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巴恩仇 欲说还休(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1 07:4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巴驻美大使侯赛因·哈卡尼。
巴警方在拉丹住宅前巡逻。
11月27日,巴遇袭士兵下葬。
11月27日,巴民众焚烧美国国旗,抗议北约军队突袭巴基斯坦两座边境检查站。
2006年9月23日,布什会见穆沙拉夫。
10月21日,希拉里会见巴外长。
美国、巴基斯坦十年反恐磕磕绊绊
北约军机11月26日空袭了巴基斯坦部落地区两个检查站,造成24名巴士兵死亡。巴方随后决定,要求美国在15天内撤离巴基斯坦舍姆西空军基地,并决定立即关闭北约在巴境内的补给线。巴方还宣布不出席12月5日在德国波恩举行的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
今年以来,巴美之间已发生多起导致双边关系恶化的事件,而此次空袭事件使双方关系又添新伤,美巴关系随之降至10年来的冰点。面对巴基斯坦国内日益高涨的反美情绪,有舆论分析认为,美巴脆弱的信任关系因为这场袭击而消失殆尽。然而,由于受到极端主义的共同威胁,美国和巴基斯坦官员这样定义双方的关系:“婚姻糟糕,但离婚不是选择。”正如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唐纳所说:“美巴关系经历过很多挫折,但是每次都能够化解,并且继续向前迈进。” 专题文字:蒋林
感叹而今
互不待见 几成路人
对于此次北约空袭,当地媒体更多地认为这是一起故意制造的所谓意外事件。从今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来看,北约军队对巴基斯坦的突袭并非“突然”,而是有着现实的美国逻辑。美巴长期以来的互不信任,让美国对巴基斯坦的反恐诚意半信半疑。具体表现就是,美国在处理美巴关系之时常常忽略巴方“尊严”,致使危机事件层出不穷。
1 “间谍案”:
今年1月27日,美国一名中情局的秘密特工(此前自称为领事馆官员)在巴基斯坦枪杀了两个巴基斯坦公民。事件发生后,巴基斯坦媒体接连曝光了美国“杀人外交官”雷蒙德·戴维斯可能与频繁袭击巴基斯坦西北边境部族区的美国无人机秘密行动有关,致使美国政府于2月22日终于打破沉默,承认戴维斯确实与中情局有关。美国在巴基斯坦的反恐秘密行动逐步曝光,也令本已非议不断的阿巴反恐战争再次蒙上阴影。
2 击毙本·拉丹:
今年5月2日,美国特种部队人员秘密潜入巴基斯坦领土纵深打死基地组织首领本·拉丹,让彼此间的猜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巴方对此大为震怒,因为他们并没有得到事先通知,认为美方侵犯了巴基斯坦主权。一些美国议员则质疑,巴基斯坦对拉丹藏身于首都伊斯兰堡附近竟然毫不知情,指其对本·拉丹提供庇护。甚至,美国直指巴基斯坦情报机构和军方与基地组织有牵连。美巴关系跌至谷底。
3 哈卡尼网络:
9月14日,一伙自称是哈卡尼的武装分子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向美国大使馆、北约总部、阿富汗情报机关总部及其他政府大楼,开枪及发射火箭弹。同时在喀布尔市内其他地方,发动自杀式炸弹袭击,这是第一次对阿富汗首都多个地点同时发动袭击。9月22日,前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伦称,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支持恐怖组织哈卡尼发动对阿富汗境内的美国目标,包括美驻阿大使馆的袭击。
随后,美巴之间的关系持续恶化。10月21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结束在阿富汗的访问之后转往巴基斯坦,直言不讳地警告巴基斯坦,如果继续容忍极端主义分子袭击美国和阿富汗,将面临严重后果。
4 “备忘录门”:
11月17日,巴基斯坦驻美国大使侯赛因·哈卡尼递交辞呈,他被指控寻求美国帮助扼制巴基斯坦军方势力。据美国媒体报道,当时哈卡尼传递一份备忘录,给前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伦,希望美国帮助巴基斯坦政府控制军事政变,巴基斯坦政府将以制约参与恐怖组织活动的三军情报局为交换条件。据称,这份备忘录惹恼了巴基斯坦军方,马伦16日证实,确实收到过备忘录,哈卡尼本人17日对整个事件表示否认,选择以辞职的方式来结束外界的争议。
5 北约空袭:
11月26日,北约军队突袭巴基斯坦西北部的两座边境检查站,造成24名巴基斯坦军人死亡,美巴关系迅速紧张。巴国内掀起强烈的反美声浪,压力之下,巴基斯坦政府对美做出强烈回应。一是切断北约从巴基斯坦通往阿富汗的补给运输线;二是拒绝参加在德国召开的阿富汗国际会议;三是要求美国撤离在巴的一个空军基地;四是拒绝参加美国组织的突袭事件调查。
据悉,美国务院曾经建议奥巴马道歉,可奥巴马并没有这样做。这意味着,奥巴马对这个反恐盟友并非真正的尊重。
诉说当年
“情路”坎坷 有甜有苦
美国与巴基斯坦的合作源于上世纪70年代,两者关系也像坐“过山车”,经历了蜜月、低谷期。两国关系在反恐道路上一直磕磕绊绊。
第一阶段:蜜月期:(上世纪80年代)
援巴抗苏 频开绿灯
1979年初,伊斯兰革命的风暴席卷伊朗,随着巴列维国王仓皇出逃,美国遏制苏联势力南下的支柱轰然倒塌。果不其然,同年圣诞节刚过,涂着红五星标志的坦克就出现在喀布尔街头。消息传到华盛顿,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惊呼:俄国人已经打到离霍尔木兹海峡——西方石油运输的咽喉——不到300英里的地方,“我们必须把阿富汗战争看成与莫斯科竞争中的一场至关重要的战役”。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迫切需要和巴基斯坦修复关系。作为通往阿富汗的唯一地面运输通道,巴基斯坦的战略价值实在太高,让它保持相当实力才是第一要务。
1981年,秉性强硬的里根总统上台后,立刻说服国会向巴基斯坦提供为期5年、高达32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军火、技术资料与现金通过阿巴边境,源源不断地流向阿富汗的反苏“圣战者”。
这一时期堪称美巴关系最好的时期,巴基斯坦核计划的快速推进就是明证。
第二阶段:制裁期:(上世纪90年代)
军人上台 研制核武
反苏战争结束后,美国认为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已经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了,便对那些“圣战者”“弃之如敝屣”,听任他们在阿富汗打打杀杀,直闹到塔利班上台;并放任当中的一些人到巴基斯坦开办宗教学校,拼凑武装组织。
1998年,巴基斯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核武器的穆斯林国家,西方的制裁不仅使巴基斯坦的国家经济陷入困境,还给一些人造成了西方有意对付伊斯兰世界的印象。1999年10月,身为陆军参谋长的穆沙拉夫在一次不流血的政变中上台。然而,西方国家对于穆沙拉夫政府一点儿好脸色都没有,英联邦中止了巴基斯坦的成员国资格,美国也拒绝承认穆沙拉夫政府的合法性,经济制裁的大棒也砸得更狠了。
第三阶段:合作期:(本世纪初至今)
十年反恐 貌合神离
“9·11”事件之后,基于巴基斯坦在反恐战争中的重要价值,美国开始将巴基斯坦视为“非北约主要盟友”,不仅取消了对巴的制裁措施,而且给予巨额贷款和援助。对此巴方也表现出了积极的配合态度,不但向美国开放了境内5个军事基地以及一半以上的领空,还帮助美国及北约驻阿部队建起了过境后勤补给线,甚至直接派遣大量的部队,参与针对巴边境地区的军事清剿行动。
在这十年间,美国向巴基斯坦提供的军事和民用援助,大约有200亿美元,援助金额仅次于阿富汗和以色列。然而,巴基斯坦国民经济和安全都损失巨大。2010年,巴基斯坦国民经济增长率不足3%,还不到10年前的一半,而10年间因反恐作战和在恐怖袭击中的伤亡人数高达3.5万人。而美国长期以来的“唯我独尊”与“独断专横”之举,也为美巴关系的战略大局埋下了不睦的种子。
按照巴基斯坦前总统穆沙拉夫的说法,美巴最初的反恐合作,就是在美国的胁迫之下确立的。不过,穆沙拉夫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不顾国内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答应帮助美国打击塔利班。
即便如此,美巴反恐合作仍面临现实困难。一方面,由于穆沙拉夫决定加入美国的反恐阵营,使“基地”组织、塔利班残余势力和本国极端分子对其恨之入骨,穆沙拉夫本人多次遭到暗杀,巴国内的不稳定因素急剧增加;另一方面,美国虽然在反恐战争中有求于巴基斯坦,但对巴国内的“不民主”打心眼里看不顺眼,拿“民主”和“人权”说事,从而削减了对巴基斯坦的援助。
浮想未来
相互依赖 斗而不破
本报讯 (记者 蒋林)一系列的“意外事件”,让美巴两个昔日盟友反目成仇。两国反恐合作面临怎样的困局?两国关系将如何发展?本报采访的专家认为,鉴于两国利益相互依赖,双方关系会得到修补,两国将处于一种斗而不破的状态。
原因:
两国反恐利益不同
非全心全意盟友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陶文钊说,这次北约空袭的动机目前还没有调查清楚,但事实说明美国没有把巴基斯坦当成一个独立国家对待,对美巴关系的伤害很大。美巴关系之所以磕磕绊绊,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美国一直认为,塔利班问题是巴基斯坦的问题。1989年,苏联在阿富汗撤军后,大量的土著人通过巴、阿边境涌入到阿富汗地区,塔利班迅速地壮大起来。当初美国要打阿富汗战争的时候,就对穆沙拉夫施加压力,“你跟不跟我们打?如果你跟我们打,你是我们的前线国家。不然的话,我要把你炸回到石器时代。”
其次,巴基斯坦国内的宗教极端主义势力非常的强大。巴基斯坦有三股势力,军人、文人和伊斯兰宗教势力。在这三股势力中找到平衡很不容易。2007年5月,穆沙拉夫打了一个红色清真寺,然而这样的红色清真寺在巴基斯坦有上万个。穆沙拉夫帮美国打塔利班,国内保守势力认为,政府是在帮美国杀穆斯林。因此,穆沙拉夫本人6次受到恐怖主义者的追杀,却幸免于难。
第三,巴基斯坦是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希拉里称其为“最危险的国家”,担心核武器落入恐怖主义者手里。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亚非所第三世界研究中心副主任傅小强则认为,北约空袭事件将美巴关系降到了冰点。他分析,北约高层在反恐协调层面出现了分歧,属于操作过程中的问题。而美国一直认为其反恐利益高于巴基斯坦主权。他说,两国在反恐上的利益着眼点不同,两国不是全心全意的盟友。美国是为了打击恐怖分子,而巴基斯坦是为了维护本国安全。
美国之所以不“尊重”巴基斯坦,陶文钊认为,一是穆沙拉夫不搞民主,对其不断施加压力;二是,美国对巴基斯坦的反恐半信半疑,这也是最主要的问题。
后果:
合作“貌合神离”
美反恐面临挑战
陶文钊认为,两国关系尽管磕磕绊绊,但还要发展。而空袭事件的处理结果可能是,双方进行会谈和让步,寻找事件的替罪羊。
陶文钊分析,美巴关系恶化确实对美国造成了挑战。由于美国要在2014年从阿富汗撤军,而这个时间表并不是依据阿富汗安全形势的考量,塔利班很可能卷土重来。可以说奥巴马在阿富汗的反恐战略遇到了空前挑战。没有巴基斯坦的合作,就难维持。因此可以说,美巴关系是斗而不破,互相依赖很厉害。而巴基斯坦的经济形势,也让其不得不依赖美国。正因为依赖美国,只能“逆来顺受”。如果美巴交恶,会让该国政治、经济形势雪上加霜。
也正是基于以上考虑,巴基斯坦虽然拒绝出席阿富汗问题波恩会议,但是仍对外宣称,阿富汗政治和解的方式在于巴、美、阿三方“能够以诚实的态度,澄清各自立场,同时增强彼此之间的配合与协调”。巴基斯坦总理吉拉尼强调,美巴合作的基础是“平等和互利”,美国也不得不正视巴方的正当要求。
从这个角度观察,傅小强认为今后两国仍会在反恐上进行合作,双方关系会得到修补,但两国不可能回到十年前的密切关系,合作也会“貌合神离”。
(责任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