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再度与美元共舞 人民币年内升值步伐或放缓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6 16:5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近期人民币汇率重回与美元共舞的模式,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6.30附近逐步走弱回到了6.35附近。目前来看,欧债危机的持续发酵正从经济增长前景和美元流动性两个层面打压大宗商品价格,中国面临的通胀压力也有所缓和,因而年内人民币升值速度将有所放缓。

  2010年6月19日人民币第二轮汇改启动以来,市场可以观察到人民币汇率与前一交易日美元共舞的变化模式:如果前一个交易日美元走弱,那么次日上午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指向人民币升值;如果前一个交易日美元走强,那么次日上午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指向人民币贬值。这样的模式虽然不是百发百中,但是根据上一个交易日美元汇率的变动方向来确定当日人民币汇率变化方向基本上能够实现大概率正确。

  今年9-10月份,随着欧债危机的深化,尽管美元出现了大幅上扬,人民币不仅没有贬值反而加速升值,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直逼6.30。然而,就在市场预期人民币会维持这种势头不断创出历史新高时,11月份的人民币汇率却再度回到了与美元共舞的模式,随着美元指数的不断抬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6.30附近逐步走弱回到了6.35附近。

  近期人民币汇率重回与美元共舞的模式,意味着短期人民币汇率变化的重心从应对欧债危机回到了对抗输入性通胀上来,而眼下欧债危机的持续发酵正从经济增长前景和美元流动性两个层面打压大宗商品价格,从而令全球通胀预期降温。

  一方面,欧债危机令各家分析机构纷纷下调明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今年上半年因为美国失业率出现了持续下降而引燃的乐观情绪眼下荡然无存,从需求层面很难找到支撑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牛的动力;另一方面,欧债危机的蔓延令市场对持有大量问题欧债的欧洲银行信心骤降,2008年雷曼倒闭掀起的巨浪依然历历在目,欧洲银行间市场正在饱受基于交易对手风险引发的美元流动性紧张之苦,全球六大央行也不得不联手向市场注入美元流动性,美元的中期走强更是抽走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推行以来大宗商品火暴的金融性燃料。因此,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失去了今年上半年在经济复苏预期和弱势美元双重驱动下的上扬势头也是理所当然。

  中国的通胀水平变化固然有内部的因素,但是中国是全球化生产链条最重要的参与者这个事实意味着中国的通胀水平不可能与国际市场脱节。比较CRB商品指数按月末值计算的每月环比和中国CPI同比,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的通胀水平变动趋势对于国际商品市场的价格变动相当敏感,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的企稳意味着中国面临的通胀压力将有所缓和。

  通胀压力的缓和,意味着在年内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将有所放缓。虽然在一些交易日里,如果出现欧债危机恐慌加剧的情形,人民币汇率将可能以加速升值来应对,但是在趋势上,人民币年内继续大幅升值的可能性正在不断减弱。兴业银行 蒋舒

  (责任编辑:林秀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