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三角债”或将卷土重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7 0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作者: ■华晔迪罗宇凡
从令众多西方经济体深陷泥淖的欧债危机到国内投资者闻风抛售的地方债务,到令地方政府焦头烂额的高利贷,再到又有卷土重来迹象的“三角债”,2011年,各种“债”轮番登场,兴风作浪。
地方债务危机考验政府智慧
6月底,一条关于“云南城投无力还本”的传闻在京城交易员圈中疯传。消息一出,不仅多只城投债出现恐慌性抛盘,且自7月上旬起,城投债发行陷入停滞,且一度成为“市场上流动性最差的品种,想抛都抛不出去”。
后经证实,此次“风波”只是缘起公司现金流短期出现紧张,且早在5月上旬,随着云南省政府出面协调,所谓“债务危机”实际已提前解除。不过,此事依然令各方目光在今年数度聚焦扑朔迷离的地方债务问题。
据审计署披露,截至2010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达到10万亿元。审计署并指出,一些地区和行业存在债务规模较大、债务负担较重的问题,存在风险隐患。
尽管权威专家多认为,地方债务风险可控,但市场担忧却迟迟难以褪去:地方政府大量债务集中在通过各融资平台获得的银行贷款上,存在着管理不规范、运作不透明问题,且对于可能出现债务危机,多数地方政府没有风险预警措施,地方债务问题解决起来困难重重。
而随着北京、上海等四地陆续试行自主发债,相关监管部门公开表示符合条件的地方平台债可以展期,地方债务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案逐渐清晰。
政府性债务系“双刃剑”,适度举债可有效拓宽融资渠道;但超越自身财力举债,则危害经济社会稳定,影响政府信誉,如何建立健全的地方债务制度,既方便社会有效监督地方财政,又促使资源有效率配置,仍将考验政府智慧。
欧债危机致外企受阻
今年以来几乎从未从媒体显要位置撤出过的“欧债危机”看似与中国普通百姓的关系不大,却是大量出口企业心中的“痛”。
宁波服装生产商李先生对于欧债危机的影响“痛”感颇深:“下半年开始欧美订单比去年减少了很多,而且客户下的订单量也在明显减少。”
环球资源一项针对近600家来自不同行业出口商所作调查就显示,受欧债危机蔓延影响,66%的受访出口企业称过去数月对欧洲市场的出口有所下跌,35%表示其所受影响相当明显,22%的公司认为可以保持稳定的出口,只有12%的企业出口继续增长。
受此影响,出口企业越发积极加强开拓新兴市场及国内市场。调查显示,42%的企业未来数月将进一步巩固其在拉美、中东、非洲、东欧以及亚太地区的市场地位;与此同时,近20%的受访企业表示计划加强在国内市场渗透。
不过,对于2012年的出口,不少企业仍持审慎乐观态度:约29%的受访公司预计明年对欧洲的出口将会有所增长,34%的企业则认为销售会保持平稳,仍有接近四成的受访企业预期对欧出口量将进一步下跌。
民间借贷监管需要新思路
2011年是民间借贷危机集中爆发的一年:除影响最广的浙江省外,民间高利贷危机还波及江苏、福建、河南以及内蒙古等多个省区。
央行温州市中心支行发布《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显示,温州民间借贷市场规模约1100亿元,借贷利率也处于阶段性高位,年综合利率水平为24.4%,温州市大约有89%的家庭个人和59%的企业都参与民间借贷活动。
在苏州大学商学院教授沈健看来,各地爆发的“债务危机”表象是高利贷,实质则是产能过剩,实体经济缺少投资机会,使得经营实业越发困难,资金纷纷转向民间放贷或资产投资领域。
更值得深思的是,近年来,民间借贷发展迅猛,体量越来越大却始终没有合法地位,导致风险得不到有效监控甚至无法确切统计。
对此,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建议,要让民间借贷监管处于阳光下,并借此积极推动金融服务机构多元化;同时,降低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的门槛,赋予民间借贷一定法律地位,将其纳入到正常的金融监管中,给民间资本一个合理的出路。
经营环境恶化形成三角债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企业间形成大量三角债,曾是中国经济难以明言的痛楚;二十多年后的今年,“三角债”似乎又有卷土重来迹象。
已公布的上市公司三季报中,变化最为明显的就数应收账款:据统计,近1700家上市公司应收账款总计接近1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超百家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增幅超过100%。
问题在铁路建设和钢铁行业表现颇为显著,以钢铁行业为例,有统计显示,全国70余家大中型钢铁企业的应收账款达到500多亿元,应付账款超过3000亿元,同时,这些钢铁企业还有超过1万亿元的银行贷款。
分析指出,如果经济形势不佳,企业运作出现问题,账款难以及时收回或者成为坏账,类似于历史上的企业“三角债”危机就可能会卷土重来。
有钢铁行业人士甚至认为,现在看来,此轮“三角债”持续时间将会较长,“现在不仅仅是资金紧缺问题,而是有很多以前从没亏损过的钢铁企业都已出现亏损”。
分析人士指出,“三角债”问题反映国内市场经营环境恶化,企业经营情况变化,问题或许并不像20年前那样严重,但对于中国的金融系统来说,仍然是值得重视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