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债务雷区连爆欧元国家步步惊心 凝聚力受考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9 20:0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这不是一部“宫斗戏”,却一样曲折动荡,扣人心弦。

  2011年,始于2009年底的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引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进一步发酵、恶化,可谓步步惊心,层层升级,最终超越经济范畴,导致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爱尔兰、葡萄牙、希腊、意大利和西班牙五国总理在危机漩涡中提前下台;因紧缩政策引发的大罢工,在欧洲大陆此起彼伏。随着危机步入关键时刻,欧洲人抗击危机的努力正在与时间赛跑。如何能够化危为机,保住欧元和欧元区,化解债务危机,考验的是欧洲领导人的政治意志和凝聚力。

  第一季

  希腊债务危机

  推倒“降级”骨牌

  2011年对欧元区来说可谓流年不利,从年初起一波接一波的降级标志着危机正在一步步加深。

  希腊国债先后在1月14日、5月9日、6月13日和7月27日4次被降级,最终降至仅比违约高一个等级的Ca。

  7月5日和12日,穆迪分别下调了葡萄牙和爱尔兰的评级。惠誉11月24日宣布将葡萄牙主权信用评级由BBB-下调至垃圾级BB+。

  此后,欧债危机出现向欧元区核心国家蔓延的动向。

  8月初,意大利和西班牙国债收益率开始大幅上升。11月后,意大利和西班牙国债收益率再次上扬,其中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甚至超过7%的警戒线。12月15日,意大利国债收益率再度上升。五年期BTP债券的得标利率为6.47%,为欧元面世以来纪录高位;10年期意大利国债收益率收报7.22%。

  10月初,法国和比利时合资的德夏银行陷入危机,给欧洲银行业敲响了警钟。

  与此同时,不仅法国国债收益率明显上升并受到评级机构降级的威胁,就连被认为欧元区最安全的德国,都出现国债“流拍”的现象。

  12月5日,标普将德国、法国等15个欧元区国家列入信用评级观察名单。12月16日,穆迪将比利时主权信用评级降至AA3,展望为负面。

  第二季

  民众罢工不断

  五国政坛“地震”

  随着欧债危机不断升级,各国政府为应对危机纷纷采取紧缩措施,导致政府支出与公众福利下降,失业率上升,经济复苏受挫。

  与此同时,因抗议紧缩政策引发的罢工潮此起彼伏,到年末更是愈演愈烈:10月21日意大利罢工,11月16日西班牙罢工,11月24日葡萄牙罢工,11月30日英国200多万公务员走上街头。到了12月1日,希腊又开始今年第七次全国总罢工……

  欧债“飓风”还刮进政坛。欧盟今年首个因债务危机下台的是爱尔兰总理赖恩·考恩。紧接着,葡萄牙总理苏格拉底因财政紧缩计划遭议会否决而辞职。半年后,债务危机再一次扳倒了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和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11月20日,西班牙提前举行大选,马里亚诺·拉霍伊取代萨帕特罗成为新一任政府首相。至此,欧债危机发酵成政坛大换血。

  幕后揭秘

  欧元区“大出血”

  病根子在哪里?

  ·先天缺陷:货币统一但财政分离。在一体化进程中,强烈的国家主权意识使得欧洲各国强调自己身份的独立和平等。在欧元区,各国既希望享受统一货币带来的裨益,又不愿放弃各自的经济权力。拥有统一的货币却没有统一的财政政策,成为欧元区致命软肋。

  ·寅吃卯粮:借债支付高福利。一些国家福利过度,政治人物为了选票,只会向选民作无限许诺,同时造成懒人当道,生产力不足的局面。几十年来,一些欧洲国家(特别是南欧国家)一直“借债度日”,以维持与其经济实力不相称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

  ·雪上加霜:金融危机加高债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欧洲各国竞相出台“经济刺激计划”,造成一些政府进一步债台高筑。欧元降生时,欧盟条约(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定下的欧洲元区成员国财政政策红线——年度财政赤字不得超过GDP的3%、国债总规模不得超过GDP的60%,由于缺乏严格的惩罚机制被很多国家超越。

  ·信心危机:“降级”国债更难卖。评级机构不断下调相关国家国债评级,信心危机致国债卖不出去,融资困难令欧债危机爆发。2011年,欧洲银行需要偿还价值6540亿美元的到期国债,但由于投资者远离,仅售出4130亿新债券来还债。2012年将有7440亿美元债券到期。

  分析人士认为,如果把欧债危机比喻成一次“大出血”的话,那么解决危机不仅需要“输血”(提供流动性)和“止血”(紧缩政策、强化财政纪律),还要提高“造血能力”(经济持续增长),且三方措施需要均衡、合理并行。

  续集猜想

  面世十年之际

  欧元会否“寿终”?

  2012年1月1日,是欧元纸币和硬币正式进入欧元区流通市场十周年的日子。可是就在这个当口,关于欧元区崩溃解体的传言却突然在坊间流传。

  《华尔街日报》报道,爱尔兰央行最近已在讨论,是否需要购买更多印钞设备,以备欧元区解体或爱尔兰退出欧元区。

  《纽约时报》近日更描绘了一幅惊心动魄的图景。某一个星期六,希腊总理宣布,希腊将停止使用欧元,恢复使用德拉克马;到了星期一,希腊开始陷入乱局:

  “全国银行紧闭大门,门外挤满愤怒的希腊人,抢着提取冻结的存款;德拉克马兑欧元的汇率跌了六成以上,在任何愿意开店营业的商店里,物品价格无不飙升。很快,在希腊政府任由债务违约后,各国将切断提供给希腊的贷款;鉴于国家可能动乱,军队或介入,最终接过治国权……”

  芳龄十岁的欧元真的会“寿终正寝”吗?

  目前来看,欧元和欧元区不会在顷刻间崩溃。

  首先,虽然欧元区不少国家债务形势严峻,但区内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基本面尚好,而且欧元区国家在科技创新、教育研发等方面的实力位居世界前列,这为欧元区走出危机奠定了初步基础。

  其次,欧元及欧元区的存在是出于坚实的经济需要,各成员国也尝到了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巨大实惠,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

  最后,欧元对于欧洲一体化的政治意义不容低估。分析人士指出,欧元的基础是欧洲一体化,只要欧洲一体化不发生根本逆转,欧元就不可能崩溃,欧元区各国会誓死捍卫欧元,只是还没有到千钧一发的时刻。表面上看,各方拖拖拉拉、得过且过;实际上,各国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尤其是大国之间始终在相互试探、相互博弈。有迹象表明,欧元区各主要经济体,尤其是德国,已经制订了诸多备选方案,现在的“固执己见”意在逼迫希腊等国进行改革,关键时刻会出招。

  正如德国总理默克尔所言,欧元的意义远非一种货币,它承载着欧洲统一的梦想。如果欧元失败,则德国失败,欧洲失败。(欧阳炜)

  (责任编辑:林秀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