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停产潮波及上市公司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1 09:28 来源: 新华08网
日前,包括天威保变(600550)、乐山电力(600644)、川投能源(600674)等公司相继发布公告称,公司下属参股或控股的硅业公司纷纷于近日起停产技改,停产期限不详。这标志着国内光伏多晶硅市场的停产潮正愈演愈烈,上市公司亦不能幸免。
在此之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最新统计显示,由于国内多晶硅现货价格持续下跌至谷底的20万-23万元/吨,国内40多家多晶硅企业除6至7家上市公司外已陷入全面停产状态。
12月14日,工信部公布首批多晶硅行业准入企业名单,国内20家企业榜上有名。名单的出炉,让备受“熊市”煎熬的国内光伏企业对政策及时出手救市的期望 再起。中国证券报记者20日从权威渠道获悉,工信部内部目前已就“救市”举措形成初步共识,即以准入名单出炉为契机,对名单中龙头企业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同时推动光伏全产业链的市场准入机制,以促进产业深入整合。
20家准入企业9成已停产
根据多个权威机构统计,今年前11月,国内多晶硅现货价格持续下跌,至12月初,已跌破到国内众多公司成本价的20-23万元/吨。而这一路下跌的过程,连带的是相关企业停产风暴的来袭,处于龙头地位的上市公司也渐次被卷入其中。
早在今年9月份,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就曾预计,到11月底,国内将有9成多晶硅企业将进入停产状态。彼时,全国40多家已投产多晶硅企业中有一 半已停掉全部生产线。而不少上市公司此前则刚刚宣布他们的扩产计划:特变电工宣布投入72亿元在新疆建设一个规模高达1.2万吨的多晶硅项目;天威保变则 发行16亿元公司债,以推进两大主业之一的新能源业务发展。逆势扩张的势头,让业内众多人士误以为这些企业能在光伏市场的“寒冬”期中独自“傲雪”。
但如今,市场的演变不幸被硅业分会言中。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多个渠道获悉,包括天威保变、乐山电力、赛维LDK等在内的众多硅业上市公司的多晶硅生产线均不 得不停产技改或检修。12月15日,天威保变、岷江水电和川投能源同时公告宣布,其子公司(川投能源托管)天威四川硅业有限责任公司已于近日停产进行临时 检修。此前,新光硅业、乐电天威等多晶硅企业也已停产。
尽管上述公司均称停产对公司2011年全年业绩影响甚微,但知情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事实上,不少企业已停产有一两个月,只是现在才宣布,且公告未公布停产期限,如此看来,很难说不会影响相关公司业绩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停产企业均位列工信部不久前公布的首批多晶硅准入名单。据硅业分会相关人士透露,目前20家准入名单企业中除洛阳中硅、宁夏电力等一些地方国企未宣布停产外,其他企业多晶硅项目均处于不同程度的停产状态。
政策考虑扶持龙头
在光伏产业一片哀鸿遍野声中,企业普遍寄望政策能够及时出手挽救市场于危难中。特别是近来美国针对中国光伏企业提出“双反”调查后,这种呼声变得越发强烈。
工信部下属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相关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联盟已对众多企业提出的建议进行汇总,并及时提交给决策部门。该人士表示,以首批多晶硅准入企业名单为起点,政策上将给予入围名单的企业一定的政策扶持,而广大中小企业可能要继续承受大浪淘沙的洗礼。
此前,曾有建议提出,以这20家入围企业为整合平台,推动光伏产业链多晶硅环节上的并购整合进程。对此,上述人士表示,在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中,除了 硅锭/硅片环节的企业情况稍好之外,多数多晶硅企业可能因为规模小、生产成本高而面临无法收购的问题,电池片和组件企业的售后服务问题也将阻碍该环节收购 成本估算的顺利进行。在此现实下,众多大企业纷纷表示“与其兼并不如新建”。基于此,全国范围内推动多晶硅“大吃小”的兼并潮可能不太现实。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目前政策上比较一致的共识是,加大力度扶持龙头企业成长,以利用产业低迷期的良好机遇,加快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在具体的扶持方式方 面,工信部拟考虑利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平台对企业予以扶持。而政策上即将付诸实施的另一项决策是,明年拟推行光伏产业链电池片及组件生产领域的市 场准入条件。
据了解,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是为推动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而专设的基金项目,“十一五”期间,电子发展基金共投入财政 资金34.71亿元,其中在太阳能光伏领域支持项目达26个。按照相关规划,“十二五”期间,该基金将加大对高转换率光伏多晶硅电池及高效低成本多晶硅提 纯技术的支持力度。“对于多晶硅领域来说,政策支持的下一步重点是企业的冷氢化技术改造,以推进龙头企业在规模化基础上不断降低成本。”该人士表示。
有券商分析师表示,政策上“扶优劣汰”意图已然明了,其终极目的或许就是不久前披露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到2015年国内要形成10家左右万吨级多晶硅企业、12家左右吉瓦(百万千瓦)级太阳能电池企业。(本报记者 郭力方)
【责任编辑: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