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小康八成熟(右头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2 01:35 来源: 国际金融报

  

  本报见习记者 余雪菲

  小康八成熟(右头条)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2011)》。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达到80.1%;2010年人均GDP达到29992元,10年间年均增长9.8%。

  民主法制实现九成

  资料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涉及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这六大方面的实现程度。记者注意到,统计部门并未公开其主观指标的调查样本范围、分布及构成。其中,“民主法制”实现程度的数据实现程度为91.1%,为六个指标实现程度最高。“文化教育”实现程度为68%,在六个指标中最低。

  国家统计局介绍,“经济发展”包括人均GDP、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人口比重和失业率(城镇)五项监测指标,主要反映经济方面的发展情况。

  报告显示,据监测,2010年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实现程度为76.1%,比2000年提高25.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2.58个百分点。

  群众普遍感觉更重要

  有分析指出,80.1%的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是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但从一些分项指标来看,距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例如,从人均GDP来看,29992元折合4736美元,才刚刚迈进中等收入水平;而一般发达国家的人均GDP都在10000美元的水平。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义平对《国际金融报》表示,“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要看GDP的增长质量、人民群众的普遍感觉,不能光看数据。”

  他分析,GDP的增速发展的成效要回馈于民生。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其中,与社会事业失衡,老百姓并没有体会到GDP增幅的上涨与其生活有多大关系。

  国际上通常认为,基尼系数0.4是警戒线,一旦基尼系数超过0.4,表明财富已过度集中于少数人。2010年中国基尼系数略高于2000年的0.412,实现程度为79.8%。

  李义平解释,从国际上来看,0.4以上的基尼系数,仍属于分配不公平区间。目前国内存在行业垄断,形成了独特的利益团体,这些行业应进一步“阳光化”。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