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2010年中国人均GDP近3万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2 10:25 来源: 深圳新闻网-晶报

  

2010年中国人均GDP近3万元
中国人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资料图片)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2011),据最新统计数据分析,201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达到80.1%,比2000年提高20.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2.05个百分点。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六大方面: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的实现程度都有较大的提高。

  经济发展

  2010年人均

  GDP达29992元

  从经济发展的五项监测指标来看,2010年人均GDP达到29992元(以当年价格计算),按可比价格计算,是2000年的2.56倍,十年间年均增长9.8%,实现程度首次超过60%,达到64.0%。

  统计局指出,“经济发展”包括人均GDP、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人口比重和失业率(城镇)五项指标。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实现程度为76.1%,比2000年提高25.8个百分点。

  社会公平

  基尼系数较

  10年前上升

  报告显示,2010年基尼系数略高于2000年的0.412,实现程度为79.8%;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村居民收入为1)为3.45,比2000年的2.85上升了0.60,实现程度为70.3%。

  “社会和谐”包括基尼系数、城乡居民收入比、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和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五项指标。其中,基尼系数是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重要指标,其最大为“1”,最小为“0”。前者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人占有;后者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

  生活质量

  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27平方米

  从“生活质量”的五项监测指标来看,201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估计为10046元(2000年不变价),是2000年的2.73倍,实现程度为67.0%,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27.0平方米,比2000年的19.0平方米增加了8.0平方米,达到预定目标。

  统计局分析表示,“生活质量”包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人均住房使用面积、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平均预期寿命五项指标。2010年中国在生活质量方面实现程度为86.4%,比2000年提高28.1个百分点。

  解读

  人均GDP刚步入中等收入水平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元春表示,80.1%的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对我国来说还是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尤其是在人民生活质量方面,有很大提高。但就一些分项指标来看,距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从人均GDP来看,29992元折合4736美元,刚刚迈进中等收入水平,一般发达国家的人均GDP都在10000美元的水平。0.4以上的基尼系数从国际上来看,仍属于分配不公平区间,特别是10年来这一数据还较2000年有所提高而不是下降。

  上海易居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认为,27平米的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与发达国家也有较大差距,发达国家人均使用面积一般在40平米以上。就当前中国住宅水平来看,基本实现户均一套房,但尚未实现人均一间房,因此,还应继续向住房舒适度目标迈进。

  (京华)

  □相关新闻

  GDP排名东强西弱

  格局将破

  成都武汉

  或挺进前十

  晶报讯 又到年末,各地年度数据开始陆续揭晓,率先亮出成绩单的成都,预计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00亿元,增长15%。而根据趋势预计,成都、武汉极有可能进入到全国城市前十,杭州、青岛和佛山则可能会被挤出前十。

  城市经济总量的排名直观地反映目前东强西弱的经济格局,然而,随着东部城市增长疲软和中西部城市的强势崛起,这一格局极有可能在2011年被打破。 从今年前三季度的数据来看,全国城市GDP排名前十位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苏州、天津、重庆、成都、无锡和武汉,中西部已经有3个城市。

  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盛毅表示,成都的高速增长得益于产业转移,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转移,这些项目也已经形成很大的生产能力。比如,富士康成都工厂去年10月投产,而海关统计,今年1~11月四川出口以iPad为主的便携式电脑已达1608万台。

  而产业转移主要就是从东部沿海地区转移过来,此消彼长。中国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徐逢贤表示,中西部城市增长速度已经至少三年高于全国平均发展速度了,未来6~8年还会保持这样的速度增长。(中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