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长屡屡被捕 中国如何应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2 08:0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日韩两国寻求建立海上合作机制专家称中国要敢于应对多边谈判,发出坚定声音
最近,中国东海又成了让人头疼的地方。继本月12日中国船员与韩国海警爆发冲突致死一名韩国警员之后,20日,代号“浙象渔16”的中国渔船船长钟进音被日本长崎海上保安部逮捕,真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众所周知的是,上月6日,同样是浙江的一艘渔船被日方扣押,如此频繁的中国渔船“非法捕捞”事件,让我们不禁担忧,东海会否再次掀起类似“钓鱼岛撞船事件”的惊涛骇浪?在中韩渔船事件后,日本曾表示要与韩国“携手”应对中国渔船日益增多的“非法闯入”事件。且在上周韩国总统李明博与日本首相野田佳彦的会谈中,双方也谈到寻求建立两国海上合作机制。
有分析指出,随着中日东海摩擦不断升温,日本在中国渔船问题上穷追猛打,是在为加大争夺海洋权益进行舆论宣传。野田佳彦即将于本月25-26日访华,在这关键时期,逮捕中国船长,背后有无鲜为人知的目的?本期时事圆桌,南方日报记者邀请四位中日关系、东亚问题专家一同解读中国渔船遭扣押事件的性质、影响以及背后的政府决策动机等问题。
本期嘉宾
黄大慧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陈琪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教授
周永生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
王建伟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教授
主持人南方日报见习记者赖竞超实习生张君荣
船长被扣系渔业纠纷,不会升级
【背景】12月20日,中国渔船“浙象渔16”船长涉嫌在日领海非法作业被捕。21日,日本长崎海上保安部表示,船长钟进音已被移交长崎地方检察厅。据日方称,长崎海保在渔船内发现了珊瑚和采集珊瑚用的渔具,但并不清楚这些珊瑚是否从“日本领海”内采集的。
南方日报: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将于本月25-26日访问中国,在这么一个敏感时期中国船长突然被捕,二者有无联系?
周永生:我认为这不是简单的渔业纠纷。日方选择首相野田佳彦到访中国之前这一敏感时期抓捕中国渔民,是有所考虑的,是为了促成中日之间的“热线电话”,即建立双方正部级的磋商机制。
王建伟:这是一个孤立、偶发事件,跟野田首相访问没有直接关系。因为从常理判断,日本首相访问之前不会特地制造事件,那会让首相很难堪。但不排除日本政府下层职能机构在野田佳彦访问中国之际向中国高层施加压力。
黄大慧:只是一个渔业纠纷。中国沿海的鱼少了,渔民无奈之下只好冒险到深海去捕捞,在没有捕捞许可证的情况下跨入日本的领海,违反了日本的国内法。遇到中国渔民闯入领海,一些国外反华势力煽风点火,无中生有地“上纲上线”,臆测中国政府在幕后操纵,把事情刻意扩大化。
陈琪:我也认为仅仅是普通的渔业民事纠纷。日本的不同职能部门在操作这件事,没必要往阴谋论上靠。
南方日报:会否升级为第二个“钓鱼岛”事件?
周永生:不会升级为类似去年钓鱼岛撞船那样的政治事件。日本和韩国一向是自己“吃亏”就“跳得很高”,中国“吃亏”则往往会冷静处理。比如之前韩国海警意外杀死中国船员提都不提,中国船员杀死一个海警就引起“东海域”轩然大波。
陈琪:历史应该不会重演。钓鱼岛事件时日本时任外相前原诚司“跳得太高”,且当时的首相菅直人又没有外交经验。如今新首相野田佳彦刚上任不久,应该不会像前原诚司那样强硬和高调,毕竟首相和议员的位置是不一样的,发言分量和责任也不一样。
王建伟:野田访华是经过了许多周折的,达成访华日程不容易。如果扣留中国船员不放,会影响中日首脑会见气氛。在我看来,这件事反而是机会,会促进解决中日渔民捕鱼相关问题。高层表态,反过来能影响民意。只要野田访问气氛好,这种小事情不会掀起风浪。
日本在海洋权益上一贯强硬
【背景】本月12日,中韩渔业纠纷事件,一名韩国海警死亡。此事不仅在韩国成为焦点,同时也引起日本舆论的广泛关注。日本政府曾表示要与韩国“携手”应对中国渔船日益增多的“非法闯入”事件。据称,上周末刚访问日本的韩国总统李明博在与野田佳彦的会谈中,也谈到寻求建立两国海上合作机制,应对中国渔船的“非法作业”问题。
南方日报:怎么看待日本的行为?
黄大慧:日本的一系列行为,不能排除其试图通过炒作中国渔船事件,丑化中国形象,在处理东海问题上寻求主动权。韩国海警死亡一事出来后,日媒很快作出反应,呼吁日方政府从该事件中总结经验教训,并“携手”韩国共同应对中国渔船“非法闯入”问题,这是非常不利于中日关系发展的。韩国是韩国,日本是日本,中国渔船跨海“非法捕捞”是双边问题,日本企图在多边框架下解决,只能把事情复杂化。
周永生:日本的对华政策呈现明显的“一手硬一手软”。在海洋权益问题上,日本保持一贯的强硬。
南方日报:日方对于船员会如何处理?
王建伟:按照以往处理方式,日本应该会罚款、放人,宣誓主权表一下姿态。
周永生:有可能采用政治解决手段,把船员都放回来。若是如此,则主要是为了在野田佳彦访华期间,向中方提出有利于日方的要求,并促成两国建立“热线电话”。
陈琪:以往主要是罚款,基本没有按照日本国内法处理。
黄大慧:日方会很谨慎。这里不是争议海域,应该会依据日本国内法律,按照一般渔业案件处理。而且野田佳彦即将访华,需要营造一种良好的气氛,所以这一渔船事件应该不会过度炒作。
日韩海上合作欲施压中国?
南方日报:多边解决中国渔船问题的可能性有多大?
周永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从中日韩三方渔民力量对比来看,中国渔民是强势的。这就可能促使日韩政府为了各自渔民利益联合起来,向中国政府施压。
陈琪:我不是特别相信日韩能在这个问题上合作。日韩双方就有很多矛盾,怎么绕开?在处理国际渔业纠纷时,各国政府都要顾及国内民意。倘若各方不冷静,整个地区舆论环境就会趋向恶劣。
王建伟:日韩可能会有协调,但两国本身也存在渔业纠纷等利害问题,共同对付中国渔民不太现实。不过,日美韩有可能在油气资源、领土问题等方面联合起来对中国施压。
南方日报:中国怎么应对?
黄大慧:中方已经明确表态,这是一起普通渔业纠纷,希望日本方面保护中国渔民的合法权益,妥善处理。而且中国政府也已经加强对渔民出海捕捞的规范管理,努力避免非法跨界捕捞事件的频繁发生。
周永生:中国一贯主张双边解决。倘若日本与韩国联合起来向中国提要求,那么我们应该努力在三方甚至多方谈判中把握平衡。事实上,以中韩为例,2008年之前双方并没有划定区域,中国渔民世世代代在那里捕鱼,后来突然一纸禁令不让捕鱼了,渔民靠什么生存呢?过去中国在这个问题上大都“被动”接招,今后应该要发出更坚定的声音。要敢于应对多边谈判,对渔民在传统捕鱼区的作业进行合理的保护。
?专家观点
影响中日关系第一因素
海洋权益成为
黄大慧认为,中日关系受历史遗留问题、台湾问题和海洋权益问题影响。钓鱼岛事件之后,海洋权益上升为影响中日关系因素的第一位,这可能是受到双方国力消长的影响。去年,中国GDP赶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民众的心理受到很大冲击,对中国的警惕和猜疑更多了。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海洋权益将成为影响中日关系的最重要因素,因此不要低估海洋权益因素对中日关系的负面影响。
增进民间友好往来是中日关系发展基础
黄大慧表示,冷战结束以来,中日双方的好感度下降,日本对华更是如此。去年钓鱼岛撞船事件之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民调反映,87%的日本人不信赖中国人。而今年的数据显示,有85%的日本人不信赖中国人,61%的日本人“不待见”中日关系,虽然比起去年有所下降,但依然是不容乐观。增进民间友好往来,是中日关系友好发展的基础,在这个问题上,双方依然任重道远。
(责任编辑:邵希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