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开局之年:如何看待民生大考成绩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0 16:15 来源: 国际在线“十二五”开局之年,画卷初展,万象更新。
建保障房、控制物价、减轻税负、完善社保、增加就业、保障教育——年初政府制定了六大温暖人心的民生指标,而一年来中央和地方的不懈努力,正在让这些指标从纸上走向现实。
保障房:1000万套提前完成开工 从量的要求转向质的关注
年初目标:今年要再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共1000万套,改造农村危房150万户。中央财政预算拟安排补助资金1030亿元。
年终盘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10月25日发布的数据,今年中央财政已分批下达1522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截至10月底,全国开工建设保障房超过1000万套,比原计划提前1个月完成目标任务。
专家解析:“1000万套保障房全部开工建设,这挺不容易。”四川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员胡光伟说,“不过,我国保障性住房的比例还不到7%,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现在一些成绩很大程度上是在补过去欠下的债。”
保障房建设是今年民生方面的一大亮点,但是,“今年不少地方爆出保障房质量问题,今后几年随着保障房完工量的增加,质量问题必须引起高度关注,不能让惠民工程成为‘毁民工程’。”胡光伟认为,今后国家在保障房建设方面,除数量上的要求外,更要注意质量问题,严防“粗制滥造”。
减税:约6000万人免交个税 全面减税改革箭在弦上
年初目标: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合理调整税率结构,切实减轻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
年终盘点:9月1日起,新修订的个税法实施,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到3500元,减收效应很快有所显现:9月个税比8月减少33亿元,10月比9月减少99亿元。除个税外,11月1日起,上调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同时对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
专家解析:“提高个税起征点意味着全国约6000万人免交个税,一大批工薪族增加了收入。”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说,对个人和小企业减税有利于在当前高CPI时代撬动国内消费市场。
“今年1至11月,全国财政收入97309亿元,同比增长26.8%。从政府的财力看,应进行更全面的减税改革,特别是增值税等间接税改革,为实体经济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2011年的“减税”集中在了直接税领域和部分间接税领域,对税收贡献最大的制造业并未减税,未来减税空间依然很大。
物价:调控基本达到预期效果 反弹压力犹存
年初目标: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切实稳定房地产市场价格,满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
年终盘点:今年11月,CPI同比上涨4.2%,环比下跌0.2%;1至11月累计,CPI同比上涨5.5%。住房价格方面,今年11月,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4个,同比涨幅在5%以内的城市有61个。
专家解析:“虽然今年全年CPI总水平肯定会比年初目标高,但应该说,政府在控物价方面确实下了不少工夫,包括紧缩流动性、增加供给、减少中间环节等;年末CPI大幅回落,说明调控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副主任肖鹞飞说。
“受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明年物价还存在反弹的压力。”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余南平认为,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矛盾比较集中,而物价因为直接关乎民生,将持续成为政府关注的重点。
社保:养老保险、医保趋向全覆盖 未来重点要促进保障水平均等化
年初目标: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40%的县。今年要把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200元。
年终盘点:截至2011年11月底,新农保和城居保总参保人数达3.02亿人,其中领取养老金人数7966万人,积累基金1346亿元;2012年有望实现全国覆盖,比预定计划提前8年。新医改进一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贴标准由人均120元提高至200元。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城镇职工医保覆盖90%以上的城乡居民。
专家解析:北京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王文章认为,虽然社保体系已开始逐步实现全覆盖,但农村居民的保障水平明显过低,难以真正起到保障作用;将来应大力促进全社会保障水平的均等化——比如目前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差距悬殊。
就业:前三季度新增就业近千万人 消除就业歧视迫在眉睫
年初目标:今年中央财政拟投入423亿元,用于扶助和促进就业。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年终盘点:今年我国进一步落实促进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99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10%;截至三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
专家解析:“今年国内整体就业情况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正在发生反转,这说明人口红利的拐点已过。但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依然存在,‘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余南平说。
肖鹞飞认为,就业问题,一方面要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只有小企业整体繁荣,就业市场才能真正有效扩大;另一方面,我们注意到,今年一些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在招聘中频频爆出“萝卜招聘”丑闻,严重损害了社会公信力,应尽快取消在就业方面存在的身份、户籍、性别等方面的种种歧视性政策,建立公正、透明的人才聘用机制和自由流动机制。
教育:经费支出大幅增长 重点需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
年初目标: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流入地政府和公办学校为主,切实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年终盘点:今年1至11月,教育支出12332.4亿元,增长25.8%,完成预算的86.5%。中央财政下拨45.68亿元,对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解决较好的省份给予适当奖励。由社会团体发起的“免费午餐”行动得到政府的回应,国务院决定,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专家解析:“这些年国家在教育上投入越来越多。从占GDP的比重看,去年我国GDP初步核实是401202亿元,今年如果GDP增长9%,教育支出完成预算的100%,那么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为3.26%。同时,国家对学前教育、农民工子女教育也越来越重视,现在‘有学上’的问题算是基本解决了。”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王攀峰说。
王攀峰认为,虽然“有学上”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但如何才能让大家“上好学”,老百姓的意见还是比较多。今后国家应着力解决教育领域存在的一些体制性问题,比如义务教育阶段因资源分配不平衡导致“择校风”盛行,高等教育阶段因行政化色彩过浓导致学术腐败和创新力不足。(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陈玉明、侯大伟、陆文军、王攀、王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