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透视欧洲福利制度:不许动我的奶酪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2 09:3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约200万英国人当地时间11月30日走上街头,举行“世纪大罢工”,以抗议政府进一步提高养老金保障门槛的计划。同一天,保加利亚两大工会组织发起万人大游行,抗议政府的养老制度改革。

  而在不久前,意大利新政府出台包括退休金制度改革在内的财政紧缩法案时也引发了大规模的群众抗议示威活动。那么,世界各国特别是欧洲的退休养老制度究竟是怎样的?又为什么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呢?

  

透视欧洲福利制度:不许动我的奶酪

  11月30日,一名抗议者在英国伦敦参加大罢工。英国公共部门的工作人员30日为抗议政府的养老金制度改革计划举行了一天的大罢工,200多万人放下了手头的工作,学校、医院、边检以及地方公共服务受到影响。新华社/法新

  高福利天堂日渐不支

  英国日前公布的退休改革计划欲将公职人员退休年龄延长6年至66岁,并增加养老金交纳额度,降低最终支付水平。英国政府称,改革是削减每年320亿英镑养老金支出、维持公共养老金持续运转所必需的。然而,改革计划引来大规模反对。专家称,改革遇阻原因在于人们过惯了“豪华福利”制度下的生活。

  一年4周假期,65岁退休,生孩子不但保留工作还可以得到数千元的补助,失业救济比工资少不了多少,上学学费很低,医疗服务虽然有时需要排队但基本免费,就连死亡和葬礼国家也有一定的补助,这种“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制度,在二战后的欧洲国家中,一度盛行。

  不过高福利有两大后遗症:一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更多的人失去了责任感。让很多人不愿意去生育、储蓄,而更多的是乐享过度消费,高福利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培养“懒人”的制度。二是政府为了讨好民众,把财政收入大多都投入到福利体系中,而且还以透支未来式的做法,最终导致债台高筑。

  不少专家表示,欧洲老百姓强烈反对延迟退休一事,折射出欧洲高福利制度的窘境。一方面,经济增长慢,税收涨得少,政府财政增收也就难;另一方面,老龄化导致政府财政在养老、医保等方面的福利支出快速增长。收支之间的落差被越拉越大,一味地借债只会让政府财政赤字像滚雪球一般。

  对于各国政府来说,在“开源”方面拿不出得力的办法,那就只有在“节流”方面做文章,只能出台“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计划。

  (责任编辑:刘阳禾)

  

  

透视欧洲福利制度:不许动我的奶酪

  11月30日,抗议者在英国伦敦参加大罢工。英国公共部门的工作人员30日为抗议政府的养老金制度改革计划举行了一天的大罢工,200多万人放下了手头的工作,学校、医院、边检以及地方公共服务受到影响。

  日本之石或可攻玉

  日本是社会保障最健全、福利水平也很高的亚洲国家。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日本形成了三个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其一是“国民年金”,它覆盖全体国民,凡20岁以上60岁以下的、在日本拥有居住权的所有居民都必须参加国民年金保险;其二是与就业收入相关联的雇员年金制度,按照加入者职业的不同,它又分为厚生年金和共济年金;其三是新企业年金,可以由企业或者个人选择加入。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的人均寿命普遍延长,为应对养老金支付困局,日本的养老保险制度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第一,采取弹性退休制,鼓励延长工作时间。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日本人可以提前到60岁开始领取养老金,也可以推迟到65岁之后70岁之前开始领取。如果提早领取,养老金将打折给付;如果推迟领取,则增加领取金额以资奖励。

  第二,提高养老保险费,即将缴纳保险费的比例在原来占工资总额13.58%的基础上,每年以0.354%的幅度提高。

  第三,逐年降低向被保险者支付保险金的数额。日本计划到2023财年,平均养老金支付额将由现在在职职工平均收入的59.3%逐年降到50.2%。

  第四,调整养老金发放方法。政府早在2002年就开始制定了一项“物价联动型养老金支付办法”,即根据物价跌幅,减少养老金的支付额。

  日本养老金制度的上述改革,对于“入不敷出”的欧洲国家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责任编辑:刘阳禾)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