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黄金十年”击破“狼来了”传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2 03:08 来源: 国际金融报

  

  本报记者 张颖

  中国“黄金十年”击破“狼来了”传说

  CFP图

  编者按:

  中国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简称“入世”)付出了昂贵的“门票”,也经历了“黄金”般的增长和成长的“烦恼”,并正在成为一个成熟的世贸组织平等的伙伴。12月11日,中国入世整整10年,向世界交出一份“傲人”成绩。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黄泽民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入世10年,我们取得的成绩与预期完全不同。10年前,我们比较谨慎,担心‘狼来了’;但也恰恰是这10年,中国经历了‘黄金’般的增长。”

  降关税,进出口贸易长6倍

  据世界银行统计,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超过10%,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第一引擎。过去10年,无疑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10年

  中国经济在入世10年间的变化到底有多大?这样一组数据也许能够做出回答:中国从入世之初的世界第九大经济体快速成长为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世界第二大贸易国。GDP(国内生产总值)从2001年的11万亿元增至2010年的近40万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0%。

  “据世界银行统计,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超过10%,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第一引擎。”在黄泽民看来,“过去10年,无疑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10年。”

  官方数据显示:中国的平均关税从入世前的15.3%降到了9.8%,开放了100个服务贸易的部门,经历了历史上最大的清理立法的工作,学习运用市场规则,建立起稳定可预见的贸易制度,商业环境更加开放,市场意识、法制精神和知识产权的理念开始深入人心。

  “入世给中国小企业外贸‘松了绑’。”杭州锦渊工艺品厂总经理朱定定告诉记者,“加入WTO,国内的外贸中小企业在进出口经营权、配额等方面获得不小机会。”朱定定是一个“老外贸”,从1986年开始进入这个行业。

  他说,在加入WTO之前,国家对于外贸进出口经营权管理很严格,只有省一级以上的外贸公司才有进出口自营权,才能在一些展会上有摊位参展,市、县级外贸公司以及民营企业只能给这些有资质的外贸企业做生产配套。

  在这样的环境下,国内的民营外贸企业获得订单一般只有两种方式:一是从国营公司上买摊位参加展会,然后再通过国营公司出口;二是从国营外贸公司获得一些不愿意做的小单,再借助这些渠道出口。

  “由于受局限太大,2001年前公司的年出口额始终在10万美元以下徘徊。入世后,2003年,进出口经营权由审批制改为核准制,向中小企业敞开了对外贸易的大门。被捆绑住的手脚一下子解开了,公司的业绩突飞猛进。”朱定定向记者透露,“10年间,公司的外贸额增长了80倍。”

  阿里巴巴资深研究员纪纲分析指出:“加入WTO给国内的外贸企业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配额限制废除,出口发达国家的关税持续降低,产品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明显增强。”资料显示,2011年前10个月,我国进出口贸易额达3万亿美元,2001年,这个数字只有5100亿美元。

  转观念,融入世界经济大家庭

  中国入世10年,正在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入世给普通中国人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活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视野的开阔、观念的转变和更新。”入世谈判代表龙永图说,“这些理念是中国从入世中得到的最宝贵财富,是最大、最长久的‘入世红利’。”

  中国价值投资基金总经理徐之骞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给出了同样的观点。在他看来:“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反倾销’、‘知识产权保护’这些陌生词汇正变得越来越熟悉,我们变得更加成熟,更加了解‘游戏规则’。”

  其实,入世以来,中国企业遭遇的贸易摩擦有增无减,企业的应对方式有了颠覆性转变,从早前面对国外反倾销起诉的不知所措甘当沉默的羔羊,到有组织地积极应诉,再到某些领域主动出击起诉他国企业侵权,在应对贸易保护和知识产权方面,中国企业10年内完成了三连跳。

  徐之骞与记者分享了一家山东石油输油管生产企业的成长故事:得益于入世开放政策,这家企业2001年至2004年的外销增长超过50%,并成功实现在中国香港上市融资;然而,2008年,美国开始对中国钢管企业实施反倾销,这家山东企业也在名单中,外销份额大幅萎缩。

  “打官司是大部分中国企业遭遇反倾销时最先启动的程序。”徐之骞告诉记者,“可是,在多年的反倾销斗争后,中国企业开始寻找自身问题,并尝试通过转战市场开拓业务。这家山东企业现在将更多的产品销往南美和中东地区。”

  黄泽民坦言:“中国入世10年,正在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上一轮全球金融危机以及欧债危机中,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显得尤为重要。

  除此之外,中国积极推动建立更加平等、更加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加强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加大对外援助力度,近10年累计对外提供各类援款1700多亿元,免除50个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近300亿元到期债务,承诺对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97%的税目的产品给予零关税待遇,为173个发展中国家和13个地区性国际组织培训各类人员6万多名,增强了受援国自主发展能力。

  看未来,解决自身问题是关键

  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产业结构转型尚未完成,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正在逐步丧失

  “未来1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入世效应将逐步褪去,中国经济本身还存在不少问题。”黄泽民坦言,“与关税、反倾销、贸易保护等相比,处理好中国经济内在问题更加关键。”

  黄泽民分析称,不考虑汇率因素,中国物价明显高于美国、欧盟,这不仅仅是税收问题,本土生产商的产品同样如此。在他看来,“除了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的问题,流通环节的问题也非常严重。”

  以药品价格为例,黄泽民做了一次调研发现,生产成本几毛钱的药品,到了病人手上就动辄数十以至上百元,“这显然不是税收环节的问题,而是流通环节出现了‘病灶’”。

  “当然,重要资源领域的垄断现象是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麻烦。”黄泽民指出,包括汽油、柴油、金融服务业在内的多个微观经济领域都存在资源垄断的现象,“政府应该逐步降低对微观经济的干预”。

  徐之骞的担忧更多来自中小企业。在他看来:“过去10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黄金’10年,一大批中国企业享受到了市场开放带来的收益。可是,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产业结构转型尚未完成,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正在逐步丧失。”

  因此,徐之骞认为,开拓国内市场可能成为大部分中国企业的应对之策,但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依然是中国企业无法回避的难题,“未来2至3年,我们并不看好中国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