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湖北有个"刘葡萄"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6 15:0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刘华震,60年生,祖籍湖南,职业画家。自幼习画,对国画、篆刻、雕塑等艺术有独到见解,传统功力深厚,艺术造诣精湛,尤擅画葡萄。30多年来的风雨磨砺和潜心习作,使得他的作品贴近生活亦典雅大方,形神兼备,深得百姓和同行的喜爱和赞许,创造出自成一体的艺术风格。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斩获金银奖,有岭南画派的画风浓郁沉厚,雅俗共赏,且寓意深厚,深受国内外知名人士的珍爱。近些年来,他因画得一手好葡萄而名震画坛,被业内外人士誉为“刘葡萄”。

  

湖北有个"刘葡萄"

  现居武汉的刘华震是一位职业国画家,自小他就开始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最开始临摹连环画《杨子荣》等样板戏,以白描的形式起步,后经高人指点接触国画。下乡插队期间仍边放牛边观察乡村美景,一边练习速写素描,一边进行创作。1978年应征入伍后,被部队首长相中,选调到“军区美术创作小组”,专门从事美术创作。2000年,任汉阳人武部政工科长多年的刘华震面临转业,汉阳区委区政府机关及下面委办局多个单位都抢着要他,但是刘华震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放弃当公务员的机会,自主择业要做一名全职画家。很多领导和朋友都劝他:画画可以当业余爱好,千万不要当主业,画画的人千千万,有几个能靠画画扬名立万的?老婆更是为此气得半年都不理他,朋友们也认为刘华震一定是疯了!可一心追逐艺术的刘华震不为所动,顶住所有压力还是选择了放弃工作安排,当一名职业画家。

  

湖北有个"刘葡萄"

  选择一条路还不是太难,难的是如何把这条路走好。在各种书画家有如恒河沙数的中国书画界要想闯出一条路子,难度可想而知。光有天份不一定能成,光靠勤奋也不一定能成,有天份也勤奋但如果没有很好的机会还是不一定能成名。在此之前刘华震已经想得很清楚了,但真正开始在画室独处时还是感觉到压力太大!为了尽快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他买回一大摞名家作品集,一大堆笔墨纸砚,开始闭门苦练,发誓要把画画好,一方面给家人和朋友有个交代,另一方面也为了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2001年,闭门在家“修炼”了一年多的刘华震,拿了一幅自己创作的四尺斗方的画作到画廊去出售,当时画廊老板都没正眼瞧一瞧,就把他的画丢到了一个不引人注意的角落里去了。这令兴冲冲的刘华震很受打击,回到家后茶饭不思,把自己关在画室里看着自己一堆堆的画发呆。但没想到,没过多久那幅画居然卖出去了,画廊老板又要了几幅去,并且也都还卖得不错,画廊老板见刘华震的画还比较受欢迎,也开始对他刮目相看,逐渐把他的画作放到最醒目的位置。受到鼓舞的刘华震更加谦虚地到处学习,更加刻苦的磨炼技法,绘画水平也提高很快,02年以后,他的画作陆续的得到大家的接受和喜爱,刘华震开始在画坛上初露锋芒。

  成为职业画家后,刘华震一边创作一边梳理自己的思路,他发现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已经被前人入画,并且很多都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比如齐白石画虾、徐悲鸿画马……自己都不可能超越,唯有画葡萄的人不多。于是执着的刘华震瞄准了这个目标,跟葡萄“叫上了劲”。 通过学习,他了解到葡萄在国人心目中地位很特殊,葡萄入画后,葡萄藤寓意“辉煌腾达”;葡萄寓意“硕果累累、多子多福”等,如果葡萄画好了,一定雅俗共赏很受欢迎。

  为了画好葡萄,刘华震经常从市场买来很多葡萄,各色各样的买回来,也不吃,放在家里细心观察,许多葡萄因此坏掉。后来又专门种葡萄,观察葡萄的生长过程,每年还到各地葡萄产区采风,全国各地有葡萄的地方都去过。每到了一个地方,他总是在当地葡萄园一蹲就是半个多月,专门观察不同种类,不同生长时期的葡萄,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素材,真正做到了“葡萄在心”,画任何葡萄都可以一挥而就。

  中国的传统国画注重写意,注重文化底蕴,而西方画作注重写实,各有所长。如果能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一定能为更多的人所欣赏。有了这个想法后,刘华震画葡萄时,即重写意又重写实,在虚实把握上,淡收浓出,层次分明。作画时小笔画葡萄,随手两笔就能勾勒出一颗色泽浓淡相宜、看着晶莹剔透的葡萄,并且还能自然留白作为高光点,而不需要象别人一样再用白颜料点缀。看似简单,却透露出刘华震多年苦练而成的深厚笔墨功底。

  刘华震笔下的葡萄颗颗晶莹剔透,水灵活现。串串葡萄坠满枝头,观之欲食,口齿生津。刘华震画葡萄也有选择性,他说不是什么样的葡萄都可以入画的,不同的葡萄跃然纸上效果也大不一样。所以他画的葡萄颜色样式各不相同。有红的,有绿的,有紫的,有的红绿相间,像极了羞涩的少女;有的紫黄相映,恰似温润典雅的贵妇,还有的红绿相惜,如同台斗艳的佳人。

  在他似墨似水的葡萄世界中,叶子的陪衬也恰到妙处,有的掩映半个脸去,像极“犹抱琵琶半遮面”。有的干脆全然掩映过去,极是“为伊判作梦中人,索向画图影里唤真真”,颇具神韵。葡萄或坠枝头垂玉池,或附墙头瞻月露,或居竹篮比珍珠……每一副画中,都有一些情意非凡,自在了然的趣味在里面,画中时有兔儿在嬉闹,有鸟儿在浅唱,有小鸡在觅食,有蝶儿在飞舞,有蜂儿在逗留……让人观之总感生机勃勃,情趣盎然,惬意难以言表。

  缘于多年对葡萄画法勤学苦练,刘华震画葡萄几近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画的葡萄也广为业内外人士所收藏,并且已经走向了海外。一次一朋友在日本重金购得一幅葡萄,挂在厅中醒目处,逢人便讲日本人画葡萄如何如何,结果有画家一看题款和印章,原来是刘华震3年前的画作。因为刘华震的葡萄雅俗共赏,找他求画的人非常之多,以至一画难求。

  开始只是圈内好友戏称他为“刘葡萄”,特别是漫画家白维纯看了刘华震的画后,风趣的说你今后就叫“刘葡萄”算了。自此之后,这个“雅号”就传开来了。现在书画界,一提到“刘葡萄”,大家自然就知道是刘华震了。

  现在的刘华震是湖北省美术协会会员,湖北省企业家书画家联谊会武汉分会理事,武汉美术协会会员,武汉漫画研究会理事,北京华夏京都书画研究院院士。他的作品《金果满园》参加2003年北京中国书画艺术大展荣获二等奖。作品《共鸣》参加2006年“江韵楚风”中国书画名家作品展,并被武汉美术馆馆藏。其国画,漫画作品在解放军报,解放军画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等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部分作品还被专题介绍。刚到半百之年的刘华震正值艺术殿 堂中最意气风发的年纪,风格已具,已成为荆楚大地独树一帜的葡萄画国手。

  

湖北有个"刘葡萄"

  图为刘华震在画室作画中

  (责任编辑:杨海洋)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