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2011年中国概念股十件大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7 08:39 来源: 新华08网

  

  1、首家赴美上市互联网公司中华网退市

  2011年10月28日,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宣布,中华网投资集 团 (NASDAQ:CHINA)(CDC)从当日起暂停交易。此前的10月5日,中华网投资集团提交破产申请。由此,中国第一家赴美上市的互联网公司, 在12年后又成为第一家申请破产的赴美上市中国互联网公司。

  1999年7月13日,中华网正式登陆纳斯达克,发行价20美元,融资 9600万美元,成为中国首家赴美上市的互联网企业。华尔街投资者反响热烈,市值高达50亿美元。次年1月,中华网乘胜追击,再次发放新股,募资3亿美元。2000年3月,中华网分拆旗下的门户网站在香港创业板上市。自此,市场上出现了两家中华网,一个是纳股中华网(NASDAQ:CHINA),一个是 港股中华网(08006.HK),前者是后者的控股股东。2005年,纳股中华网更名为中华网投资集团(CDC),

  点评:作为首家赴美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中华网的标杆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想当年,正是中华网掀起了海外上市的高潮,才有了新浪、搜狐、网易等的随后跟进。如今,这个前辈已风烛残年,怎能不让人扼腕长叹。(贺 骏)

  2、土豆网成第二家海外上市视频网站

  2011年8月17日,中国著名视频网站土豆网正式登陆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代码为TUDO,发行价29美元,开盘价为25.11美元,收盘价25.56 美元,较发行价下跌11.86%。在中国概念股风雨飘摇之际,此前准备上市的迅雷和盛大文学都纷纷停下脚步,因此,土豆的逆流而上为业界普遍视为“流血” 上市。

  早在去年11月,土豆网就向美国SEC提交了上市申请,后因王微和前妻杨蕾的股权纠纷问题而暂缓。随后,由于中国概念股普遍暴跌,土豆网一直在等待最佳上市窗口期。业界一度对土豆网的上市不太乐观。不过,最终土豆网还是印证了“好事多磨”这句古话。

  尽管优酷、土豆已经相继上市,但是并不能掩盖全行业的亏损局面。有分析认为,目前视频网站亏损主要是战略亏损,是为抢夺市场份额,因为谁都想成为最后赢家之一。

  点评:在土豆网于8月17日在美上市之后,截至目前,尚没有1家中国公司在美上市,从现有情势看,土豆网很有可能成为2011年中国公司海外上市的“关门”弟子。对于土豆网而言,不知在庆幸之余,是否还有后怕?(贺 骏)

  3、中概股赴美上市多种原因半路“夭折”

  今年,有多家中国概念股欲赴美国上市,但中途放弃或失败。迅雷今年6月提供了IPO申请,计划融资2亿美元,10月取消了IPO计划。

  与迅雷遭遇同样困境的,还有盛大文学。盛大文学曾提交IPO募股申请,计划在纽交所上市,最多筹集2亿美元资金。后来也决定暂停IPO。

  点评:长期以来,部分中国企业总想到美国上市,希望自己在全球经济的火车头占有一席之地。同时,美国人也认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会为自己带来巨大的利润回报。

  然而,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后才发现,自己处在多角度聚光灯的照射之下。企业一旦有违规动作,监管机构立即出击,毫不手软。有分析人士表示,从长远看, 目前中国概念股遭遇挫折未必是一件坏事,可以看作中国企业到美国上市融资所付的必要学费,关键是企业要反思并从中学习。(杨 萌)

  4、中概股年内破发频现

  2011年6月,中国概念股在美国市场的处境急转直下,屡遭信用危机,股价市值大幅缩水。7月,众人关注的盛大文学和迅雷在上市前宣布暂缓上市,使得7 月份在美国市场上市的中国企业数量为零。8月,推迟数月上市的土豆网逆市IPO开盘即破发。9月仍然没有一家中国企业赴美上市。10月至今市场上也再没有 听到一家中国企业有赴美上市的计划公布。

  据《证券日报》记者之前统计,在2011年赴美上市中国的14家公司中,除盛世巨龙没有相关数据外,仅有BCD半导体和奇虎360两家上市公司股价高于发行价,其余12家股价均已跌破发行价。

  点评:不可否认的是,令做空者有机可乘的正是中国概念股普遍的财务管理不严谨。

  这些企业赴美上市所遭遇的问题,大都并非因为空头势力所宣称的刻意欺诈,更多是因为对海外资本市场规则的不熟悉、上市匆忙、准备不足以及上市之后的松懈。(杨 萌)

  5、中概股集体被猎杀

  2011年下半年,中国概念股在美国频频遭遇做空和猎杀。就在投资者信心低落,如惊弓之鸟时,浑水不失时机地再度抛出一份长达近80页的报告,矛头直指刚刚发布靓丽财报的分众传媒公司,称其不但人为美化业绩数据,还存在贱卖股东资产以及内幕交易等问题,并将其比作因财务造假而濒临倒闭的日本奥林巴斯公司,建议投资者“强烈卖出”。消息一出,分众传媒的股票立即遭到无情抛售,当天股价大跌近40%,15亿美元随之蒸发。

  无独有偶。在此之前,另一家以专门“唱空中概股”闻名华尔街的研究机构香椽公司,半个月内接连两次发布报告,称奇虎360的股价被高估,并质疑其盈利模式很像之前被迫退市的“中国高速频道”。

  据了解,67家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不同程度地遭到来自第三方的公开质疑;类似浑水这样的机构做空事件不断涌现;46家中国概念股被停牌和退市。

  点评:当年很多投资者追捧中概股,并非真正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而是看好中国经济的迅猛增长,以及中国十多亿人口形成的巨大潜在消费群。如今,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中国经济能否独善其身,成为“唱空中国论”的某种环境。

  并且,美国市场九成以上由大机构控制,而华尔街的大多数基金经理并不了解中国企业,其中很多人根本没来过中国,更不用说亲自走访自己投资的企业。因此,在研究公司、媒体小报和卖空的中小型对冲基金的合力下,有关中国公司的谣言极易被轻信,袭击中国公司的行动更容易。 (杨 萌)

  6、美国出台新规审查反向并购上市

  今年以来,曝光的一系列会计丑闻使得美国证券管理者批准了更加严格的有关反向收购公司的最新上市规则。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SEC)的最新规则下, 任何希望通过反并购上市的公司必须满足更加严格的NASDAQ OMX,NYSE Euronext和NYSE AMEX的上市要求。

  早在2010年12月,美国证监会就对赴美上市的上百家中国企业进行过调查,而重点就集中在借壳上市的企业。

  按美国审计局的说法,从2007年到2010年,在美国上市的600个中国企业中就有159个是通过借壳上市的方式进入股市,这正是调查的重点对象。

  而在2011年6月,美国证监会因未按时提交报表及财务造假等因素对四家中国企业提起行政诉讼。且今年被停牌、摘牌的中国企业达十余家。

  点评:在SEC出台新规时,《证券日报》记者曾采访纳斯达克前中国首席代表徐光勋,他表示:“SEC的新规其实要从两方面讲,一方面,从美国的角度来看,新规看起来是针对上市公司,但更进一步的意思是想提醒美国的专业机构,如美国国内的券商、律师行、会计师事务所,一定要按照规定办事;另一方面,对于想要赴美上市的企业来说,一定要按照已经制定的‘游戏规则’来操作。”(杨 萌)

  7、中概股反击做空者寥寥无几

  今年的华尔街让中国概念股“苦不堪言”,因财务造假风波影响,部分中国概念股在美遭遇做空机构的“猎杀”。

  据了解,从今年3月份至今,被美国做空机构浑水、穆迪等做出不好评级的中概股多达140多家,这一数字还在不断上升。当多数众多的中概股遭遇“猎杀”选择沉默之时,有的中概股则出面回击。

  最先做出回应的则是中国芯片制造商展讯通信公司,其第一时间做出了回应,并对质疑问题一一作答,指出浑水公司的报告是“不真实”、“缺乏依据”。紧接着,嘉汉林业CEO陈德源(Alen Chan)也发表声明称, 不幸Muddy Waters的指控并不准确,存在错误,属恶意诽谤。

  分众传媒11月份也“中招”,遭遇浑水公司做空,公司股价暴跌。同样,分众传媒也在第一时间内针对浑水提出的质疑做出了回应。

  点评:虽然有些中国概念股的财务问题确实存在,但是他们能成功上市的背后也有美国投行的推动与包装。在利益诱惑下,某些审计机构甚至参与上市企业造假,反过来又向有关监管部门投诉。美国金融中介企业的这种行为实在让人不敢恭维,中概股在上市之前要擦亮眼睛。(夏 芳)

  8、盛大网络挥别纳斯达克

  11月22日,盛大网络宣布,母公司将按每股普通股20.675美元或每股美国存托股份41.35美元的价格收购盛大网络所有剩余流通股。这一价格比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天桥提出退市建议(10月18日)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的股价溢价超过23.5%。

  合并交易在董事会获得通过,接下来不过是走美国的相关法律程序,盛大退市已无悬念。待来年股权交割时,盛大网络将用“史上最大的中国互联网公司退市交易(23亿美元)”为其长达8年之久的纳斯达克之旅画上句号。

  点评:在许多人看来,陈天桥选择以如此之高的溢价收购股份,除去欲给资本市场留下“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美名以备来日之用外,也毫无掩饰的宣泄了其认为盛大股价长期被低估的不满情绪。

  不过,无论企业对短期营收、利润率的束缚如何嗤之以鼻,对于上市公司仍然必要,人们只是寄希望于完成私有化的盛大在脱掉枷锁后,真的可以转而倾力于布局其长线业务。(于 南)

  9、46家中概股遭摘牌

  今年,部分中国概念股因财务造假遭遇美国证监会的查处,有的公司被摘牌或勒令退市。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一共有46家中国公司从美国三大市场摘牌或退市,而他们退市方式主要包括退至美国粉单市场,退到OTCBB继续交易以及完成私有化主动要求摘牌等三种。另外,因多数概念股的股价遭遇严重下挫,股价低于1美元的中概股呈现出多发期。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截至12月6日,在美资本市场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包括纳斯达克、纽交所、ANEX市场)总共有92家公司股价低于2美元,而低于1美元的概念股有43家。

  根据美国资本市场的相关规定,股价低于1美元的上市公司将面临退市的可能。从上述数据显示,中概股股价低于1美元的公司将面临退市的可能。

  点评:在美上市公司低于2美元的股票就有92家,这一数字实在令人惊讶。有业内人士则表示,中概股股价暴跌有市场因素也有自身问题,而美国资本市场允许有做空机制存在,在利益面前,会对部分公司进行“猎杀”,以满足利益集团的需求。(夏 芳)

  10、VIE模式遭质疑

  2011年6月,为争取中国央行颁发的第三方支付牌照,马云单方面中止旗下支付宝的协议控制(VIE)关系,支付宝股权从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Alipay转为全内资公司。以此为导火索,VIE(协议控制)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为了海外融资的需要,这种协议控制模式被新浪成功利用,使其于2000年实现美国上市。此后这一模式被一大批中国互联网公司效仿,搜狐、百度等均以VIE模式成功登陆境外资本市场。2007年11月,阿里巴巴也以这一方式实现在香港上市。

  对于VIE,今年9月,我国证券监管层一份题为《关于土豆网等互联网企业境外上市的情况汇报》的内部研究报告提出包括加强监管、政策引导、扶持内地上市、适当放宽境外上市条件等四项政策建议。不过,时至今日,监管层是否决定对VIE监管,乃至如何监管依然悬而未决。

  点评:早在2010年6月,央行便于《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规定,公司若有外资成分,须报国务院另批;2011年9月1日前,未拿到支付牌照的公司将不再允许办理支付业务。对此,马云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抱以理解态度,称之为“国家有国家的原则”。

  毫无疑问,作为监管层,将海外并购上市等事宜纳入监管体系是规范运作的必要一步,这理应得到所有马云们的理解。与此同时,监管层也正在积极研究针对可变利益实体(VIE)模式的监管规定。(于 南)

  【责任编辑:范珊珊】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