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经济“外忧”与“内患”孰重孰轻(社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5 00:59 来源: 国际金融报

  

  人民银行三年来首降存准率,只引来A股上涨“一日游”,一个“国际板将推出”的不实传闻,竟将A股重重打了下去。这说明对中国股市来说,内外因素都相当重要。其实,对中国经济而言,内外因素也都相当重要了。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外忧”不少,比如欧债危机、美债纠缠以及众多贸易摩擦议题、汇率议题、资源议题,都令中国经济前景蒙上层层阴影。“内患”呢?也不少,如房地产价格泡沫,CPI走势,M2走势,PMI走势,环境与劳动力成本上涨、转型升级困难不小,等等,更令中外投资者疑虑重重。

  面对“外忧”与“内患”,我们必须厘清主与次,分清短期与长期,这样才能正确把握趋势,往宏观说,它关系着中国经济的前途,往微观说,它关系着老百姓钱袋的鼓与瘪。

  欧盟是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欧债危机现在又是世界经济的头号“杀手”,因此,在此仅以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来分析“外患”问题。如果欧债危机出现最坏结果——欧元解体,中国经济受到的影响当然不小,但也不必夸大。一方面,在金融方面,我国金融机构在欧洲的风险敞口并不大,直接受损有限;另一方面,在实体经济上,主要是进出口受到影响较大,但是也不要紧。因为中国企业在劳动力成本、规模经济等方面的比较优势较明显,在欧洲经济陷入混乱时,这一比较优势至少不会削弱。中欧贸易的60%是由合资企业创造的,欧债危机、美债问题等主要是政府财政危机,欧美企业的质地还是不错的,换言之,中国经济实质上的合作方——欧美企业并未受太大影响。况且,从整体上看,根据有关专家研究,过去30年来净出口对中国GDP的拉动并不大,少于1个百分点,因此,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可怕。如果欧央行搞QE导致欧元大贬值,倒有可能使中国对欧出口大受打击,但这必须先修改欧盟和欧元区的一系列条约,其政治博弈过程比较漫长,至少德国是很难同意的,因为其实质是让德法等国为“欧猪五国”买单。另外,一些其他“外患”如汇率问题、贸易摩擦问题会随着2016年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获得以及相互沟通谈判而有所缓解,亦不必过虑。

  相比之下,“内患”才值得我们更重视。我们的“内患”从总体上看,可能聚焦于两点:一是就业压力,一是货币超发形成的压力。前者容易引起社会的动荡与不安,后者易于引起CPI上涨和资产价格泡沫。这两大压力又使得我们的转型升级困难重重,其严重后果是将使中国经济失去可持续发展能力。现在中国每年需安排城乡就业人口约2700万,按经济增长9%左右只能新增就业900多万人,还有1700多万人(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处于失业与半失业状态,更可怕的是,东盟地区现有几千万乃至上亿的劳动力,他们正在竞争着劳动密集型行业的“饭碗”。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为了应对2008年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我国的货币发行量非常大(M2的增长率目标上限为16%,而日本、美国、欧洲一般为2%-5%左右),建设摊子非常大,大有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庞大的信贷资金迟早会转化为企业和居民存款,这笔钱在逐利动机下又会冲击资产价格,造成房产、股票等资产价格的大幅上涨。所以,国外有些经济学家已经将中国经济称为超级大泡沫。在一个特定的时空里,人多钱多而市场有限,其后果可想而知。

  当然,完全不必惊慌。上述“外忧”也罢,“内患”也好,要么空间距离遥远,要么时间距离较长,要么体制性防火墙牢固,均是趋势性危险而非现实性危害,这给我们留下了足够的时空来解决这两大难题。而且,如果统筹好国内外两个大局,充分利用好国内外两种资源和市场,还完全可以化“危”为“机”,使中国经济更上一层楼。回顾中国经济30多年的辉煌性增长,都是在这种看似危险的情势下取得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看清楚了,想清楚了,并正确地出手了。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