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美元"避风港效应"突显 人民币逼近均衡汇率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3 13:1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避险情绪推升美元引发热钱持续外流,“双向波动,进退有序”已成人民币汇率新趋势

  自 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第一次出现连续5天触及跌停的局面。

  12月6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出现第五个跌停,询价多次触及6.3651的跌停板。另外,海外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NDF)市场,人民币未来仍存在贬值预期。12月5日,一年期美元兑人民币买入报价为6.3820,比当日中间价6.3349高出471个基点,贬值幅度为0.74%。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表示,“双向波动,进退有序”已成人民币汇率新趋势,目前人民币已开始逼近均衡汇率。

  多数经济学家认为,避险情绪会继续推升美元,引发热钱持续外流,致使人民币兑美元承压,未来人民币双向波动将更为明显。

  贬值缘由

  随着美元在国际市场走强,11月份以来,人民币即期汇率出现少见的调整。截至11月30日,人民币较年初升值4.32%,距预期的5%尚有距离。

  国家外汇管理局11月25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0月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32亿美元,创下该数据按月公布以来的新低,主要是因为代客结汇数据明显下滑。若人民币升值预期较强,企业和个人倾向将外汇卖给银行,即银行结汇。由此看出,结汇下滑表明市场主体不再一致看多人民币。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向记者指出,最直接的原因是美元的走强。更为具体的原因是欧债危机又出现一波担心欧洲银行业的风潮,欧美银行急需加强资本金的补充,导致了资金外流。

  今年9月,全球最大私募股权投资公司黑石集团以14.6亿元人民币出售上海Channel1购物中心95%的股权。11月14日,高盛减持工行H股套现85亿港币。同天,美国银行出售104亿股建行股份,套现66亿美元。

  10月份外汇占款量的骤减印证了这一系列变化。据央行的统计数据,10月末金融机构外汇占款总额比9月末净减少248.92亿元,自2008年1月以来首次出现月度负增长。

  另外,鲁政委指出,市场担心中国经济存在硬着陆的风险。如果中国经济没有持续增长的速度,人民币就不会有持续升值的动力。

  反映经济变化趋势的PMI指数持续走低使得中国经济增速下滑风险加大。11月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PMI(即官方PMI)为49.0,较上月下行1.4个百分点,为2009年2 月以来最低水平。汇丰PMI亦下降3.4个百分点至47.7,成为2009年4月以来新低。

  同时,中国出口形势亦不被看好。在欧债危机继续蔓延的态势下,瑞银将中国2012年的出口增长由此前的5%下调为0。瑞银认为,中国出口将在2012年初下跌,考虑到净出口将对经济增长的进一步拖累,中国2012年GDP增速预测从8.3%下调至8%。这个预测包含了一个温和的刺激计划的假设。

  “在某种程度上讲,不排除国际机构在这个期间通过炒作流动性来赚钱。目前,在欧洲、美国、日本都处在衰退的状态中,这个时候只有唱空中国才有利可图。”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宗良向记者指出。

  宏源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欧债危机的影响使得国际资本风险偏好降低。虽然新兴市场国家长期来说相对较好的经济增长前景依然对于投资有吸引力,但是在当前情境下,跨境资本出现了从新兴经济体流出进入发达经济体进行避险操作的趋势。

  欧债危机升级、日本经济疲软以及新兴市场经济体不确定性上升的形势,驱使市场参与者逃向美元,令美元汇率强劲升值,并使得美元的“避风港效应”突显。

  外汇占款或双向波动

  11月30日,人民银行三年多来首次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海外金融市场的紧张和对人民币升值预期的趋淡,使得国际资本外流,由此导致外汇占款和货币投放减少,此时,需要央行以准备金率的下调来进行对冲,保持市场流动性处于合理水平。”鲁政委说。

  过去十年,除了2007年12月外汇占款因大危机前资本外逃而出现了一次月度负增长以外,我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一直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从2001年初的1.46万亿到2011年10月的25.49万亿元,我国外汇占款余额十年增长了16.5倍。

  与过去十年稳健增长的外汇占款相比,今年10月份外汇占款骤减也是个特殊现象。

  但是,在专家看来,未来这将不再是特殊现象,中国很难再维持以往稳定的外汇占款增长速度,而是会加大双向流动的趋势。

  贸易顺差的季节波动因素和人民币升值预期显示的风险因素,是外汇占款发生变化的两个主要影响因素。

  交行金研中心的报告指出,11月进口增速可能有所回落,但进口增速仍将高于出口增速,预计11月贸易顺差可能有所收窄。总体来看,年内贸易顺差收窄的趋势仍会持续,预计全年顺差可能在1400亿美元左右。

  宏源证券预计,考虑贸易顺差的规模,预计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月均外汇占款增量在1600亿至2000亿元之间,低于正常水平。但除非出现欧债危机急剧恶化的情形,外汇占款余额持续下降的可能性不大。

  此外,中国农业银行战略规划部宏观经济金融研究处副处长付兵涛认为,当前人民币汇率走势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元走强和“热钱”流出的态势。综合考虑美元走势、外需放缓导致贸易顺差缩窄等因素,未来半年内中国月度新增外汇占款额将明显减少,个别月份出现负值也属正常。

  “针对外汇占款负增长这一超预期事件带来的经济金融形势新变化,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无疑是短期内缓解市场资金面压力的较好选择,也符合预调微调的政策导向。”付兵涛说。

  鲁政委也认为,未来外汇占款的波动会加大,不会像过去那样保持平稳增长趋势。未来有可能会出现比过去大的波动幅度,不仅是流出,也包括流入,双向的波动幅度都会加大。

  “这也是我们从政策面上希望看到的,是我们推行经济结构调整的结果。”宗良指出,中国希望通过结构调整将顺差降低一些,这样的操作就会导致今天这样的结果。但是并不影响人民币仍然是比较稳定的避险货币这一角色。

  汇率新趋势

  温家宝总理11月19日在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时表示,中国正在密切关注人民币汇率出现的新变化。他指出,中国一直在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并将继续按照主动性、渐进性、可控性原则,稳步推进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的弹性。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近日指出,人民币汇率的新趋势就是“双向波动,进退有序”,且现在已经开始逼近均衡汇率。

  “明年人民币的一大话题可能不再拘泥于升值还是贬值,而是在于针对于美元的汇率弹性有多大。”鲁政委说。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认为,为更好抑制海外资金的投机套利冲动,人民币汇率理应早日结束单边升值之势,扩大双边浮动区间无疑是较好的手段之一。

  人民币双向浮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外汇储备,进而减少持有外国政府债券的数量,减少美国政府信用等级下调带来的外汇储备损失。与此同时,外汇储备减少,外汇占款规模收缩,国内货币供给量下降,还有利于抑制国内通货膨胀。

  但是在双向浮动的弹性上,中国央行目前允许人民币对美元每日在中间价上下各0.5%的限制范围有些偏小。鲁政委分析指出,适时扩大人民币波动区间,可以收窄境内外人民币价差,有效阻止热钱的套利交易。

  人民币即期汇率日内波幅扩大,将增加境外短期资金进出的成本。

  假设人民币波动幅度由每日0.5%扩大到3%,短期资金的进出面临的每日最大的波动风险将从1%扩大到6%。即使中美利差继续有所扩大,国内也完全有空间阻击资本套利活动。

  鲁政委认为,紧随准备金率下调,应当采取的政策是扩大人民币兑美元的波动幅度。同时,汇率双向波动是加速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机会。记者 王丽娟(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责任编辑:郭彩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