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人民币国际化下一站在哪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1 15:1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人民币的国际化绝不能是因为它比其他货币有更确定的升值走势,如果是这样,它作为国际货币的一般功能必然被弱化,甚至忽视,而且会成为一种被投机对象,正如日元所经历过的

  美元仍将会长期作为最主要国际货币而存在

  自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出现贸易逆差开始,国际社会对美元作为最主要国际货币的安全性的质疑就一直不断。近期,英国《金融时报》刊文指出,经过三个世纪在全球的经济主导地位,西方国家将被崛起的亚洲国家——中国超过,欧美经济问题将进一步加速人民币“统治”世界的步伐。其实,美元作为最主要国际货币的地位并未改变,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也将难以撼动。人民币国际化道路依然任重道远,人民币作为优先的储备货币替代美元,仍然是遥不可及的。

  首先,美元作为国际大宗商品定价货币的唯一性地位仍然是难以撼动的。美元是国际大宗商品的主要定价货币,甚至是个别大宗商品的唯一定价和结算货币,例如石油。萨达姆执政时的伊拉克政府曾经倡导用欧元作为全球石油的计价结算货币,当时伊拉克也确实在其出口石油时使用欧元进行交易,也一并将其持有的美元外汇储备也都变成了欧元等其他国际货币。但是时至今日,欧元并没有取代美元在全球石油定价和结算中的地位。众所周知,澳大利亚是全球铁矿石供应国,澳元也是重要的国际货币,但是铁矿石的交易依然主要是使用美元而不是澳元来计价。

  其次,在当前全球贸易结算中,美元仍处于垄断地位。美元不仅用于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对外贸易结算中,也广泛地用于美国之外的国家间的国际结算。尽管日元是仅次于美元和欧元的全球第三大国际货币,但日元除了在日本的对外贸易中有所使用外,在其他国家间的贸易结算基本没有份额,即使在日本的对外贸易计算中好像也从未占到半壁江山。

  第三,美元在全球官方外汇储备中仍然占据绝对多数的份额,这是国际货币的价值储藏功能的体现。截至今年3月底,全球央行外汇储备中,美元所占比重为60.7%,创1999年3月来最低水平,但仍遥遥领先于其他货币,处于首位。

  美元的国际地位并非简单地由美国经济规模决定的,而是由美国的综合国力来支持的。尽管美国长期受到双赤字困扰,经济规模占全球的比重也在持续下降,但是毫无疑问,美国仍然当今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无论在经济、军事、高科技方面,还是在国际政治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与之比拟和匹敌。所以说,美元仍将会长期作为最主要国际货币而存在。

  (责任编辑:刘阳禾)

  

  人民币有可能沦为投机货币

  我们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尤不能忘记日元所曾经经历过的惨痛的教训。日本政府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大力推进日元国际化。1985年广场协议后,日元快速升值,成为国际外汇市场最耀眼的明星,是国际外汇市场上交易量最大的货币(美元除外),直到欧元诞生进入市场才有所改变。尽管日元在国际外汇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交易媒介和储备货币方面并没有很好地体现,主要是作为投机对象而存在,也正因为如此,进一步推高了日元的汇率,持续升值对于日本境外的日元融资者来说成本较高,因而减少了日元的使用,所以,在国际贸易结算和融资中日元并没有占有相应的地位。还有一点教训不能忽视,日元被过度投机以及过快升值是日本经济衰退(“失去的二十年”)主要因素之一。

  当前有很多关于人民币国际化与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建议,特别强调离岸市场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作用。但是,如果追溯离岸市场的发展历史,我们就能发现离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只是有利于扩大既有国际货币的国际化的程度,并不容易发现哪一个国别货币是靠离岸市场成为国际货币的。

  笔者不主张做大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主要是担心人民币成为投机的对象。现在境外居民尤其是香港居民、企业和金融机构乐意持有人民币的主要动机是由于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走势和升值预期能带来较高的投资(投机)收益。随着金融创新,尤其是金融衍生品的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的含义和业务范围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已不再仅限于离岸存款和离岸贷款,还有一些高风险的衍生品业务。人民币现在呈现出显著的升值走势,并且面临着升值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被国际投资者用高杠杆的衍生品来投机,我担心的是它有可能重蹈日元的覆辙,出现过度升值,不利我国经济增长。

  人民币国际化需抓住有利时机

  一国货币能作为国际货币最佳动因首先需要它的结算是便利的,币制是相对其他货币稳定的。这种稳定并不意味着要升值,而是国外的居民和机构对货币的购买力稳定性更有信心,更放心,这样才能做到货币的国际化。人民币的国际化绝不能是因为它比其他货币有更确定的升值走势,如果是这样,它作为国际货币的一般功能必然被弱化,甚至忽视,而且会成为一种被投机对象,正如日元所经历过的。

  尽管人民币升值走势与升值预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境外企业和个人接受人民币,但决不能长期如此,否则,日元的惨痛教训一定会在人民币身上重演。人民币的国际化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因此,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应该是化解人民币升值预期,而这必然要求纠正国际收支失衡,人民币国际化需抓住有利时机。

  人民币的国际化应该主要体现在大宗商品定价、贸易结算和官方外汇储备中,只有在这些方面占有较大和较稳定的市场份额,才能够说是成功地实现了国际化。为此提出如下战略构想:

  第一是要积极推进人民币成为国际大宗商品的定价货币。部分大宗商品在国际上的定价货币往往只有一种,即唯一性。日元、欧元也曾努力过这方面的尝试,但至今也没有成功地作为国际大宗商品的定价货币,仍然还是美元一币独大,一币独强。我觉得人民币也可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在一些中国具有垄断地位的进出口商品上,我们完全可以推出它们的人民币国际定价,抢夺一定的市场份额,例如稀土、铁矿石、大豆、石油等。一旦人民币成为某种国际大宗商品的定价货币,其主要结算货币也必将是人民币,必将使得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地位得到质的提升。

  第二是扩大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的市场份额。鼓励中国的跨国公司在其全球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对周边国家之间的对外贸易提供额外的便利,促使他们用人民币结算,因为人民币国际化是让他用,而不是让他当炮弹打散。与传统友好国家之间的贸易可以坚持互利为原则,改为人民币和对方国家货币计价结算。

  第三是为周边国家和传统友好国家的外汇储备投资于人民币资产提供便利。现在是很好的时机,由于美国债务危机和经济增长前景不明,国际上对美元前景不看好,一些国家正在寻求外汇储备币种的多元化。还有部分国家为了外汇储备资产的安全,也有意寻找发达国家之外的投资方向。

  为了配合人民币国际化,我们应该鼓励我国商业银行积极走出去,为人民币在国外的流通和储备提供便利。早在殖民地时期,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也随着它们的工商客户一并走向海外,它们的工商客户走到哪里,这些银行就在哪里设点经营,为商户提供融资和结算。英镑、美元、德国马克、法国法郎、瑞士法郎等货币的国际化都与它们本国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密不可分。最近几年,澳元、加元等新兴国际货币也离不开它们国家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支持。总体上看,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程度和在全球的布局远落后于我国工商企业的全球化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已不适应跨国经营需要,也不适应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

  (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经济分析师赵庆明)

  (责任编辑:刘阳禾)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