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贬值预期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6 08:1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经历了长期升值后的人民币突然出现贬值预期,人民币国际化应该停止,进一步加强资本管制的呼声涌现。那么,究竟浮动汇率制度与资本项目开放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关系是什么?脱离了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项目开放的汇改,是否可以看作是真正意义上的浮动汇率?

  笔者认为,对于中国而言,人民币国际化包含着两大重要含义,即基本可兑换性以及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一员。

  这样的框架下,人民币国际化则需要在四个方面稳步推进:资本项目逐渐、有序开放;人民币境外流通及离岸市场发展;利率市场化;一个基于市场化原则的有弹性的汇率机制。这四大改革应循序渐进、同时并举。

  汇率贬值预期的出现,是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的绝好时机,当然也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绝好时机。

  一直以来,人民币的合理价值很难判断,因此过于纠结于寻找人民币均衡价格的讨论并无太大意义。考虑到评估方法不同,有关人民币均衡价值的结论莫衷一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报告就曾指出,如果仅对检验人民币真实价值的模型及参数进行细小改变,评估结果的差异就可高达40个百分点。另外,对于人民币均衡价值低估的种种假设,都是基于中国经常项目盈余占GDP比重保持高位的假设下得出的,但实际上近几年经常项目占GDP比重大幅降低,今年可能是低于3%。同时,由于此问题的判断与争论常常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也使结果的意义变得十分有限。

  对于人民币汇率的走势问题,笔者认为,人民币升值压力未必会长期存在,目前人民币汇率出现贬值预期,恰好说明了此观点。首先,人民币贸易顺差正在下降。受海外经济低迷影响,笔者预计未来中国出口将进一步放缓,今年贸易顺差占GDP比重或将降至2.2%。其次,投机性资产空间面临打压。近期,房价拐点乍现。打压资产泡沫会减少热钱流入,降低人民币升值压力。再有,中国的高通胀导致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也会减轻未来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被动升值和抵制升值皆非良策。因为如果人民币采取被动升值的态势,其最大的坏处便在于无法确定所谓均衡汇率的实际区间。事实上,数年前美国政府便开始使用“20%~30%低估”的数据,即便人民币自2005年以来对美元有效升值20%以上,这一论断都没有明显变化。而如果从日本上世纪80年代末的经验来看,本币升值的最大的风险并不在于升值本身,而在于一旦此一趋势反转,政府又维持低利率水平,这极易导致资产泡沫的持续发酵。

  所以,对待人民币汇率改革,应大胆增加人民币的浮动区间,实行蛇形浮动。比如在2012年扩大1%的当日对美元浮动区间,加上10%的一年的浮动区间,在区间内人民币价值由市场供需决定,贬值压力大的时候就允许人民币贬值,同时将人民币与一篮子货币挂钩,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并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有管理的浮动的汇率体制。此外,需要增加汇率对冲工具,使得金融机构和企业获得调整的空间。过渡1到2年后人民币与美元汇率正式脱钩,实行有管理的独立浮动。灵活的汇率体制,伴随着资本账户的逐步开放、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立、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是“十二五”末实现基本可兑换的坚实基础,同时也将为2020年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条件。

  (摘编自12月15日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袁志丽)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