如何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伊核评估报告对伊朗实施制裁。据英国路透社消息,欧盟一名官员透露,欧盟当天一致同意扩大对伊朗的制裁,决定将伊朗180家企业和个人增加到制裁范围内。

  伊朗议长表态将“以牙还牙”

  相比伊朗外交部对冲击使馆事件表示遗憾的态度,伊朗议长拉里贾尼则显得更为强硬。他11月30日说,伊朗示威者11月29日冲击英国使馆的举动代表了伊朗民众的“普遍情绪”。

  拉里贾尼当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英国政府过去的做法激怒了伊朗人,如果英国政府继续实施敌视伊朗的政策,伊朗会“以牙还牙”。他说,伊朗示威者的愤怒源于英国数十年来对伊朗的“不当行为”。

  据伊朗法尔斯新闻社报道,拉里贾尼宣称:“1980年,伊朗驻伦敦使馆曾遭暴徒袭击,导致两人死亡。相比之下,11月29日发生在德黑兰的事件,并不是那么严重。而1980年,英国警察并没有采取措施保护我们的使馆,但我们的警察却尽力保护英国使馆,甚至与示威者发生了冲突。”

  拉里贾尼还对联合国安理会表达了不满。半官方的迈赫尔通讯社援引他的话报道说:“安理会过快谴责伊朗学生的示威行动,意图在于掩盖英美以前犯下的罪行。”

  针对英国驱逐伊朗外交官的做法,伊朗外交部11月30日发表声明说,伊朗将就此采取报复性措施。伊朗外交部发言人梅赫曼帕拉斯特在声明中说,英国政府驱逐所有伊朗外交官并关闭伊驻英使馆的决定是一种“消极”行为,非常“草率”,伊朗“定会报复”。他说,英国政府有责任保护伊朗驻英使馆的财产安全。

  梅赫曼帕拉斯特说,伊朗重视自身国际义务,认为任何闯入外交驻地的行为均有违相关国际法规,是“不可接受的”。他强调,伊朗示威者出于愤怒冲击英国驻伊使馆,这种行为不可接受,伊朗司法部门正在处理肇事者。

  □相关新闻

  德法荷各自召回驻伊大使

  据《卫报》报道,欧洲许多国家已经采取实际行动,对英国表示支持。德国、法国和荷兰的外交部11月30日分别发表声明或公报,宣布召回各自驻伊朗大使。

  此外,挪威临时关闭了在德黑兰的大使馆。瑞典则传唤了伊朗大使,瑞典外交部发言人说:“伊朗有义务保护外交场馆,伊朗当局应该第一时间介入此事。”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表示,美国强烈谴责这种袭击行为,这起事件不仅影响英国,同时也影响整个国际社会。

  伊朗驻瑞士使馆“中”燃烧弹

  在英国使馆遭伊朗民众冲击后,伊朗自己的驻外使馆也受到了燃烧弹的“回击”。

  据美联社12月1日报道,瑞士首都伯尔尼的警方证实,当地时间11月30日下午3时,两名身份不明的年轻男子朝伊朗驻瑞士使馆投掷燃烧弹和石块,随后被保安和警方逮捕。

  警方事后发表声明说,袭击事件并未对伊朗使馆造成破坏,但附近停靠的一些汽车遭到毁坏,目前警方正调查两人的袭击动机。

  瑞士在传统上一直扮演着伊朗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之间的中立调停者角色。

  综合新华社等

  连线>>

  中国使馆安全不受影响

  “因为中国和伊朗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密切的往来,伊朗民众没有理由做对我们不友好的事。”中国前驻伊朗大使华黎明12月1日上午表示。

  华黎明大使介绍,中国驻伊朗使馆距离英国等西方国家驻伊朗使馆较远,约有30分钟车程。以前西方国家使馆多次遭受冲击,但中国使馆的安全以及正常的运行秩序都没有受到影响。

  国际观察

  为啥遭殃的是英使馆

  为什么受冲击的又是英国使馆?美国《纽约时报》的解释是,伊朗最痛恨三个国家:以色列、美国和英国,3者中仅英国在德黑兰有外交机构,自然首当其冲。

  除了英国11月21日宣布对伊朗的新制裁措施又添“新仇”外,伊朗民众冲击英国使馆还因为两国之间有着太多的“旧恨”:伊朗人认定“过去150年德黑兰发生的所有坏事背后都有英国的黑手”,他们对英国的仇恨已深入灵魂。

  “这是报历史的仇。”美国《时代》周刊同样认为伊朗人冲击英国使馆背后有着深层的历史原因。文中拿出例证说,伊朗有一本高居小说排行榜前列的小说《我的叔叔拿破仑》,反映的就是伊朗人将英国视为一切坏事幕后黑手的心态。该小说的第一句就是:“这是斗鸡眼的英国人干的。”

  还没到开战的时候

  此次冲击使馆事件将最终酿成怎样的后果?一些西方媒体一如既往地开始猜想战争的可能。

  英国《每日邮报》的文章说,西方已经处于伊朗发动的战争中,这场战争已持续30年之久。不过,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英国和西方却一直拒绝还击,并拒绝承认事实:面对伊朗,西方从来没有战争与和平的选择,而只有早开战或晚开战的选择。

  美国《旗帜周刊》一篇评论的字里行间也充满着火药味:“美国正与伊朗进行低层级战争,但我们没有做好发动更大规模战争的准备。”

  美国《赫芬顿邮报》则持相反的观点:“尽管看上去西方向伊朗开战的鼓声已经擂响,但西方尤其是美国,在刚刚从伊拉克战争这一泥潭中抽身而出,它们向面积是伊拉克4倍的伊朗开战无疑会顾虑重重,在西方自身经济陷入低迷的时候,现在还不是开战的合适时机。”

  “要么西方发现伊朗拥有核武器的新证据并感受到了直接威胁,要么西方自身的危机已经积重难返只能依靠战争来转嫁危机,否则西方不会再轻易选择去承担战争的代价和道义的指责。”该报如此分析西方开战的时机选择。法制晚报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