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非洲:走出动荡 寻求增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6 10:5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新华网内罗毕12月16日电(新华社记者)2011年,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发展过程中的诸多考验:15个国家举行总统选举,欧债危机的波及和通胀考验本地区经济,干旱肆虐非洲之角、粮荒严重,恐怖主义活动及海盗劫船事件频发。但在人心思稳、渴望经济增长的大形势下,非洲平稳度过又一个“大选年”,地区政局总体稳定,经济增长也有望超过去年。

  平稳度过“大选年”

  

  2011年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又一个“大选年”,包括尼日利亚、刚果(金)、赞比亚和利比里亚在内的15个非洲国家举行了总统选举,另有十余个国家举行了议会选举和宪法公投。此外,南苏丹在这一年脱离苏丹宣告独立。

  在喀麦隆、中非共和国等国,现任总统顺利获得连任;在尼日利亚、利比里亚、乍得和乌干达等国,虽然出现了选举推迟、结果争议甚至选后局部骚乱等情况,但总体而言,选举结果还是得到了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的尊重与认同,没有发生2010年科特迪瓦总统大选引发内战的悲剧。

  此外,根据苏丹北南《全面和平协议》和苏丹南部地区公投结果,南苏丹共和国今年7月9日正式宣告成立。尽管部分地区出现过小规模冲突,但并未演变成人们所担心的战争。先前毛里塔尼亚、几内亚、尼日尔等国发生的军事政变没有在2011年的南部非洲重演。

  双重危机拖累经济

  

  虽然政局相对稳定,但干旱引发的粮荒和欧债危机以及通胀带来的重重压力,严重拖累非洲经济的发展。

  今年6月以来,60年不遇的大旱在非洲之角迅速扩散,导致严重粮荒。索马里、吉布提、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等国受灾,超过1300万难民需要援助。粮荒导致大批难民流入周边国家和地区,为地区安全带来隐患。

  虽然国际社会加大了人道救援力度,但地区局势长期不稳定、粮食供给缺乏规划、政府农业政策缺失、农业发展意识淡薄等问题沉积已久,旱情好似一把尖刀,戳破了非洲之角多年形成的“毒瘤”,伤痛一时难以消除。

  此外,欧债危机拖累了非洲经济的发展。非洲第一大经济体南非的矿产品出口受到影响,经济增幅大幅下滑;非洲石油大国安哥拉和东非第一大经济体肯尼亚,也各自下调了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此外,非洲主要经济体先后遭遇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加剧,给非洲经济带来变数。

  (责任编辑:郭彩萍)

  

  地区安全遭受威胁

  

  今年9月以来,索马里武装分子涉嫌在肯尼亚境内制造了3起绑架外国人事件。肯方怀疑这些绑架事件均系索马里“伊斯兰青年运动”所为。肯尼亚10月中旬派军队进入索马里。作为对肯尼亚出兵的报复,“伊斯兰青年运动”在肯境内制造多起手榴弹袭击,造成平民伤亡。

  而日益肆虐的海盗劫船事件也为非洲地区安全形势带来挑战。在东非的印度洋沿岸,虽然各国护航海军舰船加大了巡逻密度,但今年1-9月仍发生索马里海盗袭击船只事件119起。

  与此同时,海盗还出没在西非大西洋沿岸、特别是盛产石油的几内亚湾沿岸,尼日利亚、贝宁等国海域船只常常受海盗袭击,导致货船不得不改变航线。

  走出动荡寻求增长

  

  面对各种挑战,非洲人用自己的智慧应对考验。

  为保证大选的顺利进行,在识字率低的冈比亚,选民向贴着不同候选人头像的大鼓里投下自己的选票——一枚大理石石珠。在文盲率达90%的南苏丹,选民们在选票上“紧握的双手”或是“单掌”图案下打钩,选择统一或是分离。

  为促进经济发展,非洲选择了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之路。6月份,非洲各国领导人决定在三年内建立非洲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将覆盖东南非共同市场、东非共同体和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共26个成员国,远景目标是建立单一共同市场,实现整个区域内的货物自由流通。

  虽然面临诸多不利因素,但今年非洲经济增长率仍有望超过去年4.7%的平均水平。特别是尼日利亚石油和电信业的发展超过预期,为整个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困境中的非洲正全力迎接挑战,探寻超越动荡和追求发展的康庄大道。

  (责任编辑:郭彩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