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敢走“弓弦”求跨越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6 03:16 来源: 经济日报

  从第一套双模七号信令系统、第一台高级智能网系统,到第一个分布式移动交换平台、第一台宽窄带混合交换系统,再到第一套接入网装置……所有这些中国“第一”,均出自一个团队——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邬江兴院士率领下的“04机”团队。

  “用上自己的技术装备,不再看人脸色任人摆布,是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最大愿望!”20年前,在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的坚定支持下,邬江兴怀着这一信念带领10余名年轻军人,按着“官产学研用”的方针,研制成功我国首台大容量数字程控交换机HJD04机,冲破了国外在该领域的技术封锁与垄断。从此,中国电信网数字化程控化水平及装机容量和每百人电话拥有量,从国际排名末尾迅速跃升至现在的世界第一位,创造了全球电讯发展史上的“中国奇迹”。从此,自主创新成为这个团队的血脉,支撑他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技术突破。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通信市场一度被美、日、德、法等“七国八制”程控交换机产品所瓜分,每年上百亿的外汇流向国外。打电话难,装电话机难,预交定金还要等上一年……面对这种局面,邬江兴、鲁国英、罗兴国,一群以大型计算机开发起家、与程控交换机沾不上边的年轻人,立志要研制中国自己的大容量数字程控交换机。他们以10余人之力、微薄经费和寒酸的实验条件,挑战西方耗费数千人、年上亿资金、一流条件打造的技术之巅,为的是给国人争口气。

  20年来,这个团队的3项重大技术已经载入我国自主创新的史册:程控交换、核心路由器、全IP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20年来,这个团队进行了3次战略转型:从计算机技术到交换技术,从有线固定通信到无线移动通信,从电信网到互联网,拿下了3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创造出多项“世界第一”和“国内首创”。

  是什么给了他们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回首一路走来的创新之旅,邬江兴院士的回答是:民族复兴精神和国家崛起的使命都装进了我们心中!

  在邬江兴院士的眼里,亦步亦趋跟踪仿制、不敢“弯道超车”,这样的科研活动难以激发人的最大创新潜能,只会永远落在人后,就像在“弓背”上行走;只有敢走“弓弦”,敢于跨越,勇辟蹊径,才能始终把握住自主创新的脉络!

  以HJD04机为例。在电信业内人士看来,程控交换机是用计算机作为控制元件的电话交换系统,而在从事大型计算机研究的邬江兴看来,它应该是可以提供电话服务功能的专用计算机系统。他们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核心技术,善于把研究对象放到不同的坐标系或背景条件下观察,常常能将陌生的研究领域转化为熟知的“战场”。

  走“弓弦”要敢于坚持走别人没走过的路、吃别人没有吃过的苦:总工鲁国英患有严重的心脏疾病,带着支架,仍然和年轻人一起奋斗;罗兴国教授年逾50,行李包不离身,每年在家时间可以精确到小时,被大家称为“50后背包客”;王民北教授,为了掌握一手的实验数据,长期忘我工作,积劳成疾,工作时突发疾病,献出了年仅43岁的宝贵生命……

  舍得既得利益,也是一种跨越。曾经,这个团队在研项目多达近百项,平均2人就有一个项目。这种“撒胡椒面”式的科研现状,极大分散了科研资源。他们通过整编,凝练主攻方向,确定凡与国家和军队建设联系不紧、没有创新点的项目一概拒之门外。“邬江兴同志及信息工程大学信息技术研究所,曾为信息通信技术的创新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他们正在研发的项目具有重要价值!”不久前,中央军委的领导这样评价道。

  走“弓弦”要心无旁骛、凝神聚力。邬江兴院士常常告诫年轻人,“科学研究领域本无刚性的边界,只要胸怀更开阔一些,站位尽可能高一些,想象力更丰富一些,多一点反向思维,多一点质疑与批判,少一点急功近利,少一点心浮口滑,就会有作为或大作为”。如今,这个团队已形成了由院士领衔、专家教授挂帅、青年才俊担纲的创新人才梯队,发展成为担负着数字交换前沿技术研究、系统开发和成果转化的国家级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涌现出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一等功臣罗兴国、郭云飞,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专家组专家汪斌强,重点项目负责人陈鸿昶、季新生、吉立兴、汤红波、陈福才,国家973计划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兰巨龙,年仅28岁就晋升为教授、荣获中国科协“求是奖”的金梁等一批创新型人才。他们一直高举着自主创新的旗帜,续写着新的时代篇章。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