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庆民:FSAP报告不全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0 08:19 来源: 华夏时报本报记者 刘飞 北京报道
“一旦中国出现大危机,银行能不能承受得了压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简称IMF)驻华首席代表李一衡称,中国的CDO(担保债务凭证)的定价是对的。但是从外界来看的话,很有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
这并不是IMF第一次警示中国金融面临信贷恶化风险。早在11月15日,IMF和世界银行首次公布了中国“金融部门评估规划”(简称FSAP)成果报告。
“因为是评估,有些观点未见得就正确,还要看未来的经济走势。”在11月末第一财经年会·金融峰会上,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表示。
担心房地产资产价格
但就FSAP报告对房地产风险的评估,阎庆民认为还算是中肯的评价。之所以关注房地产风险,贷款的存款数据不可忽视。具体来说,截至今年9月末53万亿的贷款余额中,约有房地产贷款10万亿,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是1万多亿。与此同时,整个信托行业10万亿的贷款余额中,也包含7000亿房地产贷款。
“金融上的风险使我们也担心房地产资产价格。”但阎庆民表示,考虑房地产价格下降以后的坏账问题,加权后中国银行机构的整体不良贷款率在1%多,不到2%,属于国际先进银行的标准。
记者在会场注意到,本次金融峰会演讲嘉宾的发言顺序很是巧妙。排在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之后的就是IMF驻华首席代表李一衡先生,就上述数据李首席表示认可,“在我们的FSAP的评估报告当中,也可以看到银行的承压能力是很强的。”
但李一衡强调注意当时FSAP报告调研的背景,“上述计算是在最近银行放贷最高峰的时候进行的,如果说放贷的数量特别大的话,不良贷款在银行当中的比例就会小。”虽然相比欧洲和美国的问题,中国的情况要好得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掉以轻心。
未雨绸缪不失为监管层首要考虑的因素。在阎庆民看来,银监会一直在参考国际组织和其他主要国家监管改革的做法,在坚持运用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存贷比、贷款集中度等一系列“简单、实用、有效”的监管指标的同时,加强资本充足率、动态拨备率、杠杆率与流动性比率等审慎监管工具的运用和对系统重要性机构的监管。
创新不能远离实体经济
三年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到现在仍没有结束,欧债危机的愈演愈烈令各大经济体不安。
“除了稳定增长,保障必要的民生,更重要的是防范风险,可能明年到了二、三季度经济会面临更大的挑战,风险更重。” 阎庆民如是表示。
阎庆民总结道,金融危机的教训显示,银行业的“创新”不能远离实体经济。“从监管者角度来讲,增加监管的指向性,就是要银行业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在他看来,监管是一门艺术,不完全是科学。监管始终要为经济服务,经济始终决定金融,要督促银行抓好服务经济,对大企业要服务好,对中小微企业,也要服务好。
李一衡则表示,中国的金融体系应该更加市场化和商业化,应该逐渐放开银行的存贷款利率,虽然利率的市场化不是一蹴而就,但是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可以非常灵活、逐步进行的,“当银行在商业活动中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它们可以做到这一点,未来可以看到金融机构可以变得更加商业化。”
在李一衡看来,中国是高储蓄国家,虽然工资结构已经比较灵活,但储蓄率相对比较固定。“从中国金融市场上来看,银行资产和GDP的比值较高,这意味着中国经济的杠杆率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