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争夺纳粹“遗产”的“别针”行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2 17:0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说起“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为中国国防尤其是导弹事业作出的贡献,各种材料可谓汗牛充栋,但涉及钱学森在二战末期协助美国缉捕纳粹德国火箭专家的行动细节却鲜有人知。美国历史学家沃尔特·博伊勒撰写的《“别针”行动》一文为我们揭开了那段尘封的历史。

  造就美国导弹部队骨干

  即便是1944年形将覆灭的时候,纳粹德国仍能拿出一系列新式武器负隅顽抗,其中最著名的就是V-1、V-2火箭。尽管盟国都知道这些武器并不能改变战争胜负,但对于战后国家间的对抗无疑大有裨益。

  财大气粗的美国行动最快,1945年春,美国陆军航空队与战略情报局(OSS,即中央情报局的前身)联手启动绝密的“别针”行动,派遣专家随美军进入德国腹地搜寻火箭专家,务必赶在别国之前控制这批“宝贵财富”。而此次行动之所以被称为“别针”,主要是美国军情部门把有价值的德国科学家的档案都以别针作为标记。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别针”行动组发现如何甄别“人才价值”,如何从被俘德国人口中获取技术诀窍却成了“拦路虎”。考虑到这是一项军事与科学高度结合的秘密行动,美国陆军航空队司令阿诺德上将主动找上匈牙利籍科学家西奥多·冯·卡门教授,希望借助他领导的科学顾问集团(即美国著名的科学顾问委员会的前身)参与“别针”行动,协助寻找最有价值的德国导弹人才。

  众所周知,冯·卡门教授及其来自中国的高徒钱学森正从事着与德国类似的火箭导弹项目。早在1943年,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为冯·卡门团队在加州巴沙迪那建设了喷气推进实验室,它下设弹道、材料、火箭、结构四组,其中钱学森被任命为火箭研究组长,他和导师每天都能接触到盟军情报部门挖到的德国导弹技术资料。

  1945年4月,美国和苏联军队相继打进德国本土,争抢德国技术遗产的竞赛也在盟国间更加激烈展开。在欧洲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的强烈要求下,4月底,以冯·卡门领衔的36人专家调查团抵达德国美占区,成为“别针”行动的主力军。调查团成员全都被授予正式军衔,团长冯·卡门成为陆军航空队少将,而火箭组长钱学森则被授予陆军航空队上校军衔。

  5月2日,也就是苏联红军已经攻克柏林的时候,以冯·卡门等科学家为主的“别针”行动组在美军第44步兵师保护下,进入德国军工系统最后的堡垒地带——巴伐利亚,恰恰在这一天,冯·布劳恩的兄弟,火箭工程师马格努斯主动找到第44师接洽投降事宜。

  交涉过程中,马格努斯透露说,纳粹德国军工部门其实在美苏军队攻入本土后,就有意识地分散导弹技术人才,“第三帝国统帅们不希望我们落入斯大林手里,于是在3月份就要求我哥哥(即冯·布劳恩)和他手下的500名科研人员带着大量资料离开了科研基地,躲避正在逼近的俄国红军……我们希望找到下一个服务对象,但条件是希望能善待我们”。

  很显然,送上门的马格努斯简直让美国人喜出望外,“别针”行动组一口应承他的条件,并在他的帮助下找到藏身于山间别墅的冯·布劳恩。

  面对荷枪实弹的美国大兵,早就意识到有这一天的冯·布劳恩只说了一句话:“我们虽然战败了,但我们开创了全新的战争模式,你们找我,就是为了得到这种技术。”

  盟国间的“遗产”争夺战

  抓住冯·布劳恩就如同揪住了纳粹德国一揽子导弹技术的线头,接下来美国“别针”行动组的工作可谓势如破竹。在美国陆军航空兵的安排下,钱学森审问了冯·布劳恩和鲁道夫·赫尔曼(V-2火箭发射理论负责人和设计超音速风洞的科学小组领导人)。此后,冯·布劳恩写出了书面报告《德国液态火箭研究与展望》,其中的细节至今都未对外公布。另外,钱学森和冯·卡门还发现了德国空军隐藏在布伦瑞克郊外松树林里的“戈林空气动力学研究所”。钱学森不但查验了研究所,还花费大量时间检验高速风洞、实验室和工厂等50多处伪装良好的建筑物,并撰写了多份报告。

  除了挖人,美国“别针”行动组还要尽可能快地先于别国挖到尽可能多的德国导弹设备遗产。

  在冯·布劳恩的指点下,美军率先发现了诺德豪森的米特维克火箭生产厂,该厂直到1945年4月10日还在制造V-2火箭,许多火箭部件和车床都完好。由于按照美、苏、英、法四国划定的对德军事管制区,诺德豪森属于苏军控制范围,美军马上以最快速度抢运米特维克工厂的仪器设备。1945年5月22日,一趟满载V-2零件、机械设备的列车离开工厂。在随后的9天里,共有三趟列车从这里开往安特卫普,所运材料足以制造100枚V-2火箭。

  1945年9月20日,冯·布劳恩和另外七名级别最高的德国科学家一起被送到美国特拉华州的纽卡斯尔基地,接着又被转移到得克萨斯州的布里斯基地。据不完全统计,美国本来设想“别针”行动的最好结果是抢到100名德国顶尖人才,但最终却有多达700名德国各门类技术专才被“请”到美国工作。

  据档案显示,冯·卡门调查团回国后,向美国政府提交名为《迈向新高度》的研究报告,这份远景规划报告共有9卷,其中五卷和技术情报附录出自钱学森之手。报告认为,纳粹德国战败前,在飞机和导弹技术方面已超越美国,他总结了欧洲各国特别是纳粹德国的科研成果和发展经验,向美国政府提出战略性发展规划和实际可行的技术路线。在该报告的指导下,美国在航空航天方面获得跨越式发展。黄山伐

  (责任编辑:林秀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