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李斌权"音乐书法"探索刍议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6 15:1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书法历来被誉为“无声之音,无形之象”, 海上著名书法家沈尹默先生曾经说过,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他能显示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图画之灿烂,无声而有音乐之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 唐张怀瑾说得更为深刻透彻:“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故书虽小技,却寓至理,此可与知者道,却难与俗人言。

  事实上,人们对书法的虔诚以求,甘之如饴,也往往出自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处身立世之需要。古来文人“书优则仕”,可以据此博取功名,立身庙堂,彪炳后世。今世之书家,也可据此扬名书坛,广为人知。退之为二,则可作为修身养生之道,立高标之格,树遗世之德,为清绝之文,传精妙之书,宏阔思想,教化世人。其深意若此,何乐而不为也?!

  书法热兴起的数十年以来,各类书法活动风起云涌,各种书法现象层出不穷,体现出一种相对繁荣和走向多远的发展态势。很多人提出了各种艺术观念和创作理念,其中有的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而有些观点则是牵强附会,勉为其难,并不具备学术价值。

  李斌权先生近年来提出了“音乐书法”的观念并身体力行付诸实践。我个人认为,尽管这个提法同样存在一些学理上的问题,但他把书法创作和音乐演奏充分结合起来进行现场表演,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艺术感染力。因此说,这种创作形式本身还是具有一定的探索和研究价值的。对于李斌权先生所倡导和致力推广的“音乐书法”,我是这样理解的,那就是他的创作活动一般具备以下五个条件:一是书写内容的精心选择;二是有现场的音乐伴奏(还有歌曲、戏曲演唱或者舞蹈等等)来渲染气氛;三是有主题解说;四是有较宏大的场面和观众;五是以题壁形式的立面书写来方便观众欣赏。这五个条件共同组合而成为一场颇具吸引力和观赏性的“书法现场表演会”,把神采飞扬,激情荡漾的书写过程整个地充分展现于广大观众的面前,让人们比较直观地感受中国书法特别是草书艺术的无穷魅力。确实能够给人以不一样的感觉。多种因素的组合是精心策划,巧妙配合而高度和谐的,倾注着每一位参加者的心血。但作为主角的李斌权先生本人,付出的自然会更多,收获也就会更大。

  唐代狂草大家张旭,曾于邺城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而悟笔法之意,书乃大进。这源于姊妹艺术之间可以互相借鉴,共同生发。李斌权先生这种现场表演方式和张旭通过舞剑来激发创作激情和艺术灵感是一致的。音乐书法本身并不能形成一个流派,但它可以成为一种独特的书法创作表演形式而存在,在书法退出实用领域而成为一门专业的当下社会,它甚至具有值得推广的现实价值。“音乐书法”的本质不在于创新了书法风格本身,而在于强化书法尤其是草书艺术的表演性和可观赏性,可以据此达到一种让人们身临其境,感受草书艺术惊心动魄的创作过程的特殊效果,对在社会上宣传中国书法具有特殊意义。

  从李斌权先生现场书写的作品来看,固然展现出了属于他自己的艺术风格的一面,潇洒飘逸,酣畅淋漓,纵横争折,收放自如,墨色丰富,满纸云烟。既有扎实的传统功底,又有自我的心性发挥。有雅俗共赏的艺术风范,这恐怕也是受人喜欢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撇开其它附属因素(如音乐、舞蹈、演唱、解说等)不谈,仅就书法作品本身来讲,它和通常的具有一定品格一定档次的草书作品并无什么本质上的不同。至于它的音乐性,我们只能从笔墨线条和现场音乐当中去感受。而对于前者——笔墨线条本身所具备的音乐感,几乎能称得上优秀的书法作品都会无一例外地具备这种特质,并不是李斌权“音乐书法”独有的特质,也不是他的“发明专利”。因此,我们分析的重点还是在于后者——它的附属因素如音乐伴奏、舞蹈、演唱、解说等。书法并会因为这些附属因素的参与而产生不一样的风格和流派,但完全可以形成一种新颖独特的现场表演形式。对于具备一定表演特质的有现场创作能力的书家而言,还有激发创作灵感的特殊作用,甚至还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创作出一些精品佳作。

  近年来,李斌权先生一度致力于“音乐书法”的宣传和推广,甚至把这种独特的创作形式带到了国外,2011年1月25日和5月31日李斌权的音乐书法两次在维也纳亮相,且5月31日,李斌权老先生的音乐书法贯穿整个音乐会,将书法与各种不同风格,不同气质的音乐相结合,感受着灵动的书法,被赋予音乐灵魂的书法魅力四射。外国人对于中国书法的理解有一定的局限性的,音乐书法可以让外国人更深层次的去理解中国的国粹,更好的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李斌权先生说,在欣赏音乐时,首先要了解音乐的背景,在听的同时要极力的去打通音乐的意境,用心灵去和音乐对话,脑海里浮现出与此音乐相符合气质的书法作品,要求文字内容与音乐表达的情感内容相一致。在书写时,文字意义要与持续达到的情绪变化趋于一致。来不得丝毫懈怠。书法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变性自由度更适于抒发情感。书法的奇趣妙境无穷无尽,同时对修身养性也非常重要。书法书写的内容大部分都是诗词歌赋,眼过千遍不如笔过一遍。音乐书法不仅仅是能够让你进入诗的世界,还可以领悟诗的气格、境界,全身心的投入,身临其境。音乐书法的创作过程就是一段与身心结合的过程。为了书法艺术的魅力和书法艺术的精神传承,加入音乐也是对书法艺术的一种尊重,艺术是没有界限的。节奏感旋律感表达出来书法的内在情感,流动性的旋律节奏感,给人提醒,让书法创作的思想情绪变得更加完整。

  就李斌权先生的书法造诣本身,也是颇能经得住推敲的。他对传统书法的继承,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其用功之勤之深,是常人所难以想象的。特别在草书的研究与创作方面,李斌权先生花费了大量的心血,立足二王草书,兼及唐宋元明清历代草书名家法帖,广取博收,兼撮众法,备成一家,形成了自己飘逸、畅达、雄浑、奇伟的艺术风格。他作草用笔点画精到,气势流畅贯通,章法起伏跌宕,墨色丰富多变。其作品本身就具有很强的音乐感。加之他有多年练习立面书写的深厚功力,而这又恰恰是一般书家所难以为之的。立面书写与平面书写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平面书写,水墨呈惯性溢出状态,可以在笔锋得的统摄下自然挥洒。而立面书写则具有相应的难度,蘸墨之多少,用力之大小,速度之快慢都会影响书写的效果。而李斌权先生在书写现场却从未见其有水墨失控而淋洒纸面之失,故其“题壁”之功是令人惊叹的。书者已然陶醉,观者为之倾倒。诗词之情境,书法之魅力,在李斌权先生的笔下达到了高度的融合和统一。

  他在音乐书法的表演现场,当音乐的旋律响起,他即进入创作状态,全身心投入,随着音乐的节奏和所书写的诗词内容的意境,达到一种“心不知有手,手不知有笔”的无他忘我之奇妙境界。用“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这样的诗句来描述是再恰当不过。

  总之,我认为无论是从创作的角度还是欣赏的角度对“音乐书法”都应给予相应的理解和支持。特别是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音乐书法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重大作用。当然,对于音乐书法的提法,大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说不一。但在强化书法创作的观赏性这一点上确实可以达成一个一致的看法的。书法并非不可以表演,但表演的关键在于不仅要让创作的整个过程激动人心,引人入胜,更要使最终完成的那件书法作品经得住品赏和推敲。否则,所谓“音乐书法”也就只剩下“音乐”,而没有“书法”了。但李斌权先生已经做得足够好,而且在这一领域发挥出了自己独特的优势。

  他的音乐书法如同一曲宏阔幽远的生命乐章,在不断感动越来越多的观众的同时,也在用神采飞扬的笔墨激情演绎着自己不一样的人生……

  (责任编辑:杨海洋)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