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娄东“二王”的“代笔和伪作”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7 00:55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上海博物馆推出以王时敏和王原祁为首的娄东画派艺术展,别出心裁辟出展区推出“代笔和伪作”部分,以提供市场收藏人士对“二王”作品真伪鉴定的借鉴

  曹俊杰

  12月3日,上海博物馆推出以王时敏和王原祁为首的娄东画派艺术展,别出心裁辟出展区推出“代笔和伪作”部分,在艺术品市场拍卖季引人关注。这也是迄今所知一次性展出“二王”作品最多的展览。

  近年来,古代书画在艺术拍卖场上一直是上升行情,其中,被誉为古代山水画登峰造极的清“四王”(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翚)的作品,更是一度成为市场里的焦点:在今年的秋拍中,中贸圣佳11月拍出的王时敏作品《仿各家山水册》十开,以1.2075亿元成交;中国嘉德2011年秋拍的王翚《唐人诗意图》,以1.265亿元成交。

  本次上海博物馆适逢其时推出的“二王”展览,除了推出馆藏的王时敏真迹25件和王原祁真作32件外,还推出“代笔和伪作”展览部分,以提供市场收藏人士对“二王”作品真伪鉴定的借鉴。

  “王时敏的作品风格用笔比较浑厚、虚远,画得比较毛、干,有一种厚重苍茫的感觉,皴法和皴笔比较柔和,多重穿插,形成很厚实的画风,浑厚和苍茫是其主要的艺术风格。而他的孙子王原祁用笔比他祖父硬一些,挺拔刚健,主要特色是在于用墨,一层一层皴染,很明润,不扎。”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主任、古字画鉴定专家单国霖介绍道。

  展览共分四个部分,首先是王时敏的作品,由于王时敏少年时受到董其昌的指引,又认真观摩和研习诸多前代名家,他尤其推崇黄公望,并深得黄氏笔墨的真髓。尽管“只摹古、不创新”的做法曾在“五四时代”作为守旧的典型被陈独秀等批判,但恰因王时敏这种透彻研究古代技法的笔墨,让四王被称为“古代山水画的终极集大成者”。

  而第二部分为王时敏孙子王原祁的作品展,王原祁是康熙时期的进士,曾被召供奉内廷,官至户部侍郎。他早年的画风接近祖父王时敏,临摹古迹,多遵循古人规范,中年后逐渐有了自己的风格。展览中尤其难得的是一组扇面作品,能看出王原祁从早期到中晚期整个变化的脉络。

  而第三部分传派,则以展览王撰、吴世睿、王敬铭等娄东画派传人或二王追随者的作品为主。虽然这些画家各擅一技,当年名噪一时,但总体上均未能脱出“二王”的规范。

  第四部分代笔和伪作,也是展览的一大亮点。由于王时敏晚年身体不好、应酬颇多,自己作画速度比较缓慢,有些作品就由学生代笔。而又因“二王”在画坛上声誉日隆,以至于一些声名不显的画家,以仿造他们的画作牟利,但功力上往往欠缺。

  “仿王时敏的伪作线条比较硬,用笔比较尖刻,皴法层次单薄,不厚实,不苍茫,比如王时敏画树用笔是比较苍劲的,但仿作和代笔都是一根线拉到底,单薄。如果从造型上看比较难判断,因为都是摹古类的造型。但仔细看的话,王时敏各种物象之间的组合,有一种虚实,开合的关系。点染的用笔,墨色浓淡,有一种空间感。王原祁的鉴定,主要是在于用墨,他的作品一层一层皴染,很明润,不扎,做假的会显得很乱,很拉。”单国霖介绍说。

  事实上,有“古代山水画的终极集大成者”的清“四王”,在中国艺术史上是一桩有趣的悬案。最早的应该是“二王”——王时敏和王鉴。后来,常熟的王翚在王鉴的介绍下拜入王时敏门下,画艺倾动朝野,于是,有更为流行的“三王”。再后来,王原祁成为一时画坛领袖,便有了“四王”。

  有趣则在于,中国文化界对于“四王”曾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评说。评价分歧,大致以“五四”为界线。在此之前呈现在文言文中的“四王”,是中国画之正统、经典、圭臬,是集古之大成而自出机轴者,是一代宗师;在此之后体现在白话文中的“四王”,是中国画之堕落、颓败、僵化,是食古之牙慧而故步自封者,是罪魁祸首。一褒一贬,天壤之别,前者作为两个世纪前的共识刻在历史文献中;后者则作为近一个世纪的主流印在教科书中。不过,近年来艺术品拍卖市场对于“四王”的追捧,则展现了市场自己的评断。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