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到香港可能有漏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2 15:40 来源: 金羊网-羊城晚报

  羊城晚报讯 记者许悦报道:国内的艺术品市场经过这一轮暴涨,投资收藏群体瞬间膨胀,已经没有什么漏可以捡了。但在香港,由于市场对艺术品的关注点不同,却还可能有漏可捡。业内人士支招,多逛香港的画展和拍卖会,可能会有意外的收获。

  在广东,就有这么一些尝到甜头的收藏家,经常往返于香港与内地的艺术品市场。以12日22日至24日在香港展览中心举行的香港佳德秋季拍卖会为例,有300多件历代重要中国瓷品、书画、玉器上拍,包括中国历代宫廷用品,如清康熙素三彩奔马碗、清乾隆珐琅彩开光绘金碗、清乾隆鎏珐琅彩(带坐)炉,还有一件唐代鎏金铜佛。

  藏家林先生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佛像收藏刚刚起步,也是少数没有经过爆炒的艺术品。中国最精美的佛像在上一个百年中悉数流失到海外,目前出现在国内拍卖市场的有八成是从海外征集而来的。但是从2006年至今,中国佛像市场的稳定增长给了这个特殊的收藏门类很强的信心。元朝之前的佛教艺术品目前还没有被广泛关注,价格也相对较低,未来升值的潜力会比较大。

  但要在香港捡漏最好的是书画。广东公正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谭练经常到香港办展,她告诉记者:“香港市场与内地市场不同,内地艺术品定价讲究身份,所以也叫名人字画,因人而贵。但在香港成熟的艺术品市场,一幅作品能卖多少钱,艺术家的名气是次要的,官衔更次,最重要是看作品本身,因而经常有一些在内地报价一平方尺一两万元的作品,去到香港只能卖几千元一平方尺。之前有一个慈善画展,名家给了一些应酬之作,去到香港根本卖不动,香港人买书画看的是作品本身。所以如果利用这些机会捡到漏,回到国内市场,还是可以赚取一定的差价的。”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