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俄军利器刺穿美国反导网 向加里宁格勒飞地部署王牌导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2 07:46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国家最高领导人决定部署伊斯坎德尔导弹的意志是坚定不移的,对此国防部领导人毫无异议。至于具体部署时间将取决于什么时候具体下达命令,我们肯定会按照最高领导人决定的日期部署这种武器”。11月25日,俄罗斯航天兵司令奥斯塔片科将军针对梅德韦杰夫总统两天前发出的“反制欧洲反导系统”警告,向俄塔社进一步表明了俄军方的姿态。

  最近几年来,计划在加里宁格勒部署“伊斯坎德尔”战役战术弹道导弹,一直是俄罗斯在欧洲反导问题上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进行博弈的筹码。虽然梅德韦杰夫在这次电视讲话中依然没有“把话说死”,但军事观察家们普遍认为,美俄围绕欧洲反导问题的“猫鼠游戏”实际上已经结束,美国能编造出的任何“美丽的谎言”都已经无法打动俄罗斯,在加里宁格勒部署“伊斯坎德尔”只是早晚的事。

  刺穿美反导网的利器

  “伊斯坎德尔”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奥斯塔片科将军所说的“伊斯坎德尔”实际上是指其改进型——“伊斯坎德尔-М”战役战术弹道导弹,这是俄罗斯的一项独门绝技。它配备子母弹、钻地弹、杀伤爆破弹,甚至核装药战斗部,用于杀伤敌导弹系统、远程火炮、反导和防空系统目标及通信与指挥中心。

  据俄国防部网站报道,9月25日,作为俄军“中央-2011”大型军演的压轴戏,俄中央军区在卡普斯丁亚尔靶场举行了一场“伊斯坎德尔-М”、“圆点-У”战术导弹和“旋风”齐射系统的齐射表演。据报道,演习中发射的2枚“伊斯坎德尔-М”飞行60公里,并准确命中敌人的地堡。而据目击者称,在目标处留下的是一个可怕的“弹坑和大面积的焦土”。

  这是“伊斯坎德尔-М”第一次在接近实战条件下的大亮相,俄国防部就此报道说,通过此次演习,俄军“已经拥有了使用这种继核武器之后最可怕武器的实际经验”。“伊斯坎德尔-М”在演习中的出色表现,一度让不少俄军事专家喜出望外,他们一致认为,在美国决定在波兰部署“爱国者”-3和在罗马尼亚部署陆基“标准”-SM3的情况下,俄罗斯需要在西部和西南边界地区部署“伊斯坎德尔-М”,来对抗它们。

  加里宁格勒州是俄罗斯一块独立于领土主体之外的飞地,夹在立陶宛和波兰之间,虽然面积只有518平方公里,但由于其独特的军事战略地位,一直被俄军政高层所倚重。11月23日,梅德韦杰夫总统再次祭出重拳,扬言要在这里部署“伊斯坎德尔-М”战术弹道导弹。俄军事专家康斯坦丁·马基延科认为,如果在加里宁格勒部署新导弹,无异于在欧盟的后院楔入钉子,也将使美国在东欧精心打造的导弹防御系统作用大打折扣。

  最近10年来,俄一直声称要加快“伊斯坎捷尔-М”的列装步伐,但时至今日,也只有西部军区的第62导弹旅,才刚刚完成新型导弹的换装。不过,让俄军政高层欣慰的是,即便它还没有实现大量列装,但却已经帮助俄罗斯在国际舞台打赢了数场漂亮的外交仗,其中最让俄感到骄傲的是:2005年美国和以色列得知俄可能向叙利亚出售“伊斯坎捷尔-М”后,不得不花大量时间说服俄罗斯放弃这笔交易。最后,普京总统大发善心,同意不“破坏地区的力量平衡”。

  陆海战略导弹总动员

  除了“伊斯坎捷尔-М”这种现代化打击系统,梅德韦杰夫在电视讲话中同时警告说,俄罗斯将加大新型战略核武器的研发与部署力度,以突破美国不断推进的反导系统。事实上,在增强战略核遏制潜力方面,俄罗斯一直未敢怠慢。

  11月25日,俄《视点报》援引海军司令部消息来源报道说,“布拉瓦”(又名“圆锤”)海基洲际弹道导弹的新一轮试射将在11月28日或29日进行,与以往单弹试射不同,这一次将是两弹齐发。从俄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日前透露的消息看,此次试射应该是该型弹试验收官阶段的试验。“布拉瓦”是俄陆基“白杨-М”的海基版,也将成为俄第五代洲际弹道导弹核潜艇“北风之神”级的标配武器,其最大特点是可携带10个可机动变轨的高超音速分导式多弹头。有军事专家指出,凭借自身的不凡性能,加上核潜艇这一母平台可在世界大洋神出鬼没的特有属性,“布拉瓦”无疑将成为未来欧洲反导系统最难对付的重量级杀手。值得一提的是,在打造新一代海上杀手的同时,俄海军最近一年多来,还推出了海基“青斑”洲际弹道导弹的升级弹“莱涅尔”,以保持并提高现役战略核潜艇的核遏制能力。据报道,该型弹可携带12枚分导式核弹头,与其前身相比,不仅射程增大,而且反导突防能力超强。

  与海基战略核力量相比,俄陆基战略核力量的发展同样值得肯定。据俄塔社11月24日报道,可机动部署的РС-24 “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第二个导弹团将在今年年底前投入战备值班。“亚尔斯”同样出身“白杨-М”家族,实际上是单弹头车载“白杨-М”的分导式多弹头升级版。战略火箭兵新闻发言人科瓦尔上校说,换装“亚尔斯”将大大提高俄战略火箭兵抵御美国反导系统的能力。不难想象,对美国的欧洲反导系统来讲,“亚尔斯”也不是一个好对付的家伙。

  在俄“三位一体”核遏制战略中,空中核打击力量受俄美消减战略进攻性武器条约的限制,一直没有太多的可圈可点之处。不过,俄前空军司令彼得·杰伊涅金大将认为,用空军现役Х-55型空射型巡航导弹,就能完全对付美国的欧洲反导系统。在他看来,对于在欧洲国家部署的一些地面目标来说,“伊斯坎捷尔-М”未必就是最有效的手段,而采用精确制导、具有“超量杀伤”能力的Х-55型空射型巡航导弹可能才是最好的武器。

  俄军事动作让欧洲发慌

  俄军方威胁在加里宁格部署“伊斯坎捷尔-М”导弹的消息,引起北约和欧洲国家的强烈反应。11月23日,北约秘书长拉斯姆森发表声明说,俄罗斯此举违背了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对话精神”,邻人深感遗憾。

  事实上,早在俄总统发出警告之前,近一年来俄罗斯在欧洲方向的一系列军事动作,就已经引起欧洲国家的高度关注。据法国《世界报》10月7日报道,在与波罗的海国家相邻的西部军区,俄罗斯已明显加大了军力部署。一位颇有影响力的欧洲外交官员对《世界报》说:“我们不想挑起事端,也不想拉响警报,我们只是想问一下,俄军政高层此举,意欲何为?”

  报道引用北约的一项最新统计数字显示,通过最近几年来的军事改革,西部军区现已成为俄军唯一一个“兵力急剧膨胀”的地区:2009年这里驻军人数只有16500人,2010年已猛增到25700人。

  不仅如此,驻莫斯科附近卡卢加市的俄西部军区第26导弹旅也已成为俄军第一个全部换装“伊斯坎德尔-М”导弹的陆军兵团。从莫斯科军区转移部署到圣彼得堡附近的С-300 和С-400防空导弹系统,也已经进入战备值班,而第336海军陆战旅的人数更是增长了50%。

  《世界报》指出,这种大规模兵力集结证明了,俄罗斯要在西北方向大展肌肉。由此带来的后果是,所有北约成员国都担心,俄在波罗的海三国边界地区集结兵力,是不是有危险企图。另外,随着近20年来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俄罗斯曾多次强调,其重大威胁主要来自东方,而从目前俄军政高层的所作所为来看,其目的好象并非如此。很显然,俄罗斯的行动是对美国决定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的回应。(来源:世界新闻报)

  (吴敏杰)

  (责任编辑:郭彩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