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浙江新华书店:"小连锁"织起农村文化服务"大网络"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2 09:3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统计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浙江省新华书店“农村小连锁”已达到205家。据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新华书店将逐步实现“小连锁”在省级中心镇的全覆盖,力争到“十二五”末达到350家,为农村织起一张规范而强大的文化服务网。

  “小连锁”面向“大市场”

  

  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农村读者对出版物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如何满足农村读者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更好地服务“三农”?早在2009年,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就看中了农村图书这块有待挖掘的市场。在完成全省直营店的连锁后,新华书店加快了农村网点建设步伐,开始探索以加盟形式推广农村连锁书店的模式,使原来分散的一家家书店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连成一体。

  老沈就是这一探索的受益者。他是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濮院镇的一家新华书店的店长,书店虽然不足70平方米,但去年销售额超过50万元,平均每月毛利达到10000元。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有整个浙江新华书店55万种图书资源作为后盾。通过新华书店统一建设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平台和统一配送系统,他可以随时从全省的书店调货,最短时间拿到需要的书。

  新华书店负责人表示,“对企业来讲,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农民对文化知识的需求十分强烈,农村也是一块有待深耕的大市场。借着出版业改革的东风,我们可以进行更大胆地尝试、更大胆地开拓,将服务向基层读者延伸。”

  “小书店”拥有“大资源”

  

  对于农村图书销售网点而言,最大的风险在于资金链。

  从农村图书需求来看,需求量整体偏少,而且绝大部分集中在农业技术、农机知识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范畴。由于绝大部分农村图书销售网点并非定向专业书店,导致很多书店人文类、艺术类书籍滞销,大大降低了资金链的流动性。新华书店“农村小连锁”采用网络信息平台,从而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据新华书店负责人介绍,“农村小连锁”在推广过程中实现了“三统一”,即统一新华书店店招或店标,统一计算机信息平台,统一采购、配送、退货、结算等业务模式。

  各乡镇的“小连锁”与其他书店相比较,可以看到,店面远不如城市购书中心、图书大卖场宽敞,但其图书资源却远非其他书店可比。农村读者需要的图书如果在连锁店内无备货,可以在电脑上查询库存,然后统一调货、配送。如果向省里订购,4天内便会有专门的配送车送书上门;如果向市新华书店订书,第二天就可以送达。

  依托先进的网络平台、海量的备货品种、发达的物流配送,“农村小连锁”真正与成熟出版市场实现了资源共享。

  “小网点”助力“大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城市出版物发行业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和农村图书资源匮乏的矛盾日益显现。

  “如今,浙江人均GDP已经超过5000美元,农村也接近3000美元,这意味着包括图书阅读在内的文化需求将会有一个突破性增长。而且,由于文化资源主要集聚在城市,这种资源及市场的不均衡必然要通过布局农村市场、统筹城乡资源来缓解。新华书店必须看到这一发展趋势,承担这种社会责任,并尽可能地满足这类新的需求。”新华书店有关负责人表示。

  “小连锁”是渠,出版物是流。有电子商务作为软件平台,有物流配送作为硬件平台,新华书店“农村小连锁”的推广拓宽了渠道,加大了流量。从当初全省不到10家乡镇网点发展到今天,“小连锁”从数量、形态、规模上都有了很大突破。目前,浙江“小连锁”已经从乡镇小店向城镇、社区、学校、超市、大型商场扩展,实现了地域上的全覆盖;经营模式也从单间小店转向规模卖场与特色小店共同发展,呈现出网点众多、形态丰富、规模各异的良好态势。

  浙江省委常委、副省长葛慧君就此表示,“小连锁”让农村读者在家门口享受到文化服务,确实给农民办了一件实事、一件好事。这契合了浙江省委、省政府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关注民生、实现文化惠民重要举措的精神,对于浙江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有着积极意义。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