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美国撤军同时布兵 亚太遭遇"美人"心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9 15:4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美人”不是古装美女,而是美国政府。

  2011年5月,本·拉丹在巴基斯坦被美国特种兵击毙,上演了十年反恐战的“高潮大戏”,随后美国宣布从阿富汗和伊拉克撤军。正当世人猜测“剧情”的下一步发展时,却发现亚太地区已经成了美国新的“舞台”,各路人马在这里粉墨登场,频频出击:主办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奥巴马出席东亚峰会、出访澳大利亚;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前往菲律宾、泰国和缅甸……美国在参与亚太事务上展现出空前力度。分析人士认为,这显示美国对外政策正进行战略调整,重心从两场战争逐渐向亚太地区“东移”。

  第一季

  “海豹”击杀拉丹

  美军痛快撤退

  今年5月1日深夜,奥巴马宣布“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丹已被击毙,消息一出举座皆惊。

  事实上,自去年11月起,美国便已秘密地掌握了拉丹住地的线索。今年5月,美国中央情报局与美国海军精锐部队第六海豹突击队联手执行了此次突袭任务,拉丹当场头部中弹身亡。奥巴马等在白宫紧张地实时收看了击毙拉丹的全过程。

  拉丹的死多少让美国报了“9·11”袭击的一箭之仇,意味着美国在阿富汗10年征战的一个篇章的悄然落幕。6月22日,奥巴马宣布,将分“三步走”撤离驻阿美军。最终到2014年,将实现从阿富汗全部撤军。

  此外,最后一批美军在今年年内将撤离伊拉克,持续了将近9年的伊拉克战争也将正式结束,

  至此,美国自“9·11”恐怖袭击以来发动的两场大规模地面战争已正式进入扫尾阶段。

  第二季

  驻军澳大利亚

  又舰指新加坡

  这边厢,美国军队在忙着从阿富汗和伊拉克撤退,那边厢,美国大兵的脚步却奔向了远东太平洋。

  11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从明年开始,美海军陆战队将在澳北部达尔文市长期驻扎。具体步骤为:从2012年开始在澳大利亚北部驻扎250名海军陆战队员,5年内将达到2500人。奥巴马称,此举“显示美国正在加强保护亚太地区的安全”。

  在紧接下来的2天后,美国《华盛顿邮报》发表了题为“海军在亚洲的下一站将令中国不安”的文章,称“如果中国对奥巴马政府派遣海军陆战队前往澳大利亚北部的决定感到不满,那就等着美国海军开始在新加坡驻扎军舰吧,就在南海争议水域的边上。”

  据悉,目前,美国和新加坡就在樟宜海军基地驻扎美国海军的新型沿海作战舰正在协商,并已进入达成协议的最后谈判阶段。

  (责任编辑:杨海洋)

  

  第三季

  搅局东亚峰会

  公开插手南海

  除了在军事上调整战略部署,美国更高调宣称“重返亚太”,公开插手南海问题。

  11月19日,第六届东亚峰会在印尼的巴厘岛举行。从这一届会议开始,东亚峰会由十加六的格局变成了十加八,而新加入的两位新成员是美国和俄罗斯。

  与俄罗斯只派外长与会的做法不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国务卿希拉里是双双出席东亚峰会,并且展露出了主导姿态。国际媒体视之为美国“重返亚太”的标志性一步。

  峰会上,美国借机挑热南海问题,并不顾中国反对,公开表示希望将南海问题纳入东亚峰会议题,力图将南海问题国际化。另外,希拉里甚至将南海称为“西菲律宾海”。

  幕后 揭秘

  美国“重返亚太”

  背后有何玄机?

  近期,美国一边从阿富汗、伊拉克撤军,一边高调宣扬“美国的太平洋世纪”,要“重返亚太”,其背后的真实战略意图究竟是什么?

  回顾美国对外政策历史可以发现,在遭遇战争挫败和经济困境后进行大规模战略调整,以图摆脱困境、维护其超级大国的地位,已成为这个国家的惯例。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研究美国对外政策历史的教授梅尔文·莱弗勒举例说,上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在外深陷越战泥潭,国内面临高通胀、高失业率和石油危机。美国的决策者在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便开始调整政策:结束越战、加强同中国等国家的关系、调整军事力量。

  如今现实和历史有着相似之处,奥巴马上台后就表示将尽快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同时宣布所谓的“重返亚太”政策。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李侃如说,奥巴马上台时便表示,美国将过多的资源和注意力放在了伊拉克和阿富汗,但亚太对于美国的未来更加重要。

  奥巴马“重返亚太”政策一方面是对全球新的地缘政治和经济现实的反映。亚洲如今在全球经济上的分量变得空前重要,美国当然不想错过这场“盛宴”。

  另一方面,莱弗勒认为,美国“重返亚太”政策则是对于中国国力和财富迅速增长的担忧。

  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怀成波认为,美国宣称做太平洋领导者,其矛头实际所指是中国,而且美国也不隐晦这样的战略意图或安排。随着中国崛起以及与东盟国家关系越来越好,美国感觉中国越来越可能对其霸权构成威胁。因此,美国战略东移的目标实际上牵制、遏制中国,平衡中国的发展。

  然而,美国应该从它对外政策历史上的一次又一次挫败中汲取教训:在当今世界战略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下,不能只顾及自身的利益,无视甚至挤压其他国家合理、正当的利益诉求,否则只会遭遇更多失败。

  (责任编辑:杨海洋)

  

  续集 猜想

  美国总统大选年

  中美关系会怎样?

  2012年,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大选年,其中就包括美国总统大选。以往的事实证明,每到大选之年,中美关系总会遇到一些人为的挑战。同样的故事是否会在明年再次上演?

  美国智库凯托学会高级研究员泰德·卡彭特说,实际上,一些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今年早就开始“敲打中国”,以博取眼球和选票。此外,美一些议员、政客和媒体一直在抹黑中国,试图将美国失业率升高、债台高筑、网络安全等问题统统归咎于中国。

  对此,清华大学国际安全论坛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也称,2012年中国在中美经济关系等方面将面临更严峻的局面。

  报告主要执笔人、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表示,在选举之年,各国政治精英对本国国内事务的关注程度增加,因此领导层互访减少,这将不利于防止大国冲突的及时化解。某些国家的候选人还会以牺牲对外关系为代价取悦选民以利当选,因此他们鼓吹或实施更加强硬的对外政策,这可能导致大国之间的政治摩擦增加。

  “比如中美之间可能在东亚安全、人民币汇率、贸易平衡、金融市场开放等问题上激烈交锋。奥巴马为了再次当选,有可能对中国采取更加强硬的经济政策,从而影响中美关系的发展。”阎学通说。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彭光谦少将认为,当前对国际秩序的最严重挑战来自于美国“重返亚太”的所谓新战略。这一转移可以视为当代国际战略格局中的一个重大转移,将带来整个国际战略格局的重塑,对国际秩序带来挑战,对中国国家安全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

  “虽然美国经济实力有衰落的迹象,但美国的军事力量超强。反差越大,用军事力量解决经济问题的诱惑就越大。”彭光谦说。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美国对外政策历史教授莱弗勒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美关系时常出现紧张,但不至于再现类似美苏冷战的局面。中美关系同时存在竞争与合作的因素。双方应尽量化解对方的担忧情绪,这样合作前景才会乐观。

  卡彭特认为,美国应避免采取类似在澳大利亚驻军这样的“笨拙”举动,因为这不仅在军事上“毫无用处”,而且不必要地触怒了中国。他说:“中美领导人需要采取更成熟的外交活动,尤其是美国领导人。”

  角色 透视

  希拉里:绕着中国飞来飞去

  如果翻看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今年的行程表,一定会发现她是一个超级“飞人”。

  日本、韩国、利比亚、土耳其、希腊、印度、巴基斯坦、印尼、菲律宾、泰国、缅甸、瑞士等等,亚、非、欧都留下了她的足迹,有的国家她今年甚至去了两次。

  然而,再仔细看看这张行程表会发现,亚洲国家占了绝大多数,而这其中除了土耳其,其他的亚洲国家竟然都围绕着中国。至于中国,今年希拉里只在7月25日对中国香港进行了“闪电访问”,同日又在深圳短暂停留,与国务委员戴秉国举行非正式会晤。

  其实,希拉里担当国务卿以来,亚洲从来都是她重要的外交舞台。2009年,她作为国务卿的首次外交秀从亚洲开始;2010年10月底,她专门花两周展开亚太之行,向世界高调宣布美国要在亚太发挥“领导作用”。而2011年,她更加把美国的外交之手直接插入南海问题。

  7月,希拉里访问印度,大肆吹捧并鼓动印度东进,呼吁印度应该“冲出南亚,领导亚洲”,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区的海洋安全事务上发挥更大作用。

  11月,希拉里又急忙赶到菲律宾,在这个扼守西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南海交通要冲的岛国,为菲律宾总统阿基洛三世争抢中国南海领土主权壮胆打气。她说,美国将为菲提供海洋事务支援,再提供一艘军舰,作为今年早些时候菲国购买美国一艘巡逻舰的补充。不仅如此,希拉里在讲演时迎合菲律宾单方面宣示对南海争议海域主权的称呼,使用“西菲律宾海”一词。

  11月底12月初,希拉里又成为56年来第一位访问缅甸的美国国务卿。尽管希拉里反覆声明“美国与缅甸的接触并非针对中国”,但来自世界的评论并不认为希拉里访缅是真心帮助缅甸摆脱困境走向繁荣。

  这一年,希拉里在东亚各国间穿梭奔忙,突显了美国21世纪战略重点:美国要保证在亚洲的霸权,让21世纪真正成为“美国的太平洋世纪”。(冯晶)

  (责任编辑:杨海洋)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