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新十年:中国亟须进一步改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9 07:4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在中国加入W TO的第十个年头,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金融危机余波未了,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外部环境急剧变化,入世红利正在逐渐消失,入世所带来的倒逼作用显然没有当初人们想象的那么大。新的十年中国亟须进一步改革,而改革如何前行,也成为需要思考与探求的问题。

  霍建国:要根据国情和可操作性把握开放力度

  □记者孙韶华实习记者徐曼北京报道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开放是好事,我们应该进一步扩大开放、应该进一步加大利用外资的力度,同时要注重发挥外资的质量和效益,要进一步扩大出口,扩大走出去,加快对外投资。此外,现阶段要更加强调包容性的增长,兼顾到中国对外开放需要的同时也要兼顾到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对世界承担责任,也就是强调互利共赢。

  “我们在稳定出口的同时扩大进口,平衡贸易,这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也给世界经济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进口更多的国外技术,同时带动世界经济增长。我们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去环境条件合适的地区投资,既是满足了我们产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可以解决当地就业,带动当地经济贸易的发展,这就是互利共赢的发展方式。”

  霍建国认为,当前,进一步扩大开放显然是需要的,但同时也要根据我们的国情和可操作性把握开放的力度。在有能力有条件开放的情况下要大胆的开放,而对于部分的行业和领域如果确实觉得开放受到冲击的时候还是要分步走、有节奏的开放。因为我们要注意到国家之间竞争的意识是很强的,其实彼此都在要求对方开放,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在考虑利益的得失。所以说,我们要强调“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说,我们的共同目标是推动开放,推动全球化,推动经济贸易合作,但由于各自的发展水平不同,情况不同,程度不同,确实责任也有区别。扩大对外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中国会坚持继续对外开放,但同时也会兼顾到中国的发展水平以及外部环境的需要。开放是对等的,并不会单方面的开放。

  谈及未来中国将以何种优势参与全球竞争,霍建国认为,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应该还可以维持十年。“虽然我们开始出现了一些矛盾和结构性压力,如人口、土地、成本等,但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成本还是有优势的。同发展中国家相比,我们制造业的配套体系、价值链的布局更完善。中国制造业的优势是全面的,不仅仅是低劳动成本,还体现在我们整个制造业的产业集群优势。”霍建国说,“未来十年维持制造业优势应该问题不大,但也会持续面临压力,能否成功维系要看我们自己。将来至少有一部分优势应该是来自高端制造业的,而不是现在的中低端。同时我们要在追求劳动密集型行业附加值和品牌方面下工夫。”

  霍建国补充道,服务贸易的发展也是我们要多动脑筋的,不能完全停留在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上,将产品的价值链延伸到微笑曲线的两端,向物流、配送、批发、零售等下游延伸,向创新、设计、创造等上游延伸。此外,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也应加快,如果我们能在未来五到十年真正培养一批有影响力的跨国公司,甚至在全球主要的市场都有我们自己的布点,那才叫真正的贸易强国、经济大国,现在只能是制造业大国,出口能力很强,但经营能力不强、海外经营能力更不强,所以说这是很关键的。

  霍建国强调,这些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已经意识到我们存在结构和转型的问题,但是对市场化问题的认识还要进一步提升。摆在中国经济面前的路,就是要认准市场化的发展方向,要身体力行,不要过于迁就不符合市场化发展规律的东西,例如垄断、地区的封锁、政府过度干预等问题,会使得市场运转中本来正常的东西遭到曲解,这样不利于提高效率。

  “我们坚信中国经济还有一个巨大的潜能没有释放出来,这个新的活力需要中国经济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进而激发出来。与其在经济遇到困难时回过头来再进行市场化改革,不如主动地启动市场化改革,为下一步经济发展奠定一个更好的基础。”霍建国说。

  龙永图:实施金融体制改革已到下决心之时

  □记者孙时联金辉北京报道

  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认为,开放金融,实施金融体制改革已经到了下决心的时候。“庞大的外汇储备,不得不借助外部资本市场尤其是美国金融市场来运营。国内金融市场发育迟缓、金融产品单一。有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无法从银行或金融市场获得资金,又不让民营银行进入到银行体系的主流中来。”龙永图进一步指出,“中国入世的时候,四大商业银行在银行行业的市场占比很高,三大保险公司占据寿险和财险市场份额的95%和96%。经过了十年的发展,情况有所改善,现在四大商业银行的市场占有率是70%,三大保险公司还是56%,但比例还是很高。”

  “我们应重视进一步打破垄断,因为开放不仅是一个对外开放的问题,还有一个对内开放的问题。当务之急是设计出一套综合性的金融体制改革,包括资本市场开放的方案,并按照一定的时间表来实施。”龙永图说。

  对于如何解决外部失衡问题导致的摩擦,龙永图提出依靠多进口而非限制出口。他补充道,现在更多的是要多进口,很多地方的关税仍然很高,管制太严。在金融、文化产业等方面扩大开放可能会促进国内的改革。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如果不真正下决心,中美贸易的不平衡问题就很难解决。解决之道就是进一步开放我们的金融产业、服务产业,包括娱乐产业。这些产业开放以后,美国的强项过来了,中美的贸易平衡会实现的。

  龙永图认为,现在应继续贯彻入世精神,进一步开放金融、贸易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唯有深化开放,推进改革,才能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的各种软肋。在继续开放的问题上要下大决心,要重温中国当年在入世时的决断力。

  梅新育:与国际接轨不等于让渡所有权利

  □记者金辉北京报道

  对于入世十年我国的整体表示,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入世的十年,是中国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中国不管是贸易排名还是G D P排名都有了快速提升。现在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国,第二大经济体。在这十年间,我们当初非常担心可能发生的一些情况事实上并没有真的出现,我们坚强地挺过去了。在入世之前,很多人担心大面积、大幅度削减进口贸易壁垒会对国内产业造成重大冲击,特别是像汽车等行业,尤其心惊胆战。目前从结果来看,比当初预期要好得多。

  梅新育认为,入世对市场化进程的推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市场规则的建设。在入世谈判进程中,我们已经对经济法规进行了清理,严厉整顿了市场秩序。入世之后,我们又对国内相关法规等进行了一次广泛的、全面的清理。二是入世的增量效应和示范效应。入世之后,外贸连续多年呈现两位数增长,对外经济部门与国际惯例接轨,增速远超同期G D P增幅。通过增量效应,国内市场化部分占比越来越大;通过部门示范效应,传统部门也发生了市场化改革。

  谈及未来中国需要在哪些方面加以改进时,梅新育表示,当初我们加入W T O就是为了给企业赢得一个在国际市场上可预期的环境,给政府提供有理有据施加保护的权利,赢得一个我们对未来的国际经贸规则能够通过谈判施加影响,甚至主导制定的权利。但是,从入世初期到入世热潮再到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对这一点认识始终不太清楚,有点把权利拱手让人的味道。入世之后,有的外商直接要求以世贸组织规则为依据审判,有的法官居然同意了。我觉得这完全是思想糊涂,把自己的权利拱手让人。而且,这种糊涂思想还会不断有新的表现形式。我们说要与国际接轨,并不是要完全遵守其他国家或者组织的法律,把所有的权利让渡出去,我们要保护自身权利。思想上一定要明白,我们付出巨大代价得到的权利不允许受到轻视。

  在梅新育看来,下个十年,中国一定要坚持向上发展的势头不被其他因素打断“主要应注意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我们要继续保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赶超发达国家的势头不放松,同时,还要兼顾防止我们的一些传统优势产业不被其他发展中国家赶超和取代。如果发生这种情况,一方面我们的新兴产业还没有完全发展壮大起来,而优势产业又丧失了。那么,就会进退失据,就业将会受到很大威胁。而且,作为一个拥有全世界1/5人口的大国,我们的产业结构不可能如同瑞士一样可以集中于所谓的高端产业。在可预见的未来,不管我们如何提升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是需要保留相当一部分传统产业。”梅新育说“第二,中国要防止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上世纪70年代,世界上有108个低收入国家和地区,40年过去了,只有4个国家和地区修成正果,跻身世界银行定义的发达国家行列。剩下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之所以在发展中国家行列徘徊,甚至大幅度沦落,有的是因为发生了严重的内乱又或战争,由此丧失了发展的大好机会。基于此,中国要保证国内大局稳定,这是中国经济继续上升的根本保证。”

  在国际经济竞争中,我们要赢得优势,今后只能越来越少的依靠所谓的成本优势,要越来越多的依靠非价格竞争力。“我们要依靠基础设施的完备、人力资源、产业配套体系的全面、公共服务的高效率优势等等,这些是我们无法取代的优势,也能更好地实现我们发展开放经济的初衷,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梅新育说,“随着开放经济的发展,我们的海外利益或者说涉外利益越来越大,客观上需要在越来越广泛的范畴内保护中国国民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但我们也不能盲目追求对国民和企业给予太多的保护,不是给予本国国民保护程度越高越好,过多的保护常常会激发国民和企业的道德风险。”

  梅新育强调,中国开放经济已经发展到如此大的规模,开放经济给我们带来的潜在风险也在日益暴露出来。有些潜在风险在原来的条件下可能不会露头,但随着社会条件的变迁,可能会日益显现,我们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孙振宇:深层次改革难度加大

  □记者孙时联金辉北京报道

  中国首任驻世贸组织大使孙振宇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改革的内生动力不像以前那么足,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回潮现象。经过二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历程,比较好改、容易改的基本上已经改得差不多,下一步的深层次改革难度越来越大。“改革开放的速度不是在加快,而是有所放缓,有些地方好像在走回头路———看不见的手影响越来越小,看得见的手越伸越长。”孙振宇说,“我们加入世贸组织后运用国际组织规则来促进国内改革这方面不够得力,下的工夫不够。此外,政府本应只管自己该管的事情,把其他交给市场,但现在我们好像还远没有做到这一点。”

  孙振宇认为,在新的挑战下,中国政府和企业应该从六方面入手:

  第一,继续高举改革开放大旗。通过继续扩大开放,促进国内改革,促进创新,促进国内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是促进法治建设。立法程序要公开透明,广泛听取各种意见,以保证法律法规的公正、公平和合理。立法不能只以有利于政府管理为出发点,还应考虑对经济长远发展的作用、特别是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转变政府职能。政府部门要学会通过市场的力量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尽量减少政府的直接干预。解决一些国企的垄断地位问题,降低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准入门槛和提供融资便利问题,使各类企业有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竞争环境。在进一步改革开放过程中,认真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吸取教训。

  第二,加快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国际竞争力。面对当前国际经济领域的新机遇与新挑战,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也是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的各类企业要深度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通过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拓展发展的领域和空间。

  第三,掌握和运用规则,积极参加国际博弈。世贸组织成立的初衷与宗旨是建立更加公平和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通过贸易自由化和加强贸易规则以形成一个更加开放的世界贸易环境。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成员在行动上都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尤其是一些主要发达成员。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博弈水平,熟练掌握和运用贸易救济条款和例外条款,有效应对其他成员的贸易保护措施,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在应对贸易摩擦方面,我们要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加强政府部门与商会、协会、相关企业与学术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协调配合,以便大幅度提升我们参与国际博弈的能力和水平。

  第四,积极推动多哈回合谈判。团结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必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的治理,我们要更加深入地全面参与W TO各项事务,积极推进W TO进行必要的改革。通过积极参与多哈回合谈判,逐步加深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程度,积累经验,不断提高在制定国际贸易规则中的能力及影响力,切实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营造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国际环境。

  第五,推动双边和区域自由贸易区建设。由于多哈回合谈判受阻,不少成员在积极进行双边或区域自贸区谈判。如果中国在这方面无所作为就会被边缘化。我们必须加快脚步,迎难而上。

  第六,开展新一轮世贸组织规则培训。为避免今后新出台的贸易政策与世贸组织规则相违背,有必要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决策者进行新一轮培训。

  (责任编辑:郭彩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