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上市公司重组搁浅 套牢机构20亿资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8 10:28 来源: 21世纪网

  核心提示:这样一项“赌性十足”的投资,并不只是散户热衷,就连机构投资者也积极参与其中。

  “重组题材”可谓是风险与机遇并存,资产注入顺利实施可以让企业经营改观,股东获得不菲回报;而如果方案被否决,预期落空,则会引发股价暴跌。这样一项“赌性十足”的投资,并不只是散户热衷,就连机构投资者也积极参与其中。

  以今年以来重组方案被证监会、股东大会否决的11家上市公司为例,公告否决前的定期报告显示,7家公司的股东中出现基金、保险公司和券商的身影,按照重组否决当日收盘价计算,持股市值合计为19.8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机构“赌”重组并非盲目的忽视风险,ST厦华、ST得亨、ST筑信和ST琼花是重组方案遭否的4家ST类公司,其中,仅ST厦华的半年报中出现了1家基金,其他均没有机构投资者参与其中。市场人士指出,ST类公司普遍基本面较差,虽然重组的预期强烈,不过投资的风险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债务处理、拟注入资产质量等都会成为重组过程中的变数。

  重组受阻带来的股价波动,使得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态度趋于分化,一些机构选择持股等待,甚至逆市加仓,而另一些受伤的机构则悄然退出。

  富龙热电遭遇证监会否决之后,股价的大跌让基金损失惨重,截至6月30日,3家公募基金退出了十大流通股股东行列,结构化新股投资集合信托也抛售了股份。不过,持股数量较多的东吴行业轮动股票型基金、宝盈策略增长股票型基金和兴全有机增长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均选择了继续增持。

  粤电力A7月5日同样受阻证监会审核,下半年以来股价累计下跌12.78%,不过基金的态度却是不离不弃,三季度期间,鹏华价值优势股票型基金、博时价值增长基金的持股未发生任何变化。

  总体来看,一些持股时间较长、市值较大的机构投资者并不甘心在重组受阻时退出,重组预期不改将有望抵消短期市场波动带来的损失。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