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外资再掀"做空潮" 三招指向中国概念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0 07:4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就在投资者因分众传媒无惧浑水公司做空、成功保住“买入”投资评级而欢欣鼓舞时,更多的“中概黑”却倏然走近金融市场的焦点: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英国对冲基金经理人休·亨德利旗下一支专门做空中国的对冲基金今年以来盈利已超过52%;高盛、美国银行及佰事通则分别针对中国银行股和房产进行直接抛售;而人民币自12月上旬以来连续多个交易日触及“跌停”的背后,也少不了外资的踪迹……

  一系列事实表明,在浑水公司通过做空中概股大赚特赚后,因为欧债危机而面临巨大风险敞口的外资机构,正以更长期、更深入的方式做空中国概念牟利。

  当然,如果仔细观察上述做空行为,其中的施动市场、做空对象等操作元素更多只是与中国间接相关;但做空程度的不断深化值得中国金融市场警惕。

   借道中国周边市场

  作为做空中国概念的“急先锋”,浑水公司通过连续猎杀数只中概股收益颇丰,并因此成为萧条市况下格外惹眼的“暴发户”。现在,亨德利的“做空中国”基金(Short China)成了做空中国概念获利的又一典型。

  与浑水公司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相比,“做空中国”是在2011年以来的较长时段内取得上述高利润的,某种程度上实现了稳定高回报的金融市场投资最高目标,特别是在对冲基金行业同期整体业绩下滑4.76%的背景下。

  准确地说,亨德利是借助中国概念的周边市场影响来获利的。据《金融时报》披露,亨德利麾下的这支“做空中国”信贷基金是通过做空一些属高周期性行业的日本公司债来做空中国,这些公司债被认为深受中国需求波动的影响。

  事实上,亨德利旗下另一支旗舰基金Eclectica Fund也持有部分做空日本公司债的信用违约掉期合约。该基金今年也有不俗表现,目前已获利约12.2%。

  与之相似,11月,朱利安·罗伯特森老虎基金旗下的Kelusa资产公司将其中国对冲基金的规模扩大逾4倍至2.5亿美元,该基金一直靠沽空港股获利而闻名。

  主要跟踪中国公司H股的MSCI中国指数9月下跌17%,今年前9个月的跌幅高达26%,这被认为“与金融大鳄的做空布局息息相关”。

   “软着陆”失败判断缺乏依据

  无论是业界声名显赫的明星机构还是猎杀中概股前鲜为人知的浑水公司,在做空中国概念时,都会有意无意避开对中国金融市场的直接操作,转而借道中国周边市场。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卜若柏表示,亨德利从2009年起开始担忧中国经济将走下坡路,而他本人也曾通过YouTube看到过亨德利在中国拍摄的房地产开发项目遭弃的场景,因此,他相信亨德利是在目睹了中国经济增长降温的实际状况后,决定间接实施做空的;“这意味着,亨德利对中国经济的前景尚存疑虑”。

  卜若柏称,中国经济被外界看空的最主要原因,是其在实施经济“软着陆”的关键时期遭遇了经济大环境的反复。他解释称,如果在良好经济环境下实施减速,则经济本身的向上态势会成为“软着陆”的客观调控因素,加大这一过程的稳定和可控程度;但现在,中国经济在萧条市况下实现可控减速的“难度系数”显然要大得多。

  不过,卜若柏强调,对于外资金融机构来说,有关中国经济“软着陆”失败风险的变数同样显著存在。一方面,中国此前实现的连续30年高增长体现了该经济体的巨大活力;另一方面,“软着陆”是由中国政府主动提出并实施的,且目前未有证据显示该进程失败。

   做空程度深化应警惕

  不可否认,直接针对中国资产的做空举措同样存在。曾成功预言美国安然公司倒台的空头基金经理吉姆·查诺斯设立了专门做空中国房地产行业和中国银行股的基金;而早在11月10日,高盛减持17.5亿工行H股,套现11亿美元;几天后美国银行宣布,对建行的持股由5%进一步降至1%。

  不过,很难将上述做空行为视为外资厌弃中国资产、实质性看衰中国经济的“狼群效应”。美国媒体早就有言,与2008年至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相似,目前的西方金融机构由于欧债危机风险扩散、借贷成本飙升而对流动性有着强烈的持有意愿,两年前外资抛售中国银行股套现等情况将可能再度出现。

  至于人民币近期屡触跌停,既然卖出人民币的投资者主要吃进的都是美元,那么这种情形更多可以被理解为美元“资金避风港”作用被唤醒——由于今年早些时候先后受到日本地震和债务违约风险拖累,美国经济走势与全球其他经济体相异,目前正在逆势加速增长。

  观察人士据此警告称,从北美市场调查机构的远程做空,到对冲基金的周边寻机,再到更多金融机构的直接资产出售,外资做空中国概念“三大路数”在程度上正逐渐加深。在更多直接做空措施来临前,中国金融市场参与者从投资者、上市企业到决策机构,应对形势进行充分预判并抢先实施反制措施,这样才能打赢这场可能已悄然打响的金融保卫战。

  ■ 记者观察

  “做空中国论”言过其实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随着股市、楼市和汇市的持续调整,外资做空中国再次成为媒体和大众关注的焦点,对于外资做空中国的担忧也迅速升温,甚至有人说外资全面、立体做空中国的战争已经打响。

  外资“空袭”真的有这么可怕吗?笔者不以为然。首先,“做空”这个词从金融学上来理解,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投资的一种方式,与做多交易对应,如果投资者预期某一股票或者其他资产将来价格下跌,可以通过提前卖空或者其他类似方式来获益;二是主动攻击型,比如索罗斯在1992年攻击英镑,以及1997年狙击东南亚货币,导致这些国家的汇率大跌。

  第一种方式的做空中国,早已广泛存在于对世界各地投资者开放的香港市场,港股市场一向既可以做多,也可以借券做空,还可以通过各种认沽权证、股指期货和熊证做空指数及个股做空,即使在半封闭型的内地市场,也随着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的启动而存在一年多了。自1993年第一家国有企业青岛啤酒在香港上市以来至今,已经有数百家中资企业在港上市,目前中资企业已经占去了港交所上市公司的半壁江山,不少中资企业的港股是可以被自由做空的。这么多年来,退市或成为“仙股”的并不少见,但目前为止,还没有听说哪一家公司是因为被外资做空而垮台的。这种做空,只是一种交易方式,并不会改变资本市场的既定趋势,相反,由于做空机制的存在,港股的泡沫往往比A股要小,估值也更为合理。

  第二种方式的做空中国,确实会给金融市场和经济带来毁灭性打击,值得警惕。但这种方式的做空中国,说来容易,实施很难。首先,中国金融市场仍处于半封闭状态,对于外资未完全开放。迄今为止,极少有对冲基金找到直接做空中国经济的办法,大部分做空中国的外资机构采取的都是间接做空的方式,通过做空中国概念股或者相关公司的证券来盈利。

  其次,纵观历史上曾经被国际炒家击溃过的国家,不难发现这些国家都具有三个特征:一是资本账户开放,二是外汇储备不足,三是宏观基本面恶化,资产泡沫明显或者本币被高估。

  毫无疑问,中国明显不具备这些特征:我们的资本账户并不开放,外资资金进出都受到严格限制;中国拥有3万多亿美元的丰富外汇储备,这意味着央行在国内外汇市场几乎可以无限量供应美元,内地外汇市场可控性和稳定性相对较高;从宏观经济基本面来看,尽管中国经济和企业盈利都出现了减速,但这是政府主动调控的自然结果,而且,即使减速了,明年的经济增速依然很可能维持在8%的水平上,远远超出世界上绝大多数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速。

  以前不久热炒的“做空人民币”为例,由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了短期的下调,市场上关于外资做空人民币引发人民币贬值的论调格外受欢迎,但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多数经济学家均表示,这仅仅反映了市场上短期存在一定的贬值预期,不会改变人民币长期升值的趋势,更不用担忧投机者在离岸市场做空人民币导致人民币大幅度贬值。

  造成近期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低的原因主要是欧债危机引发避险需求上升和经济减速引发部分投资者开始将资金暂时撤出中国。这两方面因素都是短期因素,在明年都有可能出现变化。换言之,这些做空者随时可能转向,成为做多中国的力量。如果将来美元贬值,可能也会出现抢购人民币的现象,毕竟,追逐超额利润永远是投机者的市场法则。而且,离岸市场和国内的外汇市场是隔离的,人民币并没有自由兑换,投机者在离岸市场投机人民币,难以对国内的金融市场产生实质性的冲击,只会导致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对国内外汇市场冲击有限。

  最后,必须指出的一点是,外资来自五湖四海,并不听命于一个老板,他们形成“八国联军”协同做空中国的可能性更是低之又低。这也是“外资阴谋论”最大的漏洞所在。(钱杰)

  (责任编辑:袁志丽)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