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勇攀高原医学高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1 02:21 来源: 经济日报

  飞抵拉萨第一天,很多人即使走上二楼也会心慌气短,随队医生提示:有高原反应的同志,可以吃一粒“高原康”。就这样,“高原康”将西藏军区总医院的温暖送给了初上高原的人们。

  在过去的15年里,先后有50余万人使用过预防急性高原病的专用药“高原康”。因为有了它,驻藏部队急性高原病患病率由10多年前的50%至60%减低到现在的2%至3%。

  “高原康”是西藏军区总医院高原医学向临床转化的一个代表,它见证了西藏军区总医院迈向高原一流研究型医院的历程。作为高原转化医学的先锋,西藏军区总医院在藏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自然灾害救援及驻藏体系部队医疗保障中,15年实现急性高原病零死亡。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西藏军区总医院的李素芝带领高山病调研组奔赴海拔4800多米的军营哨所,经过大量调研发现:这里80%的官兵有指甲凹陷、脱发掉发病症,近20%的官兵有心血管和神经、消化系统疾病。其中一位哨长的血色素竟高达23.7克,超出内地正常人近10克。

  高原疾病严重威胁着驻藏部队官兵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然而,许多高原疾病的防治却是世界级医学难题。面对这种局面,李素芝和他的团队开始向高原病防治这个“高地”发起冲锋——

  经过10多年的调查研究,他们确定了急性高原病的系列诱发因素,率先提出了急性高原病全地域、全方位、多层次、全时段的立体预防新概念,率先提出了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早期预警理论,以及早期诊断标准和规范化治疗方案,使高原肺水肿的病死率由30多年前的5.7%至12.8%降低到现在的0.33%以下,高原脑水肿病死率由10多年前的5%至16.7%降低到现在的0.7%至0.8%。

  “近年来,我们发挥全军高山病中心和全军战创伤救治中心的作用,整合国家中藏西医结合高原病重点专科等资源,组成优势学科群。”现任西藏军区总医院院长的李素芝介绍说。

  西藏军区总医院将平原已有但在高原环境下受高原缺氧影响特别大、与高原缺氧相关性特别强、高原特征特别明显的一类疾病称为“高原缺氧高度相关性疾病”,并将其归入高原病中,对其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进行研究,形成了独具高原特色的技术优势和服务品牌。

  西藏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是内地的2倍至3倍,先天性心脏病的有效治疗办法就是及时手术。然而,在高海拔地区做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缺氧将导致患者肺动脉压力增大,血色素增高,因此,这种手术此前在国内外都没有先例。在经过近20年艰苦努力、200多次动物实验、上百次失败打击后,以李素芝为首的专家团队成功实施了海拔3700米以上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开创了世界先例,填补了国内高原医学空白。

  2004年11月,西藏首例活体供肾肾移植手术成功实施,标志着在高寒缺氧环境下人体器官移植技术迈上了一个新台阶。2005年10月,高原首例背驮式全肝移植手术获得成功,标志着在西藏医疗发展道路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诞生。2006年9月,高原首例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成功实施,填补了西藏高海拔地区心脏介入术医学领域的空白……

  从当初进藏只能对一些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治,到现在开展体外循环、介入治疗、器官移植、关节置换、主动脉和左右心室造影术等新业务新技术150多项,西藏军区总医院创造了500多项高原医学第一。

  西藏军区总医院在青海玉树抗震救灾中的出色表现,也让人们记忆犹新。该院组建的全军第一支有临床经验、成建制的高山病专家医疗队,在17天的救援任务中,将地震灾区急性高山病发病率从救援初期的80%至90%下降到2.6%,实现救灾部队官兵急性高山病零死亡。近年来,该院医疗专家出色完成了易贡洪灾、那曲雪灾、青藏铁路建设、拉日铁路建设、当雄地震、山南雪灾、亚东地震救灾等20余次重大非军事行动医疗保障工作,成功破解了高原医疗保障难题,保障了经济建设和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熟悉李素芝的人都知道,如果在西藏军区总医院的手术室里找不到他,那他十有八九是带着医疗队下乡巡诊去了。令30多年来一直为攻克高原病而努力的李素芝欣慰的是,目前,西藏军区总医院已经形成了由老、中、青医疗科研专家组成的高原病攻关队伍,他们正在创造着高原医学史上新的奇迹。

分享更多
字体:

上一篇:变被动为主动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