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房企业断臂求生加速逃离地产业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2 00:59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中央政治局会议近日强调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这是中央层面针对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又一次表态。随着调控持续,楼市降温,房企之间除了“并购潮”涌现,一些房企开始选择逃离地产业务以降低楼市风险。
据不完全统计,近期先后有华菱钢铁、春兰、上海申达纺织、西部矿业、宏达股份、恒顺醋业、金发科技、水井坊等一批电信、钢铁、制酒等主业非地产的企业宣布剥离旗下地产业务撤离楼市。
四川水井坊在此前的公告中称将剥离旗下5.3亿的地产项目,转而回归其主力经营的白酒业务。公开资料显示水井坊近两年总营业收入中有三成左右来自于房地产项目。尽管房地产开发让这些主业非地产的企业尝到不少甜头,但在房地产遇冷的当前选择抛离地产业务多少有些断臂求生的无奈。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表示,过去只要进入房地产行业就不愿退出来,因为投资收益的确太高。现在很多企业感受到行业不断面临政策调控,波动性太大,不确定的因素太多,所以现在需要寻找其他出路来降低风险。
水井坊、天富热电等企业表示撤离后将不再从事地产业务。中原地产向记者分析称,“从各种市场表象可以明显看到,目前房地产资产已经从之前的暴利行业逐渐回归。”
根据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还有包括东方航空、江苏舜天、酒鬼酒业、安徽金种子等主业非地产业务的企业从地产行业撤资或减少相关资产配置。身为央企的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也先后转让了蓟门桥地王等资产和部分股权。
中原地产称今年前11月楼市股权变动频繁,规模股权交易已经达到了102宗,历史首次突破百宗,披露的交易值也历史首次达到了368 .3亿,年内将首次突破400亿。
“在这300多亿的房产股权交易中,二三线城市的项目和主营业务非地产转让的交易量占了约三成左右比例。”中原地产预测,如果调控继续维持3至6个月,预期非主营房地产企业可能抛售的资产、股权市值或超过3000亿。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张大伟向记者分析认为,“房地产淡季下外行企业会感觉更冷,在目前市场情况下,深耕房地产的标杆企业还难免亏损,很多外行企业明显风险更大。既然盈利前景不明朗,不如趁资产贬值不多时赶快回收成本。”
实际上,除了“外行”加速撤离地产行业外,一些主营房地产的“内行”企业也开始淡化地产业务转向其他行业。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已经有包括华业地产、中弘地产、绿景地产等房企先后转型投入矿产行业。相关资料显示,已有至少20家房地产上市公司涉足矿业,占全部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六分之一。
张大伟认为,房地产调控拐点已经出现,而且房价可能继续深跌,房地产投资的收益降低是这些企业从房地产行业撤离的一个主要原因。“对于很多上市公司比如一些矿产企业,在目前其利润明显高于房地产。”
美联物业全国研究中心主任徐枫则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这是市场调节的必然结果,随着行业格局的变化,行业门槛的抬高,市场运营趋向专业化,“一些开发商虽然有心想做房地产但发现已很难做好”。
来自克而瑞的资料显示,四季度以来各商业银行开发贷款额度紧张,仅少数大型开发企业还存在有限的商业银行贷款运作空间,中小型开发企业则均被排除在商业银行贷款的大门之外。虽然央行年内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提振了市场信心,但银行释放资金非常有限,短期内房企融资环境难有起色。而国内房地产企业IPO或借壳上市审批已暂停;增发、配股和发债也是困难重重;信托等其他方式也因为监管严厉、成本过高等原因逐渐使企业可望而不可即。众多房企不得不另辟蹊径来谋求生计。
克而瑞分析人士胡超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部分企业资金紧张,对市场前景判断悲观,也有企业是为了使现有资源合理分配和调整企业战略。“除了补充流动资金外,更多的是想剥离地产业务,为股价上涨和再融资铺路。”
陈国强分析认为,“现在选择转型的房企越来越多,一些企业从房地产开发中退出开辟新的业务比如投资矿产,成为一种很现实的选择。”在他看来,相比挂牌出让股权债权的开发商来说,这些转型的开发商“主动选择的成分更明显”。做投资或开辟新的业务将是未来开发商转型的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