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突破关键技术 培养创新人才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4 03:57 来源: 经济日报

  11月下旬,从教育部和江苏省科技厅传来消息,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两项科研成果分获教育部和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今年以来,这所有着82年建院历史的军中名院继年初肠功能障碍的治疗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后,又拿下国家“973”课题首席科学家项目、军队重大课题生命支持系统研究。“十一五”以来,该院先后开展创新技术237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省部级)科技进步和医疗成果一等奖12项、二等奖33项,居全军医院前列。

  对此,院长易学明深有感触地说,“建设研究型医院,加快了我院在医学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以及创新人才的培养。”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坚持研究课题来自临床,解决问题为了临床,研究成果服务临床的发展思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军事效益。“患者受益才是硬道理。”该院政委陈忠良介绍说,今年以来,医院先后建立中国肾脏病领域、医学影像领域首个转化医学中心,把来自于临床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服务临床的新药物、新技术。

  该院普通外科围绕肠功能障碍、肠外瘘治疗等一系列世界性难题,制订治疗技术标准,开展亚洲首例小肠移植和肝肠联合移植,治愈国内外4.7万名肠功能障碍患者,治愈率达到95.9%,居国际领先水平;肾脏科建立全国第一家肾脏病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在国际上率先采用多靶点疗法治疗重型狼疮性肾炎,缓解率从15%上升到65%,被国际医学界称为推动当代肾脏病发展的研究成果;建立危重症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救治技术,抢救成功率达到71%,远高于常规抢救方法。去年以来,先后有来自国内和加拿大、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19名重症患者,通过SOS包飞机来南京总医院求医。

  随着一大批新技术、新项目的应用,该院打破学科壁垒做强优势学科,使军区以上重点学科达到26个,占科室总数的55%。他们先后建立13个以疾病链为纽带的诊治中心、127个专病门诊,打造了医教研结合新平台“医生工作站”,在不占用更多医疗资源的前提下,实现了学科间的优势互补,形成了新的核心竞争力。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是战时危重病员救治、自然灾害救援首选的治疗技术,但由于设备仪器比较复杂,在一线推广运用还有很大困难。该院依托医学转化中心平台,集全院之力,成功申报“十二五”重大课题;中心内的两个产学研基地中国医科院苏州医工所、维高血液净化公司,迅速介入研制便携式连续性血液净化装置,可望为这一技术列装部队、运用临床造福患者大大提速。该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黎介寿有一个认识:加速人才建设与创建研究型医院,是一场双赢的“战役”。

  过去,为引进一个医学人才,医院不惜“跑断腿”。可受编制限制,“跑断腿”也没用。医院提出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理念,借助在全国医院系统首家成立的博士后站,招收军地博士进站工作。120余名博士进站后,被医院安排在相应科室,跟随学科带头人开展临床诊疗和科研工作,共完成科研课题110多项。

  对人才最好的培养是使用。该院注重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激发人才活力。5年前,呼吸内科副主任宋勇从美国科罗拉多医学院进修归国。如何发挥宋勇的所学专长?医院建立肺癌联合诊治中心,让宋勇出任中心首席专家。在医院支持下,宋勇以病种为主线,整合多个学科人才、技术、设备资源,实现多学科大协作。中心成立5年来,接治的肺癌患者保持每年30%以上的递增量。

  医院科室主任岗位有限,曾有不少优秀人才因不能走上科室主任岗位而另谋高就。该院在全军率先推行学科与学术带头人并存、科主任助理、护理秘书等制度,实现人才资源叠加融合;推行绩效链管理模式,实行人才分级管理,为人才搭建了多个干事业的平台。一系列举措使该院诞生了自主培养的院士,并有118人当选国家、军队专业委员会的正副主委,医院也被评为“全军人才培养先进单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