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要主动参与"制定"新WTO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2 14:1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毫不夸大地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是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事件。

  更令人振奋的是,中国在10岁“WTO龄”的童年时代,已从开始融入贸易和投资全球化的适应者,逐步成长为一个积极的推动者和参与者。

  世贸组织本身也只有17年历史,也处于青年时代。前瞻第二个10年,无论中国还是世贸组织本身,都面临重大历史性挑战。

  与中国“入世”同时发生的是多哈回合的启动。历时整整十年,尚看不到尽头。没有一个成员主张废除多哈回合,但没有一次谈判取得实质性突破。在这一僵局持续下,世界又在经历两大事件。一是二战后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和已历时3年的经济衰退,欧债危机更为近期经济增长和欧元前景蒙上阴影。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地位和影响正在上升,全球金融体系的改革成为更迫切话题。二是全球应对气候变暖日益成为优先挑战和行动,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诉求出现尖锐的争执。

  这种重大变化,也给世贸组织的未来提出了重大挑战。部分国家中去全球化和保护主义的声音在增强。在多哈回合止步不前的同时,各种区域性和双边性自由贸易协定或安排却如雨后春笋。美国新近大力推进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就是一个重大标志。

  世贸组织和世贸规则过时了吗?没有。世贸组织规则的基本精神是多边无歧视最惠国待遇原则,它要求国际间商品和服务流动在公平、无障碍、透明的环境下增长,从而有利于各国生产力的提高、就业和福利的增进。它是现代全球化大生产客观规律的反映和要求,因此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世贸组织的规则一直在发展。比如乌拉圭回合新增了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协定、知识产权协定等,在新的十年,与贸易有关的低碳经济关税、云计算、货物流、现金流规则等,也将日益提上日程。中国的选择必须是主动参与“制定”。因为如果不制定,就会“被制定”。

  在推动全球性自由贸易的同时,也需要积极推动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和安排。在新的十年中,我国要大力推进与东盟和日韩自由贸易协定建设,逐步向亚洲区域贸易自由化推进,并配合以亚洲区域性货币安排的建设。

  为了做好这一切,首要的任务是继续坚持改革开放。中国不是改革足够,不是开放太多,而是双双任重道远。在新的10年中,中国需要建立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在更高水平上融入和推动全球化。我们需要在一系列新兴产业创新和升级上取得突破,提高自主创新和国际合作相结合的能力。我们需要积极深化金融体系改革,大力推动资本市场开放和资本项下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我们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开放国企、民企和外企的公开、公平竞争,提高我国主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领先竞争力的全球化企业。

  如同“入世”第一个10年中国从全球化中获得巨大收益一样,积极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不仅是大国责任,也是中国自身利益的要求。因为全球自由贸易不断前进和公平、公正的规则环境,是中国成长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必要条件。

  2010年,中国以世界19%的人口,提供了世界9%的GDP和10.6%的出口。到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将接近美国,出口总额占世界比重可能提高到13%-15%。世界经济和贸易格局也将发生重大变化,金砖国家或将全部进入世界十大经济体。到那时,一个更加强大、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中国,将成为世贸组织和全球自由贸易的重要主角,为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作者是中国WTO研究会常务理事 何伟文)

  (责任编辑:郭彩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