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重庆市加工贸易放量增长 西部国际贸易优势开始显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2 03:43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吴红缨

   在沿海出口下降幅度逐月增大的背景下,以重庆为代表的西部地区因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和吸引外资能力不断增强,进出口呈迅猛增长态势。

   重庆市外经贸委在12月21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11月,加工贸易进出口额57.83亿美元,同比增幅325.26%,占同期全市外贸总额22.68%,提高了9.6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51.38亿美元,同比增长4.27倍;进口6.45亿美元,同比增长67.24%。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预测,2011年重庆GDP增长将达到16.8%,其中区域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首次由负转正。

   加工贸易放量增长

   重庆市外经贸委分析,加工贸易增长一是加工贸易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二是笔记本电脑出口大幅上升,出口货值占全市加工贸易的81%;三是加工贸易产品出口欧美发达地区比重增大,超过了70%以上,其中美国占32.07%。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认为,当前重庆无论在贸易方式、出口市场、出口产品和企业结构调整方面都取得较大进展,全市贸易结构持续改善。

   在对外贸易方面,重庆近年来不断加大了新兴经济体市场的开拓力度。据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的统计,前三季度,重庆对东盟、印度进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8倍和1.2倍,其中,对东盟进出口总额达26.8亿美元,已成为重庆第二大贸易伙伴。

   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也在提升。据统计,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134.9%,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5.6%,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是2010年同期的10倍,在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24.4%。

   在利用外资方面,重庆呈现不断攀升的态势。目前落户重庆的世界500强企业超过200家,数量居中西部第一位,其中两江新区占据了100家。另外依托电子信息产业,众多笔记本零部件企业也纷纷落户。

   此外,外资私募基金成为重庆利用外资的新渠道。易小光透露,2011年以来,英飞尼迪等七家外资股权投资基金落户重庆,预期募资总规模将达87亿美元。

   西部地区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

   易小光认为,随着国家区域战略不断深化,重庆等西部地区的扩大开放将面临新机遇。同时,重庆保税港区的运行,“渝新欧”铁路进入常态化运行,将使重庆内陆物流枢纽的优势更加突出,有利于重庆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

   但同时,重庆对外开放能否持续保持高增长还存在诸多挑战。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指出,重庆目前机电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欧盟等发达国家,特别是信息产品主要出口欧美市场,在当前发达国家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倾向较明显,不利于重庆外贸出口的稳定增长和电子信息新兴产业及汽摩等传统产业健康发展。

   另外,发达国家为振兴本国经济,启动了“再工业化战略”,部分产业向本国回流趋势明显,而国内生产成本快速增长,全球部分产业加快向越南、印尼等成本更低的新兴经济体转移,这加大了重庆承接产业的难度。

   与加工贸易相关的服务贸易发展也显滞后。据统计,服务贸易在全市贸易总额中的占比为15.5%,与沿海地区相比差距明显。

   重庆市社科院研究员王秀模也表示,当前重庆笔记本电脑产业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劳动密集型特征突出,这将导致与东部工业技术构成差距拉大,结构调整升级压力将逐步增大。“重庆在扩大笔记本电脑规模同时,必须不断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才能保持竞争力。”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