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做空组织的"神秘拼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6 08:1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这是华尔街的游戏,没有眼泪,只有嗜血的屠杀。

  2011年,中国概念股的阴霾之年。自2010年开始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兴起的针对中国概念股的“猎杀”,近期开始升级,涉猎范围由此前中国小型的借壳上市企业扩大至明星公司。

  先是奇虎360遭遇做空机构香橼的质疑,然后是分众传媒被浑水公司“猎杀”。市场的神经紧绷,就连备受海外资本追捧的新浪都在恐慌中踉踉跄跄。究竟谁会被猎杀者“肢解”,成为游戏中的下一块拼图?

  连环“猎杀”

  这场针对中国概念股的“猎杀”并不是偶然的,而是蓄谋已久连环计划,而且还会继续展开。

  研究机构Deal Flow的数据显示,2010年有78家中国公司在美国借壳上市。由于经过复杂的财务运作“包装”,这些借壳上市的企业会成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调查的重点,做空组织也提前嗅到了其中的血腥。

  2010年7月,美国一家研究机构浑水公司指责东方纸业存在欺诈行为,将其评级调低至强力卖出,目标价1美元以下。东方纸业一周蒸发50%的市值,并成为此次连环“猎杀”中的第一块拼图。

  随后浑水又靠23天“杀死”绿诺科技成名,并多次做空中国概念股。另外一家研究机构香橼成功做空中国生物、中国阀门后,又成功狙击了首家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东南融通。

  今年6月以来,对中小型、反向收购上市公司的信任危机逐渐演变为对中国概念公司的群体性信任危机,但遭到围猎的还是集中在反向收购上市的公司。浑水的创始人卡森·布洛克坦言,把矛头对准小公司是因为小公司造假容易被发现和证明,而大公司信息量大,不容发现和证明。

  多位华尔街人士曾向记者预测,11月左右做空中国概念股会平息,并建议中国公司不要正面回应,静观其变。可是,近期做空组织再次发起攻击,开始猎杀重量级的明星公司。

  最近一年,上述两家研究机构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定位猎杀对象。第一,面向国内和国外的财务报表迥异;第二,频繁更换审计员或使用名不见经传的审计员;第三,公司盈利趋于完美,让人难以置信;第四,企业利润恒定增长,违反股市波动规律;第五,缺乏分红和反复进行股票和债券增发;第六,公司运营不透明。

  据统计,在这次中国概念股危机中,截至2011年11月30日,有67家公司不同程度地遭到做空组织的公开质疑,其中有46家被长期停牌和已经退市。

  虽然展讯、新东方、360、分众传媒等逃过一劫,但中国概念股面临的挑战还没有结束。

  破解之道

  在所有针对中国概念股的研究公司中,香橼和浑水公司是影响较大的两家。

  他们的盈利模式很简单:事先建立相关公司的看空仓位,然后发布质疑的研究报告,一旦相关公司股票因此被抛售导致股价大跌,它们就可从中获利。

  例如,浑水质疑分众传媒,当股价随即下跌至10.07美元时,有美国投资机构经理评判,当天巨大的成交量,远高于近期平均值,说明有机构借机牟利。另有投资界人士估计,此次做空分众,做空机构获利超过6000万美元。

  当然,做空也有风险。因为空头是借入股票卖出,如果股价不跌反涨,就需要从市场购回股票平仓止损,一旦引发空头自相残杀,那就更惨。

  历史上最大轧空案发生在2008年10月底。保时捷突然宣布获得大众汽车31.5%的股票期权,年底前增持超过50%,并在2009年增持至75%。此前大举做空大众汽车的空头夺路狂奔,而且竞相平仓,短短几个交易日,大众股价上涨超过200%,空头血流成河。

  从做空组织最近的多次出手来看,猎杀对象正悄然改变,从“揭骗性做空”转向“投资性做空”。虽然做空所指向的问题更加扑朔迷离,但也不同程度地加大了猎杀难度。

  其实,做空组织的嗜血屠杀并非没有破解之道。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流通市值一般不大,每日成交量有限,只要基本面正常,没做假账,公司反应迅速,解释合理,多头会消灭空头,空头平仓回补,如果公司配套推出股票回购方案,增强市场信心也会成功阻击空头。

  11月30日,高盛分析师Noah Weisberger说:“我们已经不再建议投资者买进或长期持有中国公司股票。”虽然高盛大范围唱空中国公司,一些较为乐观的分析师却认为,中国概念股的这场劫难即将过去。

  (责任编辑:王慧绵)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