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社评:东亚难免摩擦 但应避免斗气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5 08:2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渔民“刺死”韩国海警的个案,迅速升级为中韩国家及社会层面的麻烦。这些年中国公民个人以及中国公司成为国家外交纠纷“主角”的情况越来越多,今后大概还会更多。
这是中国对外开放带来的一个新问题,也是中国必须与世界共同适应、协调的过程。当越来越多中国人纷纷走出国门时,世界的交往舞台会更热闹,更有活力,但互视和互动也会从原来的轨道发生部分“溢出”。
中韩交往给两国带来巨大经济利益,韩国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受益国之一。但中国的开放不会是那种对韩国利益丝丝入扣的精致,中韩渔业纠纷,是两国宽大接触面中一个有时会“磨出泡”的纠结点。
现在的东亚有些像19世纪后期的欧洲,各国内部都出现高速工业发展,国家认同高涨,对外有骄傲也有不安。由于海上纠纷也拿到这个阶段来清理,地区内有了很多可以用来相互斗气的火柴。
欧洲悲剧性地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很重要的原因是欧洲各国相对均衡,容易“互掐”起来。而亚洲有一个庞大的中国,很难真正相互动手,但彼此又“有气”,于是就陷在小摩擦里。
对这样的“小摩擦”,中国首先应当表现得大度些。但这说着容易做着难。民族主义在东亚区内普遍存在,相互刺激。就像世界大国关系中保持“大度”只是理想主义一样,东亚鼓励外交“大度”的现实条件同样相当不成熟。
其实对韩国“尽量大度些”是中国不少人的主张,但这个主张很难在中国全社会层面形成稳定。韩国社会对周边的体谅也一直没有进展,它还给外界留下“口气比力气大”的印象。现实是,中日韩之间每一个纠纷都要掰扯得清清楚楚,像这次韩国单方面公布“中国船长刺死韩国海警”,在案情及来龙去脉没搞清楚之前,中国就“大度地”向韩国匆忙道歉,这在今天的东亚完全不现实。
中国是现代国际交往新到的活跃者,特点是体量呈爆炸性,民间性逐渐压过官方性。中国应加强对对外交往的理性引导,但中国不可能对这些交往的质量形成控制。它们的质量只能在这些交往的发生过程中慢慢提升。
其实中韩之间的现实冲突相对比较少,但中韩之间每一次小摩擦,对韩国民间情绪的触动常常达到最高级。换句话说,中韩民间对对方“都有气”,但韩国民间的“气”显然更大。气大背后的潜意识都是认为自己“有权力生气”,韩国并非一个例外。
首尔舆论对韩国在东亚大国之间具有特殊平衡能力非常自信,他们往往认为大国为了相互博弈,都会把韩国当做争取对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事实,并使韩国舆论在东亚地区经常“最有脾气”。
东亚各国都应跳出意气之争,让交往中的具体摩擦回归个案的本位。整个地区没有你死我活的战略冲突,也没有哪一个冲突胜负的意义,能够超过相关国家参与整个地区的合作与繁荣。为一个具体冲突宁肯“不惜任何代价”,无论哪个国家说这种话,都是咬牙硬撑着说的。
中国渔民“刺死”韩国海警就是典型的不幸个案,韩国舆论即使上纲上线说一通气话,最终也得回到把它看成个案的态度上来。
(责任编辑:邵希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