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博时基金魏凤春:A股颓势尚难扭转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7 07:31 来源: 新华08网

  

  核心提示:A股经过数日下跌,认为空方力量已近强弩之末的看多者渐增。但是,就算空方力量不再,以目前仍犯迷糊的多方,也很难攻城拔寨。因此,近期大盘依然是易跌难涨。

  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 魏凤春

  上周,海内外利好消息接踵而来,暖风拂面。前期承压的欧美股票、欧元国债、大宗商品和贵金属价格纷纷大涨,相比之下,A股市场却不给力。内冷外热,其原因究竟是海外市场太乐观,还是国内投资者太悲观?

  国际六大央行再度携手,无非是想向欧洲提供更廉价的美元流动性,缓解欧洲银行对美元的饥渴。可是,欧洲银行的问题并不是融资成本,而是融资抵押物不足。试想,手里握着的国债都已不是安全资产,西欧的银行拿什么向欧央行作抵押融资呢?回到银行同业市场,标普刚下调37家国际大银行的信用评级或评级展望,美国的金融机构忙于自顾,哪有闲钱拆给欧洲银行?更何况,欧洲银行的存款正在加速外流,对短期资金批发市场高度依赖,随时可能发生偿付危机。当然,欧央行不会坐视星火燎原,它还可调低再融资利率,或者降低再融资的抵押资产要求。但这不能抑制欧洲银行业的对手风险上升,也不能有效缓解美元流动性的持续紧张。所以,无论是国际六大央行的联手,还是欧央行的单独出手,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欧债危机,它们只能做小修小补的维稳工作。

  德国掣肘之下,欧央行试图通过放大自身风险以稳定市场,也绝非易事。德国既反对欧元债券,也反对欧央行量化宽松,目的并不是为了维护欧央行的信誉,而是想借此机会一劳永逸地收拾那帮花钱无节制的小兄弟。建立财政联盟,或进行转移支付,或担保欧元债券发行,或支持欧央行量化宽松,都可成为德国的政策选项之一。因此,解决欧债问题的基石在于欧元区的财政一体化。9日召开的欧盟领导人峰会,预计将讨论欧元区财政联盟的问题。德法两国就此已基本达成共识,但南欧债务国是否会接受德国的苛刻条款,还值得密切关注。解决欧债不能一蹴而就,正如默克尔所说,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马拉松。

  中国央行虽然超预期地下调了存准率,但在10月外汇占款负增长和PMI跌落荣枯点的情势下,货币当局的行动仍显被动和迟缓,难以提振市场情绪。毕竟经济趋势向下,各行业的系统性风险仍未完全释放,要找到一块不会下沉的垫脚石相当困难。因此,A股在存准率下调之后继续向下,亦是合情合理的选择。相反,海外投资者却一厢情愿。他们寄希望于中国救市,将2009年那一幕重演,恐怕乐极会生悲。

  内外货币当局为维稳而注入的流动性,为大宗商品价格带来了一时狂欢的理由。但这真要发生功效,传导到实体经济层面,还为时尚早。纽约原油期货价格的期限结构在10月底出现过一次翻转,期货价格由升水转为贴水,就说明了原油需求在短期内有支撑(可能是伊朗危机,也可能是对货币量化宽松的预期),但从经济前景看,原油价格却得不到基本面的支撑。

  A股经过数日下跌,认为空方力量已近强弩之末的看多者渐增。但是,就算空方力量不再,以目前仍犯迷糊的多方,也很难攻城拔寨。因此,近期大盘依然是易跌难涨。

  【责任编辑:姜楠】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